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分卷阅读92
    她们玩。”

    张氏膝下共有一儿两女。儿子早已及冠娶妻,很是才华出众的一个人,已被请封为世子。一双女儿倒声名不显。姐姐名为刘近梦,素来体弱,不怎么出门。妹妹名唤刘近娴,才九岁,也一直养在深闺,不曾带出去见人。

    刘氏便又笑着说:“哪有你这样当娘的……”

    三个人说说笑笑往里走。

    刘氏先带宋如锦拜见了义安侯老夫人。老夫人眼睛不大好,招手唤宋如锦近前,细细打量了几眼,道:“长得比你娘好看。”

    刘氏也不辩驳,就坐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以前宋怀远嫌义安侯府没有底蕴,不是真正的功勋世家,她便刻意少与娘家来往。现在见娘亲和女儿这般其乐融融,恍然觉得自己这些年都错了。

    宋怀远那样让她不痛快,她又何必顺着他来?

    刘老夫人对身后的丫头道:“去把箱子里那对紫玉如意簪拿来,都说好刀配良将,好簪子也要配美人。”

    刘氏连忙拦了下来,说:“锦姐儿是回来看您的,又不是来讨东西的,您有什么好玉好簪子自个儿收着便是,给她做什么。再说了,锦姐儿还年轻,撑不起紫玉这样贵重的。”

    宋如锦听刘氏这么说了,也跟着推拒道:“年节的时候,外祖母送了两串南珠链子,娘都给了我,外祖母不必再破费了。”

    刘老夫人拍了拍宋如锦的手背,慈祥笑道:“傻孩子,喜欢你才给你的,梦姐儿娴姐儿她们都没有。”

    这话倒也不尽其然,只是说来哄宋如锦罢了。外孙女再怎么喜欢,也不会比亲孙女来得亲近。

    “不过紫玉确实老气……”刘老夫人想了想,又吩咐道,“去把我妆奁里那对红玛瑙耳拿来。”

    红玛瑙算不得稀奇东西,也适宜小姑娘佩戴。刘氏没有再拦阻。

    宋如锦微微笑弯了眼。本来不必入宫进学就足够让她高兴了,现下又得了好看的首饰,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没过一会儿,张氏也领着一双女儿过来了。大家坐在一块儿谈笑了一阵子,便有门房来报:“老夫人,夫人,华平县主来了。”

    宋如锦不禁疑惑:“县主怎么到这儿来了?”

    刘近娴答道:“我哥哥娶的就是英国公府的大姑娘,和华平县主正是一对姑嫂。县主娘娘经常来给我嫂嫂送点心吃。”

    宋如锦说:“县主做的点心都很好吃的,我吃过好几回呢!不过自她出嫁之后我就再没有吃过了。”

    张氏笑道:“等你以后也嫁出去了,还愁华平县主不给你做点心吃?”

    刘近娴没听明白,连忙问其中缘故。张氏就说:“你的锦表姐同华平县主的哥哥有婚约呢。”

    刘近娴慢慢捋着这里头的关系,好半天才理顺了,对宋如锦道:“那表姐以后出嫁了,县主反倒要唤你一声‘嫂夫人’了!”

    宋如锦不期然地想起那对泥兔子,明明满心都是欢喜,耳根子却是一热。张氏瞧见她红通通的耳朵,便半是打趣半是提点道:“你表姐脸皮薄,可不许聊她的亲事。”

    刘氏斜睨了张氏一眼,“还不是你挑起来的话头,这会儿反倒扮起好人来了!”

    ☆、罪不至死

    几人喝着热茶聊着天,久久等不到华平县主过来。

    张氏便遣了身边的嬷嬷去问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嬷嬷折回来禀道:“世子夫人正缠着县主教她做点心呢,学得像模像样的。”

    张氏不由笑道:“我这个儿媳妇儿,既娇气又贪吃,难得肯洗手作羹汤了。”

    虽是嗔怪之语,却透着几分亲昵喜爱的意味,面上亦带着笑意。

    刘氏不禁感慨:“娇气才好呢……年轻媳妇儿就应当娇纵活泼些。”

    能娇气也是福气。有人疼宠着、在意着、爱重着,才有娇气的资本。如刘氏这般,每日都要防着丈夫纳妾生子,时不时就要同丈夫斗智斗勇,便是想娇气也娇气不起来。

    春来日暖,惠风温煦。到了下午,宋如锦便和刘家两个表姊妹坐在一处下棋绣花,第二日又各自临了一幅字,比谁写得好。时日这般消磨过去,很快三个小姑娘就形影不离了。

    娘家虽好,但也不能久住。四日之后,刘氏便收拾好了东西,打算带女儿回家了。

    张氏挽留道:“难得来一次,怎么不多住几天?”

    刘氏笑道:“都在京中,还怕见不到了不成?”

    刘近娴摇着宋如锦的胳膊,殷殷切切地说:“表姐记得常来玩啊……”

    刘近梦身子不大好,但也特意出了闺阁,送宋如锦到了二门,此刻正一手扶着月亮门,一手攥着绣帕,满目依依不舍地望过来。

    宋如锦说:“你们也可以来我家玩……我还有个弟弟,才五岁,但养得很好,一张脸圆圆的都是肉。你们若来了,我就让你们捏他的脸。”

    系统说:“……你就这么把你弟弟卖了啊。”

    刘近梦惆怅地蹙着柳叶眉,轻声细语地说:“可惜我素来体弱,轻易不能出门。”她走近了几步,轻轻捏了捏宋如锦的脸颊,唇畔漾出柔缓的笑意:“想来捏锦表妹的脸也是一样的。”

    一众人都笑了起来。

    刘氏见她们姊妹处得好,便又说:“以后得了空,还是会来小住的。”

    母女二人回到家,正好到了用晚膳的时辰。宋如锦坐在桌子边等饭菜,宋衍小步跑过来,一本正经地说:“好久没有见到二姐姐了。”

    他这个年龄恰是最喜欢表达自己的时候,因而又响亮地说了一句:“衍弟可想二姐姐了。”

    这时刘氏也掀帘子进来了,宋衍便又“蹬蹬蹬”走到刘氏面前,一口童音软糯稚嫩,道:“也很想娘亲!”

    刘氏不禁笑了,“鬼机灵,谁都不落下。”

    母女姐弟三人坐在一起用晚膳。周嬷嬷走过来,附在刘氏耳边小声说道:“近几日侯爷经常不在府里,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刘氏眉头都没皱一下,神色淡然,“随他去。”

    自打从义安侯府回来,她整个人都松快了不少,现下正高兴,真的不想再理会那些糟心事了。

    展眼入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昌平长公主大婚的日子就定在这个月的月底。

    婚期定得仓促。但四月不吉,五月是恶月,六月天气太热,七月又是鬼月……若细细筹备下来,婚事倒要推到入秋之后。

    不论是昌平公主,还是准驸马卫辙,甚至是太后,都不想等那么久。所以干脆把婚期定在了三月的尾巴。

    虽说大婚的日子选定得十分匆忙,但昌平公主毕竟身份尊贵,自有人为她往来奔赴去各家各户递请帖,拟定喜宴的菜式,准备大婚那日赠与宾客的礼品……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