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472
    敞开在卫奴铁蹄下任人蹂、躏,凶多吉少。

    汪玫答:“王指挥使和袁宗兵。”

    两人分别只有五千人马和六千人,面对十几万的卫奴兵,只有全军覆没一个下场。不过作为军人,明知这一战必败,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奉命前去应敌,没有退缩。

    朱和昶皱眉道:“传令二人,不必死守,若寡不敌众,先退回京师修整。”

    汪玫应是。

    这时候,他们仍然认为卫奴兵不会打到京师来。

    君臣几个谈了许久,汪玫和姚文达告退出去。

    朱和昶叫住傅云英,“你的家眷都在良乡,可派人把他们接回来了?要不要朕派京卫去接他们?”

    良乡就在卫奴兵西进路上。

    卫奴兵一路烧杀抢掠,屠空他们攻陷的城池。老百姓吓得魂飞魄散,举家逃亡,逃不了的就躲进深山里,等卫奴兵离去再回乡。

    傅四老爷他们都在良乡,傅云英得知卫奴绕过宁锦防线时就派人去接他们,怕路上刚好遇到卫奴兵,没有接回京师,而是送到南边去。

    “回来的路上就派人去了。”

    朱和昶点点头。

    ……

    从紫禁城出来,大街上气氛压抑,行人脚步匆忙。锦衣卫力士手执长、枪,来回巡视,看到行迹鬼祟的人便当场抓捕。

    傅云英回到傅宅,巷子里很热闹,街坊邻居门前车马拥挤,几位老员外预备拖家带口逃出城避难。

    她皱眉,问正要出门的傅云章,“京城不是戒严了吗?”

    傅云章说:“皇上准许城中百姓离开。”

    城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有人说卫奴有百万大军,这一次一定会打进皇城。有人说守军和卫奴相互勾结,皇上也被蒙在鼓里,京师保不住。还有人说皇上怕了,要带着皇后和皇亲国戚逃到南京去,不管他们这些老百姓。

    大臣家中有护卫,有家丁,有院墙坚固、庭院深深的豪宅。普通老百姓手无寸铁,浅房浅屋,又没人保护,如果卫奴果真打进来了,他们只有等死。如今卫奴已经攻破蓟州,有人带头离开,其他人见状,也开始动摇,陆陆续续有人逃走。

    后来逃走的人越来越多,官府屡禁不止,朱和昶不许官兵阻拦。

    傅云英叹口气,问傅云章要去哪里。

    “我去几个同僚家看看,把他们的家眷接过来。”

    留在荆襄的官员和傅云章交情不错,他们人不在京师,家中没有主心骨,家眷必定惊慌,他过去将人接到傅宅来,好彼此照应。另外还有些外放在地方的官员也曾托他照应家眷,他也要去看看。

    傅云英让随从跟着他出去。

    她一路奔波,疲倦不堪,回房匆匆梳洗,倒头睡下。

    傍晚时傅云章回来了。

    那些同僚的家眷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见他上门来找,喜极而泣,收拾了包袱跟着他搬到傅宅住下。好几家一起过来的,所以也用不着避讳什么。

    傅云英还在睡。

    傅云章没有叫起她,吩咐管家守好门户,加派护卫注意前门、后门动静。

    傅云英一觉睡到半夜,被人轻轻推醒。

    侍女递了杯茶给她,道:“大人,李指挥使来了。”

    傅云英束好头发,披衣起身,出去见李昌。

    夜色浓稠,李昌一身戎装,站在长廊里,手搁在佩刀刀柄上,支开侍女,拱手道:“二爷让我带句口信给大人,京城很安全。”

    傅云英轻轻舒了口气。

    霍明锦从不夸口,说出的话就一定会做到。有他的保证,就算卫奴真的打到永定门外了,京师也必然安然无虞。

    李昌很忙,说完话,匆匆离去。

    傅云英回房,吃了碗龙须面,点起灯烛忙活。

    时不时刮过一阵寒风,枝叶随风摇动,沙沙响声时断时续。

    半个时辰后,长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乔嘉推门进屋,道:“大人,皇上急召。”

    锦衣卫在外面等着。

    傅云英抬头看一眼外边的天色,黑的,天还没亮。

    她换了身外袍,戴好纱帽,匆匆进宫。

    吉祥把她带到一处偏殿前,小声道:“皇后未时一刻发动,太医院的太医都到了。”

    孔皇后要生了。

    傅云英有些疑惑,她又不是太医,不懂接生的事,叫她过来做什么?

    她满腹疑问,跟着进了内殿。

    殿内灯火通明,恍如白昼。朱和昶盘腿坐在罗汉床上,旁边一位穿法衣的老道士手中捏决,像模像样念叨着什么,似在做法。

    吉祥没进殿,守在门口。

    傅云英走进去。

    朱和昶让她坐下,含笑道:“深夜把你叫来,没别的事,朕的第一个孩子要出生了。”

    皇后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但殿宇宽阔巍峨,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傅云英一路走来,只看到长廊里宫人来去匆匆,还真不知是皇后要生产了。

    她告罪入座。

    老楚王坐在灯影朦胧的屏风前,朝她使眼色。

    不一会儿,吉祥送茶进来。

    老楚王正襟危坐,摆起归鹤道长的派头,吉祥压根没认出他。

    期间太医院时不时过来回话,报告皇后的生产情况。

    三人坐着吃茶,闲话家常。虽然城外卫奴兵随时可能打到京师脚下,但此刻新生命到来的喜悦暂时冲淡了他们的忧虑。

    不知不觉间,殿外夜色收拢,天际慢慢浮起鱼肚白时,吉祥笑着跑进殿,“爷,母子平安!”

    孔皇后这一胎生得很顺利。

    朱和昶立即站了起来,眉开眼笑,大踏步走出去。

    殿外的内官、宫人跪下贺喜,一片恭贺之声。

    傅云英站在廊柱旁,目送他在宫人们的簇拥中走远。

    这时,老楚王走到她身边,小声道:“宝儿当爹了,肯定很高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傅云英回头看他一眼,沉默不语。

    ……

    皇后生下嫡长子,本该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但此时京中局势紧张,各路勤王大军陆陆续续赶到,分别驻扎在京师城门外,朱和昶没有大肆庆祝,不过还是派人接孔家人进宫,让他们陪伴孔皇后。

    锦衣卫出宫接人,午后回宫复命,“皇上,孔家人……不在京师。”

    朱和昶正和傅云英说话,闻言一愣。

    锦衣卫小心翼翼回话:孔家人在东郊买了不少田地庄子,卫奴兵来势汹汹,他们家的庄子都被糟蹋了,守庄子的仆人也被砍了脑袋。这时城中流言四起,孔家公子被打发去南京,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老太太怕得不行,找到兵马司,要求单独派兵去保护他们。兵马司忙着布防,没有理会。孔家人以为朱和昶自上次发怒后再也不管他们了,一家人抱头痛哭。这时刚好有几家人相约离开京城,怂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