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471
    的千金,却从小养在外边,老爹又是个靠不住的,妹妹肯定受了不少委屈。

    现在他知道自己有个妹妹,一定会好好疼爱妹妹,视她如珠如宝。

    他问老楚王:“您把妹妹安置在哪里?我如今是天子,可以封她当公主,您放心,我会亲自给她挑驸马,不会让宗人府随便糊弄。”

    老楚王嘿嘿一笑,“这次把她也带来了,就在京城。不过现在还不到时机。”

    朱和昶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老爹说得对,卫奴来势汹汹,这时候和妹妹相认,太委屈她了,等打退卫奴,再风风光光接她入宫。

    终于把儿子糊弄过去了。

    老楚王咬着核桃仁,眉开眼笑。

    他真是太聪明了,竟然急中生智想出一个这么好的办法!

    英姐那女伢子也得佩服他!

    作者有话要说:发现出了个常识性错误,把东边写成西边了,改正一下

    ☆、结局(二)

    天高云淡,朱红宫墙静静矗立,空阔的广场上空回荡着旗帜翻飞的猎猎声响。

    乾清宫正殿外,高耸的台阶上,傅云英临风而立,风吹衣袂翻飞。

    淡金色日光倾泻而下,笼在她脸上身上,给人一种明珠生辉之感。

    阁老汪玫和姚文达在一众文官的簇拥中匆匆走过来,看到她,都吃了一惊。

    彼此见礼,姚文达问:“你今天回来的?”

    傅云英点点头。

    姚文达皱眉,和汪玫对视一眼,道:“蓟州失守了。”

    傅云英脸上微微变色。

    徐鼎率兵镇守蓟州,保证能挡住卫奴的攻势,如今才不到一天,蓟州就失守了?

    连辽东军主力都没法阻止卫奴西进,卫所那帮整日种地务农的士兵更不是他们的对手了,还有谁能拦住卫奴的铁蹄?

    卫奴此次率十几万大军入关,必定是因为冬日苦寒,才来劫掠中原的。如果他们果真像大臣所说,和以前那些牧族一样,抢了金银财宝、牛羊牲畜就走,那京城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他们势如破竹,连克数座城池,只怕野心已经养大了。

    他们的目标会不会是京城?

    以他们现在的进军速度,不出半个月就能打到京师脚下!

    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傅云英只觉口齿生寒,手脚冰凉。

    卫奴和流寇不一样,流寇如一盘散沙,而卫奴骁勇善战,军纪严明,卫奴兵在马背上作战,就和在平地上一样行动自如,个个都能双手拉弓。不论是京卫还是赶来勤王的军队,在卫奴兵跟前,不堪一击。

    唯有徐鼎的辽东军可以和卫奴一战,但现在徐鼎坐镇的蓟州也失陷了。

    汪玫看傅云英一眼,道:“此事得禀报皇上。”

    傅云英会意,谁都不想去当那个报告坏消息的人。

    她朝两位阁老拱手,转身进殿。

    老楚王刚好从里面走出来,看到她时身形一僵,脸上笑容凝滞住,掩嘴咳嗽两声,努力挺起胸脯,背着手,慢条斯理道:“这事得慢慢来,你别催我!我已经暗示宝儿了。”

    傅云英嗯一声,抬脚进殿。

    等她走远,气定神闲的老楚王松口气,一脸心有余悸的后怕神情,拍拍胸脯,撩起袍角,一溜烟跑远。

    听到身后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傅云英皱眉,回头看一眼,老楚王已经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跑什么?

    她双眼微眯,进了暖阁。

    朱和昶坐在书案前看折子。内官进去通报,他笑了笑,似乎心情不错,抬起头,招手让傅云英过去。

    “云哥,刚才老爹告诉我,原来我有个妹妹呢。”

    傅云英蹙眉,妹妹?

    片刻后,她反应过来,嘴角抽搐了几下,很想翻白眼。

    难怪老楚王看到她要逃!

    朱和昶突然放下折子,站起身,围着傅云英转了一圈,从头到脚仔细端详她。

    她不露声色。

    朱和昶托着下巴,看她许久,叹口气,“可惜!要是你没成亲,我把妹妹接回来,可以让她嫁给你。”

    傅云英现在很想把老楚王揪到面前狠狠揍几拳,这就是他所谓的暗示?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她暂且按下此事,道:“皇上,刚才传来消息,蓟州也失守了。”

    朱和昶唇边的笑容淡下来。

    内官展开舆图,用挑竿挂起,悬在窗前光线最明亮的地方。

    他走到窗前,手指轻抚舆图,“下令京卫,护送京郊地区的百姓撤离。”

    左右内官应喏。

    朱和昶摆摆手,让内官尽数退下,等暖阁里只剩下两人独对,忽然问:“云哥,你觉得霍督师为人如何?”

    傅云英抬起头。

    朱和昶扭头看她一会儿,拿起一份奏疏给她看。

    “早在朕刚登基的时候,霍督师就直接上疏建议改革卫所制度,说现在卫所弊病太多,上级军官克扣军饷,下级士兵连肚子都吃不饱,大量逃亡,剩下的兵士老的老,弱的弱,连流寇都不如。号称有几万兵力的卫所,实际上可能只有几千人。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朝中所有精锐都送去辽东了,统兵、调兵权分散,有抱负的地方守将只能偷偷募兵,才能训练出可堪一用的队伍。”

    傅云英很快看完奏疏。

    朱和昶道:“霍督师的建议很好,可卫所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轻易不能改。而且朕那时看不懂霍督师的用意,所以就搁置了。”

    傅云英合上奏疏,“皇上想召霍督师回来护卫京师?”

    朱和昶摇摇头,“远水救不了近渴,何况现在他人在四川,派出去的锦衣卫还没找到他驻扎在哪儿。”

    人可以快马加鞭赶回京师,但几万大军不可能一下子跑回京师来。徐鼎赶回蓟州镇守时,就是先到了八千人马,而后面的步兵全都掉队,根本赶不回来。勉强凑齐的一万急行军仓促应战,被卫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傅云英也不知道霍明锦到哪里了,但他肯定知道现在京师形势危急,不然不可能在得知卫奴跨进长城后就派人追上她。

    她心里明白,现在的霍明锦,并不完全忠于朝廷,但也绝没有拥兵自立的野心,他有他的坚持,亦有他的底线。

    他一直不现身,必定有他的用意。

    朱和昶望着舆图,摇了摇头,语气变得轻松起来,道:“霍督师毕竟是久经沙场的人,他很有远见,等这次危机解除,朕就让几位阁老都看看这份奏疏。”

    这时,内官进殿,禀告说汪玫和姚文达求见。

    两位阁老走进暖阁,见朱和昶神色平静,还以为傅云英没有提蓟州的事。

    正犹豫着怎么开口,却听朱和昶问:“三河、香河一带,由谁驻守?”

    蓟州失陷,三河、香河等于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