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311
    从袖子里摸出一封信,“这是楚王亲手交给我的,说只能给你看。”

    傅云英把烛台挪到外间,拆开信细看。

    上面是一份名单,记录楚王府分派各处的人手和联络方式。

    楚王把他的心腹交给她了。

    她越看越心惊肉跳,嘴角不由抽搐了两下。

    楚王当真大胆,竟然私底下养了一批卫士,难怪他怕霍明锦怕得要死,霍明锦要是抓到他的把柄,整个楚王府都得陪他遭殃。

    她几乎能过目不忘,记下纸上的内容,将信凑到烛台前烧了。

    楚王在信中告诉她,武昌府当地的世家中,只有杨家和钟家能够信任,另外几家其实是朝廷派到地方监视藩王的,而之前的武昌府知府范维屏居然也是他的人。

    范维屏从武昌府升任户部右侍郎后,不怎么和傅云章、傅云英往来,他们还以为范维屏升官之后翻脸不认人,现在看来,是他们错怪范维屏了。

    他回京以后尽量低调,应该是奉了楚王的命令,如此他才能为楚王办事。

    “李寒石帮忙料理楚王的丧事,那边的事都是他主持。”

    傅云启口干舌燥,不嫌茶壶里的凉茶冷,连灌了好几杯后,道。

    “世子呢?”

    朱和昶没经过大事,不知道会不会露出破绽。

    傅云启摇摇头,“我见过楚王和李寒石就返程了,没见过他。”

    楚王把朱和昶管得很严,护卫层层把守,一般人想见朱和昶,得经过重重关卡。傅云启嫌麻烦,又不想被朱和昶缠着问话,没和他碰面。

    “你一路奔波,辛苦了,先去睡。”

    沉吟了片刻,傅云英抬头看窗外黑黢黢的庭院,傅云启是赶在关城门前回来的,这会儿差不多宵禁了,消息递不出去,一切只能等天亮再说。

    傅云启打了个哈欠,回房躺倒便睡。

    次日一早,武昌府知府报丧的折子便送到御前。

    死了一个地方藩王,并没有激起什么波澜,朝中局势紧张,动乱一触即发,这时候大家无心去关注一直默默无闻的楚王。

    正月过完,皇上仍然幽居内宫,不愿接见群臣,有什么敕令只命宫中太监传达。

    大朝会那天,皇上虽然短暂露面,也不过是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匆匆返回乾清宫。

    三天后,督察院都御史张文博上疏弹劾沈首辅和八位沈党骨干,说他们怙宠擅权,营私舞弊,败坏朝纲,拉帮结派,放认族人鱼肉乡里,霸占良田,且有通倭嫌疑。

    曾被沈党排挤出京师的蒋御史也随之上疏,历数沈首辅专恣自断、残害忠良、蒙蔽圣听、阻隔言路的几大罪状。

    一时之间,朝野震惊。

    言官对沈党不满,这一点众人皆知。众人惊讶的不是张文博和蒋御史的突然发难,而是这其中代表的圣意。

    张文博是圣上一手提拔起来的,蒋御史当年被沈党迫害,颠沛流离,也是圣上将其召回京师的。

    那些弹劾沈首辅的折子,必定出自皇上的授意。

    这代表皇上要开始整治沈首辅了。

    沈介溪倒也干脆,立刻上疏辞官,内阁大臣中除了王阁老以外的其他几位阁臣也一起上疏,六部官员中有近一大半上疏反对言官,为沈介溪求情。

    皇上勃然大怒,但他根本掌控不了自己的臣子,只能先搁置张文博和蒋御史的折子,驳回沈介溪辞官的请求,还赏他金银财宝若干。

    这一次交锋,似乎是沈介溪占了上风。

    但傅云英仔细观察了一下上疏为沈党说话的六部官员们后,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连霍明锦的心腹都公开支持沈介溪,这可太诡异了。

    霍明锦是故意的,他刻意加深皇上和沈党之间的矛盾,逼沈党狗急跳墙。

    王阁老因为没有和沈首辅共进退而遭到其他阁臣打压排挤,日子变得难过起来。

    汪玫作为王阁老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当然不能坐视不管,立即上疏弹劾沈党骨干陷害同僚。

    沈党不甘示弱,当堂和他辩驳。

    其他势力趁机搅混水,京师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卷入其中,几乎乱成一锅粥。

    月底时,户部和刑部官员一言不合,竟然在御道前当街扭打起来。旁边的人不仅不劝架,也纷纷揎拳掳袖,前去助拳。

    最后变成几大党派互喂对方拳脚,直到霍明锦带着锦衣卫赶去阻止,抓了两个领头的人,套了枷锁在宫门前示众,其他人才作鸟兽散。

    傅云英早就听说过朝中大臣有时候会在御道前打架,甚至上朝时打起来也有的,以前曾有一位太监引发众怒,被文官们活活打死在宫里。她有一次为赵弼送文书,曾亲眼目睹两个文官滚在地上厮打,周围一圈人帮着劝和。最后两个鼻青脸肿的文官爬起来,撂下一通狠话,各自散了。

    但六部官员大混战这样的热闹景象,她还从未见过。

    不只是她没见过,朝中大臣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混乱,太子一死,朝中人心浮动,皇上又喜怒无常,大家都像□□桶,一点就着。

    傅云章那天也在场,他上马车的时候,衣衫散乱,帽子也歪了。

    傅云英打量他好几眼,“二哥,你也和沈党的人打架了?”

    他素来云淡风轻,不在乎别人是否理解他,不会因为观点和人不同跟人打起来。

    傅云章摇头失笑,整理衣襟,“池鱼之灾。”

    他和汪玫一边走一边说话,不知道御道那边打起来了。等听到吵嚷声时,打架的人群直接朝他们涌了过来。汪玫体胖,跑不快,他要照顾汪玫,混乱中被人扯了几下衣裳,还好他生得高挑,一直护着脸,没被人趁机抽巴掌。

    汪玫就可怜了,他为了王阁老和沈党的人据理力争,挨了好几巴掌,半边脸都肿了。

    回到家,傅云章让人给汪府送去一瓶消肿止疼的药膏。

    朝中情势风云变幻,波云诡谲,大理寺的气氛也变得沉重起来。

    傅云英趁机暗中联络楚王的人手,当然,她没有透露其他消息,只吩咐他们去办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

    先把人用熟了,以后接应朱和昶的时候,这些人才会听她的指派。

    她嘱咐袁三和傅云启这些天不要出门,尤其不要去靠近内城的街市。

    两人点头应下,傅云启专心温书,为乡试做准备。袁三则忙于将他上次去江西的经历写成小说,他缺钱。

    柳树冒出尖尖绿芽的时候,朝中局势愈加紧张。傅云英忽然接到一道任命,将她调去良乡县公干。

    上次张氏的案子是她一力促成覆审的。后来良乡县令因为受贿被剥夺官身,现在良乡已经换了个县令。那横行霸道的张大官人也被流放了,良乡人很感激她帮他们除去一个大恶霸,曾专程给她送些瓜果蔬菜之类的土物,她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