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综]技高一筹 > 分卷阅读122
    没有人想我啊!”

    她刚喊完话,就有一只傻头傻脑的孔雀从格栅里探出了脑袋,咕咕叫了几声。

    “彩虹,一到饭点你就积极上了,倒是和怡芳一个脾性。”

    将用水果杂粮和些许蟋蟀干搅拌成的饭食餐盘放在地上,宋辞趁机摸了一把炫目的尾翎,“哪天偷偷拽下一支做羽毛笔,写出来的字一定格外漂亮。”

    彩虹不耐地甩了甩尾巴,埋头扎进杂果里猛啄。

    眼见小伙伴都吃上了,乖乖趴在墙根下面晒太阳的小黑小白兔子夫妻也连忙蹦了过来,扬起三瓣嘴抖着小胡子讨要吃食。

    照例摸摸毛放下一把蔬菜和胡萝卜,宋辞这才来到早就急不可耐的马儿前面,“萌萌今天乖不乖,想不想出来遛弯?”

    她故意避开急得直撩蹄子的小红,朝隔壁邻居小鹿含笑道:“今天有新鲜的葡萄吃呢。”

    傲娇的河曲贵族见主人至今不肯理睬自己,委屈的直眨眼睛,顿时一滴晶莹的泪珠就顺着深邃的眼窝淌了下来。

    “呦,瞧这委屈的小模样,好了好了,谁知道你这么不经逗的!”

    宋辞急忙摸了摸气哼哼躲闪不停的马首,又打开食盒给它瞧,“你看,我亲手做的饭团,里面不光有豌豆米饭还拌了不少山珍呢!”

    见小红马终于肯屈尊吃下手中的米团子,她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笑道:“看来小红这么个俗名确实配不上你的秉性,不如往后就叫你圣婴大王好不好,正好跟银角大王配对。”

    对面的马儿只顾着埋头吃饭,也不知道主人在转瞬间就给自己另起了个足够抢眼的名字。

    伺候完几个萌物,宋辞又朝石槽子里兑了点稀释的泉水,这才轻轻拍打掉裙摆的草屑准备自己回屋用饭。

    哪知道还不等她返回主院,迎面就跑来了一个气喘吁吁的宫人。

    “公主,奴婢本是像往常一样去后衙给展护卫送饭,结果他人却不在。”怡芳擦着俏脸上的细汗急道。

    “既然人不在就把食盒放在那好了,值得你这样心急跑回来。”宋辞随意地说道。

    巡街这种事哪有个准点,尤其是市坊之间每日不知要闹出多少劳务纠纷,再加上言语不通的胡人穿插其中更是搅得开封府的衙役们焦头烂额。

    如此算来,整个北宋的衙门中也只有汴京城的差爷称得上是劳碌命了。

    “公主有所不知,这开封府里不光展大人不见踪影,就连包大人、公孙师爷也全都不见了!”

    怡芳大惊小怪地说道:“还有往常最爱与奴婢闲谈搭话的赵虎几个也都全不在衙内,您说难道不奇怪吗?”

    闻听此言,宋辞不免侧目道:“照你这么一说,确实有些蹊跷。”

    她微微眯眼查看天色,此时将将过午,不说距离下衙尚有一段时间,只说能让包拯将整个开封府的重要人物全都调走,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府衙让捕快暂且支撑就绝对是有了不得的大事发生了。

    想到某种可能,宋辞不由自主地起了疑心,“本宫想要回房歇息片刻,你与寻梅四人自行循例安排府内大小事务,切勿入内打扰。”

    “是,奴婢遵命。”见公主难得摆出了如此严肃的姿态,怡芳心虚地低下了头。

    疾步走回房内,宋辞招手唤来一只蜜蜂,细细轻语几声后又将它顺着窗缝放了出去。

    在她换上轻便的束脚裤又将头发用玉冠高高束起之后,窗纱上已经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蜜蜂。

    若不是宋辞之前要求宫人暂避,此时一定会有人被这些几乎比得上整个蜂箱数量的飞虫吓到。

    轻轻一招手,最早离开的那只蜜蜂就晃晃悠悠地落到了她的指尖上,只停留片刻又在振翅之后再度飞走。

    “李妃啊李妃,若是你肯继续安安分分当你的疯妇,本宫又何须如此对你。”抚摸着手中的佩剑,宋辞垂首轻叹道。

    虽然后世演了几千年的宫斗戏依然火热,可狸猫换太子这么极具戏剧性的故事都有人肯相信也只能说先帝的智商太感人了,又或者是著书人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就为他安上了脑残紧箍咒,想让他发癫就随便念一念。

    真要寻根究底论起来李妃也莫要责怪刘太后了,谁让安到她身上的是逆袭梗呢,若是著书人灵光一闪让刘妃先生出一位皇子,这时候的喊冤人岂不是又要换个角色。

    所以说闹来闹去还不是大戏一场,何必那么认真呢。

    不过宋辞是不会跑去跟那两位注定要撕个你死我活的女人说这些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照着原主希望的人生走下去。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宋辞故技重施为自己和便宜娘加戏的剧情太过刺激,反倒让那李宸妃提早几年生出了认儿归宫的心思。

    或许在她看来,有国师为证还怕不能证明自己是皇帝的亲母么,届时不光认亲有望,就连瞎掉多年的眼睛想要恢复光明也不过是皇儿一句话的事情。

    平心而论,李宸妃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既然已经有了比包拯更合适的人选又何必多费光阴继续隐忍呢。

    这番谋算中唯一的差错就是她离开皇宫太久了,久到已经远离了最上层的权利圈子,连国师的真正身份都不可能得知。

    若她知道那位被市井间传为神人下凡的逍遥子道长就是死对头刘妃的女儿,想必她一定不会如此迫不及待的在包拯面前表露身份。

    “包拯,本宫倒要看看没了秦香莲,你还是不是当初那个铁面无私、不畏强权的青天大人!”

    想到前世数次与包黑炭对质公堂、御前哭求的原主,宋辞呵呵一笑,挥手驾着飞剑朝郊外的农庄疾驰而去。

    不消片刻,她便落在了一处毫不起眼的农家小院中。

    此时看似清贫的篱笆院子外面早已有开封府四大护卫守在院门前,而只需十数步就能推开的矮屋房门内侧,另有一位面色肃然的红衣侍卫持剑而立。

    宋辞才将将贴近门板站定,只有一掌之隔的房内、似有所感的展昭便不由得微微转身,隔空注视着毫无动静的外院。

    “果然是一只灵动敏捷的猫儿。”仿佛看见了那人微微敛起的眉头,宋辞在心中轻笑道。

    “包拯,哀家素闻你不畏强权只尊法理,为何却在知晓此等骇人听闻的千古含冤之事却久久不语,莫非,是哀家错看了你,你也是那等慑于刘太后淫威的昏官佞臣不成?!”迟迟未曾等到答案的李宸妃不由出言怒斥道。

    如今不过是想借着包拯之手与皇帝相认就如此作难,若真是要让此人替自己洗清冤情,岂不是至死都再难见天子一面?

    一直站在李宸妃身边的义女梅娘见母亲气恨难耐,焦急道:“包大人,你就帮帮我母亲吧!”

    往日里她只听着母亲口称哀家,还以为老娘的疯症是早年失子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