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耽美小说 > 大家都爱霍去病 > 分卷阅读79
    ,各退一步,二舅搬进长安城里,自己选地。所以,我们现在正全家打包搬往长安城内离未央宫直线距离最远的贵族住宅区宣平贵里。

    其实在我看来,住得离西宫太近,未必是什么好事。比如那幢位于北阙甲第的韩府,曾经多么气派,还不是人走茶凉,转眼被天子扒掉,建成北宫。董偃现在还住在北宫里,他与东方朔一对儿冤家对头,我可不想同他天天见面。

    我们要搬走,东方朔伤心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呜呜,臣才刚搬来这城墙根下,贤侄就要搬进城里了怎么办。”

    “你也搬过来呀?”我半建议半安慰他。

    “贤侄知道宣平门内的地皮多少铢一坪么?”

    他一句话问倒我。

    “我能帮忙做什么?”曹襄扫视着卫府庭院内遍地大大小小的包裹。

    “看行李呗,”我寻到一块落脚的地方坐下,望着来来往往的挑夫,“这里面不少物什是御赐的,丢了就麻烦喽。”

    “哥哥!”门口传来陈妍的声音。小丫头今日梳着弯弯的双髻,身穿一件湖蓝色襦裙,显得格外精神。

    “你怎么来啦?”

    “我来看你搬家。”

    “‘看’我搬家?”我对她的用词表示无法理解。

    “是呀,我带了帮手呢。”陈妍扭过头,对门外踌躇的身影招手,“快进来呀,你不是自告奋勇来帮忙吗?”

    “君侯是自己人,妹妹我可不客气啦。我吃你的帅!”陈妍“啪”地将手里的木头棋子拍在对方盘面上,留下一串开心的咯咯声。

    我靠在树荫下,同情地望向被陈妍连续将军,已经输掉不少银两的曹襄。平阳侯乖乖地把支据交到陈妍手里,顺便朝我抛来一个极其委屈的眼神。

    我嘿嘿一笑,朝陈妍嚷道:“妹妹尽管赌,他是万户侯,不差钱。”

    扭头瞅向不远处,司马郎官正遵从陈妍的指挥,捧着本竹简认真地给箱子记录编号。这家伙满身书呆子气,做起学问来倒是一丝不苟。

    陈妍认识司马迁,其实也并不那么令人惊讶,毕竟他们都住茂陵邑,以陈妍开朗的个性,多得是三教九流的朋友。

    ***

    “搬完了?”一觉醒来,夕阳的余辉洒在空落落的院子里头。

    “是啊。人都走光了,看你睡得香甜,没舍得叫醒你。”平阳侯扬了扬手里的钥匙,“我刚去后院转完一圈,貌似没落下什么东西。”

    我望着院子里所剩的,那些搬不走的,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

    “还真的有些怀念呢。”毕竟一住十年,经历过许多起伏,对这里的山石草木已熟悉得不能再多。

    随手摘下一根迎春花枝条,折成花环的形状。花期已过,徒剩翠色的细叶。

    “帮我戴上。”我将枝条递到曹襄手中。

    枝叶轻轻落进我的发梢,曹襄低头凝视我。

    “弟弟,你真美。”他说。

    片刻后,他俯下身来,扣住我的腰,轻柔的吻落至我的眼角。

    “别哭。”

    “哼,我怎么可能会哭。”我轻笑着偏过头,拼命试图眨去眼前的雾气。

    下颚被挑起,温暖的唇齿相接,对方灼热的阳锋隔着衣料抵上我的小腹。

    “去我房间。”

    “好。”似乎正等着我这句话,他一把扛起我,朝内院走去。

    ***

    长平侯府来了位不速之客。其实自从搬进新宅邸,访客未曾断绝,只是我着实没有预料到这位的光临。

    “韩说?”我欣喜地望着二舅身旁这位身着轻甲,风尘仆仆的棕色卷发青年。

    “要叫韩都尉,”二舅纠正我道,“人家现在升为骑都尉啦。”

    “韩都尉要在府里住一段时间。”将马匹交给家仆,二舅转身接过韩说的行李,“去病旁边那间空着,你先暂且歇脚。我这里地方小,委屈你几日。”

    头两周韩说一直没有现身,他的随身包裹静静地躺在厢房的地板上积灰。二舅也不在府中,直到这天我去宣室殿,碰到门口兴高采烈的东方朔。

    “董偃被从北宫赶出来,回馆陶公主府喽。”他一副喜不自胜的表情。

    我好奇道:“你和董侍中到底有什么过节,如此似海深仇?”

    “贤侄难道不知?他差点占了你宣室殿的位置!”东方朔激动地手舞足蹈,“要是他真的占了你的位置,臣为何还傻呆呆地在这殿前站岗,臣不如去玩臣的射覆。”

    “是啊东方大夫,叫你当郎官确实屈才了,射覆玩这么溜,为何不去当赌徒。”丢下这句话,我转身进殿,留他一个人在殿外大呼小叫。

    “小隐隐于市,臣乃真君子,这叫‘大隐隐于朝’!”

    “陛下一定要建朔方城吗?真的有必要吗?对咱们大汉朝的百姓有益处吗?”左内史公孙弘跪伏在天子面前,痛心疾首,“先秦曾经发三十万人在北河筑城,但最终没能建成,这一放弃,就是前功尽弃,劳民伤财哪陛下。”

    “朕如今手握匈奴五千战俘,以及河朔四部数千民众,百万头牲畜,只需要发十万军民建设城池,不缺钱也不缺人。”天子揉了揉眉心,“当年公孙爱卿极力反对通西南夷之策,可中郎将司马相如还是排除万难,成功清通蜀道,建立邛、、苍耳等郡县。有了治蜀的经验,朕对这次建设朔方城的计划非常乐观。”

    “但是陛下,这次提出筑城计划的大夫主父偃却并不曾有过筑城的经验。”公孙太傅频频摇头,“要在边境上建城,就一定会牺牲许多百姓的性命。始皇帝修筑长城,劳役繁重,累死数万人,所以才有孟姜女哭断长城,秦国力从此大减。因此,还请陛下听臣一句劝,建朔方城之事,谨思慎行。”

    “公孙爱卿,孟姜女的故事,始终只是个故事。”面对眼前顽固的老先生,天子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公孙太傅悻悻离去。

    “去病,你怎么看。”

    “啊?”天子突然叫我的名字,我被问得一愣。

    “你来说说,朔方城该不该建?”

    “回陛下,臣斗胆直言,臣不同意公孙太傅的观点。”

    “哦?说来听听。”天子饶有兴致地望着我。

    “建朔方城是我们推进战线的大好时机。”这个结论,我刚刚盯着地图就已经得出来了。我起身,从墙边桶里抽出一柄长杆,点向宣室殿正中悬挂的,从天梁殿拓过来的那副舆地图。

    “这里是阴山古道,这里是蒙恬所筑之秦长城。秦长城曾经发挥过它的巨大作用,只因多年战乱,年久失修,匈奴乘机毁坏城墙,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太原,烧杀抢掠,边境线上民不聊生。”

    提到太原,陈宣的脸在我眼前一闪而过。

    “不急,先歇会儿再说。”天子接过宦者奉上的水碗,递到我手里。

    “咳咳……”我接过水碗猛灌几口,重新平复心绪,在汉匈边境线上画了长长一道凹弧,“这么多年来,我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长久地防守像陇西、北地、上、云中这一条绵延千里的弧形边境,因为一旦我们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