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其他小说 > 重生石器去种田 > 分卷阅读33
    掉了下来,正好落向身边。

    唐筝伸手捞过落到半空的竹蜻蜓,再次塞进荆的手里,笑得有些小小的得意,“喜欢么?”

    “嗯。”荆轻轻地应了一声,双手捧着竹蜻蜓,眼睛亮亮的,唐筝见她喜欢自然也高兴,嘴角的弧度愈盛。

    玩了两次荆便不愿再玩了,放在怀里很宝贝的样子,唐筝挠了挠后脑勺,这玩具不用来玩还有什么意思,劝了一次荆只是摇头,还想再劝时远处两个小娃娃跑了过来。

    “榛!刚刚那是什么?会飞的那个!”珀兴冲冲地扑过来抓着唐筝问道,他是萸的胞胎,是哥哥还是弟弟暂且分不清楚,这么幼稚的样子想来应该是弟弟,相当的调皮。

    “呃......”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唐筝一时间愣住了。

    “快说嘛,快说嘛。”珀不依不饶地摇晃着唐筝的胳膊,小小的孩子力气还挺大,晃地她整个人都有些吃不消。

    弟弟闹开了,萸也跟着追着她问,两个人左右开弓弄得唐筝一个头两个大,正准备说些什么,荆怯怯地伸手拉了珀一把,有些犹豫地把怀里的竹蜻蜓拿了出来。

    珀见了正是刚才飞来飞去的东西,一喜,刚要伸手去拿,唐筝快他一步先夺了过来,重新塞回荆怀里。

    舍不得还要拿出来,当她看不出来下嘴唇都要咬红了么?

    两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直觉要伸手去抢回来,唐筝一手一个把他们拦下,凶道:“那是荆的,不准再抢了。”

    唐筝把气势摆开来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严肃的,在小孩子眼里甚至有点儿吓人,两个娃娃乖乖闭了嘴,毕竟在他们眼里就连族里的大人都得乖乖听榛的话,要是惹她生气了免不了被母亲胖揍一顿。

    见两个孩子委屈地瘪嘴,乖乖安静下来,到底是四五岁的小孩儿还不懂事,唐筝无奈地叹了口气,放缓了声音说道:“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就算再喜欢也不能上手,知道么,想要我给你们两个再做一个就是了。”

    “真的么!榛最好了!”唐筝话音刚落珀和萸便又开心地笑了起来,小孩子的脾气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着实让人伤脑筋。

    之前做的时候还有点儿生疏,这会儿唐筝没多久便又做了一个出来,教会了他们怎么玩儿后就把他们赶了出去。

    一时间两个孩子兴奋地找不着边儿,竹蜻蜓上上下下飞舞着,欢笑声回荡在整个空地上。大人们朝他们看去时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大抵又是榛搞出来的新玩意儿,总是很神奇。

    看了会儿外面嬉闹的珀和萸,唐筝收回视线转头发现荆还在盯着外面看,面色沉了沉。

    她送出去的东西是可以随便就给别人的么?就算是不想她为难也不行。

    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唐筝伸手捂上了荆两边的脸颊,在她还没回过神的时候恶劣地开始揉搓起来。

    “唔......”荆被揉的手足无措,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能任她□□。

    唐筝松开手时,荆扬起小脸,一脸不解地看着她,好看的眸子因为唐筝刚才的举动变得水润润的,惹得唐筝又伸手捏了两把她的小脸蛋,恶形恶状地说:“我送的东西不准乱给别人知道么!”

    荆小幅度的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大概是知道自己这次惹恼了唐筝,任她在脸上捏了好几下也没有生气。当然唐筝也没有得寸进尺,感叹着小孩子的皮肤真是好,过了把手瘾就松开了手,看着被自己揉地红红的小脸蛋,竟然觉得更可爱了,内心丝毫罪恶感都没有。

    闹了一会儿,唐筝回头看了看枝,她身边已经堆了不少的竹片,看上去差不多够用了,索性让她停了手进行下一道工序。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18528627、辰音scx、秀秀的地雷

    emmmm,少投地雷把钱留着卖书看呀小可爱们。

    第25章气候

    削去竹片外面的青皮叫做杀青,烘干竹片叫做汗青,用水蒸煮竹片叫做煮青,唐筝现在教枝做的便是煮青。

    架起陶锅烧开水,将竹片都放进去煮上一会儿就行,只是也不能太久,具体时间唐筝不是很清楚,只是刚好听过这道工艺而已。之后把竹片捞出来自然晾晒,去掉里面的水分后便能使用了。

    用水煮过的竹片内部的纤维结构更紧密,更富有弹性,也能一定程度的起到防虫蛀的效果。唐筝把里面的道理一一用简单的表达方式讲给枝听,至于具体煮多久更好还需要她自己去实验。

    “差不多就这样,过会儿拿出来的时候小心烫到手。”唐筝用树枝翻了翻里面的竹片,回头对枝说。

    “好的师傅。”枝点了点头,眉头紧锁还是一副思考的样子,大概是在消化之前唐筝教的东西。

    放下树枝,唐筝拍了拍手去掉上面的竹屑,之前闲的厉害,这会儿刚忙完这边儿,那头的山又找来了。

    “师傅,我弄得差不多了,你来看看。”山从圆形的窑里探出头来朝唐筝喊道。

    “来了。”

    让枝看着锅,唐筝往窑那边去,身后的荆也爬起来跟上,活脱脱一条小尾巴。

    两个人进了窑口,四周都是褐色的砖块,对于唐筝来说是古老而怀旧,对于荆来说却是新奇的体验,仿佛自己造了一个山洞一般。

    转上一圈四周看了看,没有透光的地方砌得都很严实,整个窑形状圆润,能看出山的用心,只是抬头向上看去还空了一个大窟窿,唐筝疑惑地问道:“上面怎么不砌上?”

    山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砌不着了,上面不知道该怎么塞。”

    唐筝轻笑着摇了摇头,这徒弟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里面不行你就不会从外面爬上去么?”

    “我,我怕把刚砌好的弄塌了。”山着急地解释道。

    唐筝一时无言,这蛋壳形可是非常稳固的结构,哪有那么容易塌,可原理说了山肯定听不明白,只得无奈地说:“没那么容易塌的,我上去砌,你把东西递给我。”

    “哦,好。”

    山忙不迭失的点头,唐筝带他们出了窑,从后面爬上去,手里端着装满泥的陶碗,山从下面把砖一块块递上去,没多久,唐筝封上了整个窑的最后一块缝隙。

    整个窑前面有很大一块地方没有砌上,窑身正对南方,开口则朝西南,大约是两米半的宽度,一人高。

    沿着地上还没磨蹭掉的之前画的圆形上取一米的宽度在缺口处向外砌一个圆弧形的窑口,有点像西方的小门,下面是竖着的长方形,上面一个半圆,正面封口的时候底下一段架空用来进气,上面再留出一个口子,用来往里面投放干柴,整个结构从上面看上去像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