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岁岁融 > 分卷阅读30
    打理,还是得老李头出力,总得把人问清楚了,别以后吃了亏”。

    秋月承认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根本没想到这层,听了刘三说,笑眯眯的应了。

    老李头没想到昨天那个小姑娘真的来了,身后跟了两个大人,没说几句几人就写了契约,公证人杨万才,又去县上办了手续,刘三掏了五两多银子手续费,秋月拿着自己名字的地契和契约乐开了怀。

    刘三一年出八两银子把老李头两口子留了下来,经了杨万才的关系交了赎金把老李头的儿子李强赎出来,当场拍板让李强去大车店当伙计,老李头感激的一直作揖。

    秋月又回了秋家村,走的时候在姥爷那拿了两本书,那契约上的好多繁体字她都不认识,玩闹的同时也该提高提高自己的水平。

    秋二每天回来都能看见秋月和狗娃蹲在地上,拿个树枝在沙盘上写字,狗娃认真的小模样,心里的不快也散了。

    秋月做梦梦见跟前一大堆的杏脯、碧桃干、开口杏仁,怎么吃也吃不完,乐的呵呵直笑。

    第32章秋月赚钱

    秋月带着狗娃去了桃园,李老头两口子正在园子里忙活,见了秋月忙迎出来。

    篮子里是秋月用压岁钱买的糖粉,她今天要试一试做杏脯,正好凑在杏子七八分熟的时候。

    七成熟的杏子洗干净控水,把核去掉,杏一切两半,用老李头家的大铁锅放少量水、两包糖粉大火熬滚,李婆子在一旁心疼的直咧嘴,糖水滚开放入杏,煮一刻钟左右,看一下水份,水少了就加点水,只要不干锅就不加水,轻轻搅拌一下,不搅散杏肉,再加入一包糖粉,继续煮一会儿,打开锅盖泡两三个时辰。

    老李头两口子住中窑,东屋给儿子住,西屋放杂货,每孔窑里都有个火炕,秋月把西屋里的火炕打扫出来,铺上干玉米叶,把炕上烧热,摸摸炕的温度可以了就将杏捞出控水,摆放在炕上,烤一个时辰定了型再翻个。

    秋月在李家吃了晚饭才走,叮嘱老李头晚上的火不能停,一边干了要记着翻个,她明天早上再来看。

    第二天来的时候看见的是一炕的杏脯,虽不是透明的,颜色也不错,表层结着一层糖粉,尝一口酸甜,老李头尝了口也道好吃。

    秋月拾掇了总共有一篮子,给老李头留了一点,回了秋家村,东西是弄出来了,得卖卖试试,怎么也得把老李头的工资挣出来,三包糖粉三十文,柴火五文,工钱按天算一天大约二十五文,过了称是六斤,一斤大概十文成本,自己就卖二十文一斤,提了东西去西关试试。

    县上没有干果铺子,连着走了几家点心铺子,不是嫌贵就是怕卖不掉不敢收,秋月不免觉的有些泄气,想着碰碰运气在点心铺外摆了摊,喊道:“又酸又甜的杏脯啦,保你吃了第一口想吃第二口,京城来的杏脯啦,走过路过的各位尝一尝啦……”。

    刚好路过个大家小姐,一听是京城的,便叫丫鬟来问:“唉,小丫头,你这杏脯真是京城来的?”

    秋月连京城在南在北都不知道,怕人家不信,对那丫鬟说道:“是的,是的,假一赔十,你回去吃了不是,尽管来退,买一斤退十斤”,这杏脯上又不写名字,她能知道是假的?

    小姐叫丫鬟买了二斤,秋月想起忘了算杏子的本钱,一斤收了二十五文,那小姐拿了块杏脯往嘴里一放,酸甜可口,赞道:“果然是京城来的,就是好吃!”,秋月石化。

    糕点店里的掌柜正要撵秋月,见秋月开了张,一瞅那小姐一脸享受的样便做主收了剩余的四斤。

    秋月首战告捷,也不在西关停留,买了十包糖粉直接回了桃园,和老李头两口子一个下午做出来不少的杏脯,炕上摆的满满的。

    秋月给了老李头十文钱买柴禾,约定好每做一斤给两人二文钱工钱,老两口喜得跟什么似的,秋月又吩咐将杏核都收集起来放在日头下晒。

    秋月回到家时,秋二已经做好了饭,吃了饭和狗娃在院子里玩,狗娃拿着高粱杆编的掴掴笼玩,秋月接过来来回的看,问道:“狗娃,这是谁给你编的”,狗娃说:“爹编的,怎么样,姐姐,好看吧”。

    秋月没想到秋二还有这么一双巧手,自己的杏脯成本高,走的是上层路线,自己若能用这漂亮的小筐子装杏脯,岂不是更好卖。

    秋月将想法跟秋二说了,秋二说:“这高粱杆太脆,装不了东西,我明天上山砍一些荆条给你编”。

    秋月自桃园提回来二十八斤杏脯,累的直喘气,想着自己也该给果园添个手推车了。

    回到秋家,就瞧见廊下放着几个各式各样的小篮子、小框子,秋月每个放了一斤杏脯,翻箱倒柜的找来一尺红绸布,裁成布条打成蝴蝶结,立刻就上了几个档次。

    秋二根据秋月的建议,做了些调整,秋月向他订笼子,每个二文钱,秋二也没当回事,一会儿功夫就能编二十来个,全当是编给侄女玩。

    秋月把杏脯送到点心铺的时候,掌柜的暗道一声这小姑娘好灵巧的心思,一个果脯篮开价二十五文,掌柜的全都留下来,还送了秋月一包点心,让她以后尽管往这儿送。

    秋月去布庄买了一包碎布,想着做成各种动物形状坠在篮子上,自己手艺太差,想起了刘婆子,也不知道婆还让她裹脚吗?

    一抬头在街尾看见了刘婆子,还没等刘婆子说话,撒腿就跑,把个刘婆子目瞪口呆的半晌说不出话。

    刘婆子有些气闷的到了黑家,黑大娘瞅着刘婆子不高兴便问了几句,刘婆子也觉得委屈,竹筒倒豆子的把她让秋月裹脚的事说了“老姐姐,我这也是为了她好,她却不领情,躲着我不算,见我撒腿就跑”

    黑大娘宽慰道:“大妹子,不是我说你呢,那么大年龄了还操那闲心,我没裹脚还不是一样活,你再想想你裹脚受的那罪,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帮你大侄子寻个媳妇,他都老大不小的了”。

    刘婆子想起自己年幼时裹脚,那真是女儿家裹脚,眼泪流一缸,当时自己八岁,那裹脚婆非说自己年龄大,脚又生的大,娘是说尽了好话又许以重金,那裹脚婆才下手,打破一个瓷碗,叫人碾碎了,用浆子沾了裹在脚上,那脚是钻心的疼,还不让坐着,让一直在地上走,受的那罪啊,想到这儿不免心里有些松动,回去就叫刘三去接秋月回来,谁知孙子没接回来。

    秋月一心的想着自己的发财大计,想在村里个针线好的,正巧张氏的手艺不错,张氏按她的要求做出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坠在篮子上也不错。

    李老头家火力全开,两个大炕烤制杏脯,连着十来天卖出去五百多斤杏脯,秋月小赚了一笔,给李老头和秋二各结了一两多银子,秋二不打算要,被秋月硬塞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