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分卷阅读123
    些的花枝她又够不上,只好求助于徐牧之:“世兄……”

    她才说了两个字,徐牧之就明白她想说什么了,折了一枝高处的蜡梅,递给宋如锦他们总是很有默契,用膳的时候,宋如锦只需稍稍转一转眸光,徐牧之便知道她想吃哪道菜;若一同在书房读书,徐牧之只消抬手一指,宋如锦便明白他想要哪本书。他们两人,不觉已是这样的心意相通了。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但沿路都张灯结彩,天地便仍然亮堂堂的。街上喧闹了许多,游人如织,人来人往,摩肩擦踵。

    宋如锦挑了个青面獠牙的面具戴上,故意张牙舞爪地朝徐牧之扑了过去,徐牧之敞开了怀抱,等她扑过来了,就一把将她抱住。

    宋如锦摘下面具,笑吟吟地问道:“世兄害不害怕?”

    徐牧之笑了一下,说:“不怕我见到妹妹喜欢还来不及。”

    时辰不早了,他领着宋如锦去吃她那心心念念的馄饨。两人在馄饨铺略微休憩了一会儿,便一同朝护城河走去。

    开年之后天气暖和,河水便不曾结冰,但立在护城河边,潮潮的冷风迎面吹过来,还是有些寒凉的。宋如锦裹紧了斗篷,兴致勃勃地望着水面上斑斓的花灯大多制成了莲花的模样,当中点着蜡烛,顺着水面层层荡开的涟漪飘远。

    上元节放莲花灯亦是本朝约定俗成的惯例。未出阁的姑娘们把心愿写在纸条上,放在花灯里头,若花灯随着水流远远地飘走了,就意味着心愿可以达成。不少怀春的少女都会写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样委婉含蓄的告白。

    宋如锦一时兴起,也走去买了一盏莲花灯,取了一片小纸条,提笔写道“阖府安康”。徐牧之凑过来,添了一句“永以为好”。

    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眼,都不自觉地笑了。徐牧之把纸条卷起来,夹在层层莲花瓣之间,又问店家要了蜡烛,把莲花灯点亮,顺便将宋如锦手里的兔子灯也点亮了。两人各自提着一盏灯笼走回了护城河畔,一同把莲花灯放到了水面。徐牧之轻轻一推,那泛着柔光的莲花灯便慢悠悠地飘远了。

    这时候圆月已然东升,明亮的月影璧玉一般倒映在护城河之上,水天相接,恍然连成一片。那河面上承载着无数少女情思的莲花灯渐行渐远,仿佛蔓延在无垠的星幕。

    护城河边的游人渐渐多了起来,人潮涌动,徐牧之怕旁人冲撞到宋如锦,便将她圈在自己的怀里。宋如锦身上散着很淡的茉莉花香,是晨间他抱着她去沐浴时用的香胰子的味道。徐牧之抱紧了一些,望着青云端白玉圆盘一样的皎月、散落在水面上的星星点点的银辉,满足而又欣然地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月色了。”

    他刚刚说完,河对岸便有一束烟花升到了半空,“砰”的一声绽开,比月光还要明亮,护城河畔顿时亮如白昼。

    众人纷纷涌过来瞧热闹,徐牧之拥着宋如锦往前。烟火像星雨一样坠下,转瞬又有一排银焰火花跟在后头升腾起来,渐次连成一条长河,点亮了整片夜空。

    大家嬉闹着,欢笑着,人声鼎沸。烟火的声音也噼里啪啦接连不断。宋如锦倚着徐牧之的胸膛,竟觉得那些喧嚣热闹的声音离她很远,她的耳边只有徐牧之平稳而有力的心跳。

    眼前的烟花是那样的绚丽、灿烂、浩瀚而夺目,过了很久,才渐渐沉寂下去。宋如锦回过头,望着徐牧之,道:“真好看呀……”

    匀净的面庞上洋溢着欢喜,秀美而柔软。明明烟花已经燃尽了,徐牧之却觉得她眼中映着璀璨的烟火。他亲了亲宋如锦的额头,笑道:“你也很好看。”

    宋如锦仰着脸,情不自禁地伸手,抚了抚徐牧之的眉眼。他也生得好容貌,剑眉星眸,玉面俊秀,身姿挺拔如同临风嘉树。此刻他的眼睛明亮极了,眸光却很温柔,就像今晚静静流转的月华,毫不张扬地脉脉流淌着。

    宋如锦弯着唇说:“世兄也很好看。”

    徐牧之再度把她揽紧。

    又一轮烟火燃放起来,如同流星铺洒在天幕。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光阴在此刻变得隽永而悠长。

    作者有话要说:嗯,完结了,让一切停留在最美好的时刻吧~

    推荐一下我的接档新书《太子府的小厨娘》,点进专栏可见,大概会讲一个病娇太子和一个落难贵女的故事,喜欢的小天使可以收藏一下呀~

    另外,大家都看到这儿了,应该也有点喜欢我……吧?那顺便收藏一下我的作者专栏,好不好嘛~

    ☆、番外一:孕期记事

    盛夏天气,晴空万里。闷热的空气中夹杂着悠长的蝉鸣,树木阴翳。

    宋如锦连日都有几分犯困,提不起精神来,食欲也不振,吃什么都没胃口,用膳的时候,只肯夹几片菜叶子吃,往往没吃几口就搁下筷子,懒洋洋地爬到床铺上睡了。

    如此几日之后,她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徐牧之看着心疼,时常哄着她多吃点菜,宋如锦便道:“也不知怎的,瞧见那些荤菜就犯恶心。”停了停,又道,“这个时节本就容易让人困倦厌食,兴许入了秋就好了。”

    徐牧之便吩咐丫头们在屋子里备几样点心,若宋如锦饿了,多少也能将就着填填肚子。

    隔日用晚膳的时候,徐牧之给宋如锦舀了一碗豆腐鱼汤,得意洋洋地邀功:“妹妹尝尝是我跟着厨房里的吴嬷嬷一起煮的。”

    前段时间,宋如锦夸过吴嬷嬷烧的鱼汤鲜美,徐牧之一直记着,正好宋如锦近来食欲不振,便着意学着做来讨她欢心。

    宋如锦原本没什么胃口,听了这话倒来了兴致,嗔怪着说道:“君子远庖厨……”手却已经捧着碗勺吃了起来。

    但没吃几口,她就觉得喉咙里涌上一股鱼腥味儿,紧接着胃里就开始翻腾,连忙跑到隔间,吐了个昏天黑地,连带着先前吃的饭菜都吐了出来。

    徐牧之也跟着来了隔间,见宋如锦吐得难受,便帮她顺了顺背,待她缓过劲儿来了,就给她倒茶漱口,神色中还有几分不敢置信:“这么难吃吗?”

    “鱼腥味儿……太重了。”宋如锦眼泪汪汪地说道。已经吃下去的东西再这般不受控制地吐出来,都是反酸的,当真不好受。

    徐牧之倒觉得鱼汤的味道正好,鱼肚子里放了姜片,便尝不出什么腥味儿。即便不够鲜美,也算是差强人意。不过在他心里,宋如锦说的都对,于是十分痛心疾首地谴责了自己:“都是我的错……害得妹妹这么难受。”

    而后又让丫头们盛了清淡的青菜肉粥过来,道:“妹妹喝点粥,别饿着肚子。”

    宋如锦忍着恶心吃了两口……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