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分卷阅读118
    经。

    徐牧之不由问道:“妹妹抄这些东西做什么?”

    宋如锦迟疑着要不要告诉他,一旁的暗香就忍不住说道:“还不是老王妃支使的!看咱们姑娘好拿捏,就拿她当丫头一样使唤,先前让姑娘捶背捏腿的,现在又逼着姑娘抄经,姑娘抄得手酸,也一刻都不敢停,怕抄不完,连歇午都省了。”

    暗香连珠炮一样的说完,随后又气势汹汹地说:“别当我们姑娘好欺!逼急了我们都回忠勤侯府去,再也不回来了!”

    徐牧之知道,老王妃从不是吃斋念佛的人,也不信佛法,诵读佛经多半只是个幌子,有意磋磨宋如锦才是她的目的。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娶回家、捧在心尖尖上珍重爱护的人,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受了这样的委屈,徐牧之真的心疼。

    他问道:“这么久了……妹妹为什么不告诉我?”

    宋如锦心想,告诉你又能怎么样呀?反让你夹在中间为难。她低着头说:“若我同你说了……岂不是在挑拨你们祖孙二人?”

    徐牧之愣了愣,直直地望进宋如锦的眼睛,道:“你我夫妻,今生都要携手而行,妹妹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不必瞒着我,不必这般瞻前顾后、顾虑重重。”

    而后又放软了声音:“我定然是向着妹妹的。”

    他觉得老王妃确实做得过分了,但毕竟是长辈,他总不能说老王妃的错处,便把那本佛经拿走,道:“妹妹别抄了,祖母那儿我帮你解释。”

    宋如锦把佛经抢了回来,说:“总共五卷,我已誊抄了四卷……这会儿再说不抄,先前那么辛苦都白费了!”

    徐牧之笑着说:“那妹妹歇着吧,我帮妹妹抄。”

    宋如锦怔怔地说:“那怎么成……”

    徐牧之便对准她的菱唇亲了一下,道:“乖,听话。”

    作者有话要说:徐牧之:@老王妃,您根本不知道,在锦妹妹抄佛经的那段日子里,我错失了什么...(强颜欢笑)

    ☆、中秋佳节

    暗香还在旁边看着呢……宋如锦略有些羞恼,瞪了徐牧之一眼,红着脸走开了。

    徐牧之坐下,磨墨润笔,替她把佛经抄完了。

    次日,徐牧之同宋如锦一起去拜见老王妃。他把抄好的佛经递给老王妃,道:“锦妹妹誊抄得十分辛苦,我就帮她抄了一卷,也让我向祖母尽尽孝心。”

    老王妃瞟了一眼宋如锦,淡淡道:“倒学会告状了。”

    徐牧之就说:“锦妹妹可没同我提,若非我自个儿瞧见,我都不知道祖母把这种繁累的事交给她做。”他把“繁累”两个字咬得很重,又道,“想来祖母这儿的丫头都没读过书,祖母才想着劳烦锦妹妹抄经我特意寻了两个识字的丫头过来,祖母日后若想誊抄什么佛经诗文的,尽管让她们去做。”

    说着,将一直立在门口的两个丫头唤了进来。两个小姑娘的祖父中过秀才,家里开了间小小的私塾,二人自小一起旁听。可惜后来祖父病死,家道中落,一家子人饥馁无以为继,只好把一双姑娘卖给了人牙子所幸两人略识几个字,卖的价钱还不错。

    两个丫头落落大方地走进门,向老夫人见了礼。

    老王妃知道徐牧之今天过来就是为了护着宋如锦,便没再多说什么,慈祥地收下了两个丫头,道:“难为你一片孝心了。”

    徐牧之便说:“原是我该做的。”接着又吩咐屋里的丫鬟婆子们好好伺候老王妃,而后便拉着宋如锦走了。

    回屋的路上,木芙蓉开得正盛,绿油油的叶子粉艳艳的花,迎着西风轻轻地颤动。宋如锦停下赏了一会儿花,静默地仰着脸望着稀疏的花叶间穿过的日光,许久才道:“你今日这般行事……你祖母更要厌恶我了。”

    徐牧之就认认真真地同她解释:“祖母这么针对你,多半是因为十叔那件事……左右你也不可能讨她的欢心,与其放低姿态任她磋磨,倒不如硬气地抗议。”

    宋如锦便颇为懊恼:“本不想让你为难,到头来,还是教你替我费心了。”

    想到他们都是这样的在意彼此,这样的费心为对方考虑,徐牧之便忍不住扬起嘴角。他将她的手放进自己的掌心,握紧了,说:“便是替妹妹费一辈子的心,我也乐意。”

    隔日,徐牧之又请了南华寺的得道高僧过府,去给老王妃讲经。理由也找得冠冕堂皇,道是:“既然祖母近来在参悟佛法,想来单单看几本经书是不够的,我特意请来了这几位得道高僧,祖母参禅悟佛若有什么疑问,大可以问他们。”

    老王妃又不是真的喜欢读佛经悟佛法。那几个僧人成日在面前晃悠,同她说什么“人生八苦”,她听着就嫌烦。本想命那些僧人回他们的寺庙去,但想到当日她让宋如锦誊抄的正是厚厚一本佛经,此刻再说不爱听佛法未免打脸……也只好耐着性子听那些僧人论佛讲道。

    老王妃心里明白,徐牧之正在以这种堂堂正正而无可厚非的方式,委婉而坚决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靖西王妃见老王妃屋里总是在诵经,心下觉得奇怪,便传老王妃跟前服侍的丫头过去问了几句,那丫头便把个中原委说了。

    靖西王妃就同老王妃说:“新媳妇进门还不满半年呢,又不曾犯过什么错,您何必这么为难她?牧之又那样喜欢她,您总是苛待她,牧之只会更加心疼她,同您生分了。”

    靖西王妃也挺喜爱宋如锦这个儿媳妇的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便真心希望她过得舒坦称心。

    老王妃一想也是。暂且消停下来,没有再使唤宋如锦干这干那。

    因而接下来的日子,宋如锦过得还算惬意。每日游园赏花,读书品茗。得闲还同府里的姑娘们一起蹴秋千、踢毽子、下围棋、占花签。

    她从来都不端着架子,不论玩什么,若赢了,就给大家散东西,或是绢花,或是绣帕,要么就是吃食,输了也不恼。因而那些姑娘们都特别喜欢同她一起玩。

    到底入了秋,天气忽然就凉了下去,落叶纷纷,拂面的风都是凉爽而清冷的。椅子上坐榻上都添了一层绒垫子,箱子里的熏笼手炉也都取出来备用。

    展眼便到了中秋节。

    这天宋如锦去院子里折了几枝桂花,挑了个东青釉的高瓷瓶插着,搁在明间。一进门就能瞧见淡黄色的花枝,衬得整间屋子明丽而雅致。桂花清幽而馥郁,满室盈香。

    到了晚上,就是中秋节的家宴。用膳之前,中宫来了赏赐,有首饰有摆件,仅仅赏了宋如锦一人。宋如锦知道这是宋如慧有意替自己争脸,高高兴兴地谢了恩。

    三夫人膝下的宝姐儿见皇后赏了好大一个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