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分卷阅读80
    带着战场厮杀归来特有的冷冽,倒比当年更加沉稳坚忍了。

    梁宣道:“既是为国效忠,自然可以除却罪籍。”卫辙文采武功样样不差,梁宣当太子时,先帝便常常夸赞他。梁宣也曾慕名读过他的文章,心下很是欣赏,后来得知他举家获罪,还替他惋惜了一阵子。如今见他立功沙场平安归来,还是挺高兴的。

    于是又说:“你还要什么赏赐?不妨趁此时机提出来,朕都允了。”

    天子给了脸面,但赏赐也不能乱讨。若狮子大开口,想恢复国公府的爵位,天子不仅不会答应,还会重重罚他毕竟罚没定国公府是先帝亲自下的旨意,今上总不能违逆先帝的意思。但若只要金银珠宝,又未免落了下乘。

    众人都好整以暇地等着卫辙的答复。

    卫辙上前几步,跪下说道:“臣确有一个不情之请……臣,卫辙,愿求娶昌平长公主,请陛下赐婚!”

    于是众人的视线就从卫辙转到了昌平公主身上。

    昌平公主只觉得耳边轰隆隆的一片,已经什么都听不清了。脑海深处倒有一道声音不期然地响起:“此番栉风沐雨奔赴边关,也不知今生还有没有机缘回来。若有朝一日得以建功立业……”

    他没有说下去。毕竟他要去戍守边关,若能建功立业,定是有敌军来犯。

    他是光风霁月般的君子,终究还是希望盛世太平,百姓不用遭逢战乱之苦。终生荣辱,倒不是那么要紧。

    他便转了话头,接着说道:“愿公主早日得逢良人。”

    那会儿昌平公主刚去准驸马府上闹了一场,他说这话便也适宜,不至于让人多想。

    但昌平公主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斩金截铁地说了一句:“我等你。”

    那时候她堪堪及笄之年,这句话却说得极为郑重,像一个牢不可破的誓约。

    当时的卫辙当真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再回盛京了,唯恐误了昌平公主的终生,便轻笑着说道:“那公主至多等我三年三年之后,便是公主不曾另嫁,卫某也是要另娶的。”

    五载光阴匆匆而逝。卫辙随着凯旋的大军回到盛京。繁华帝都的碧天一如既往的澄澈清明,桃李之年的昌平公主也仍旧未嫁。

    她真的等他了。

    昌平公主一直不肯嫁出去,梁宣也头疼很久了,现在见卫辙愿意娶她,立马笑眯眯地允了,然后才后知后觉地问了句:“昌平,你看呢?”

    昌平公主站起来,目光落在卫辙身上,经年的光阴在二人之间流淌。她忽然觉得上天待她不薄,她都打算随便找个人嫁了,却又与他重逢。

    于是嫣然一笑,道:“但凭陛下做主。”

    ☆、未来可期

    昌平公主的终生大事就这么定下了。

    在座的命妇们还是挺羡慕昌平公主的。毕竟从边关归来的卫辙仍旧是个少年英豪,没有半点“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悲凉沧桑。

    宫宴结束的时候,天色已晚,空中又飘起了小雪,白丝绒一般覆在檐角窗棂上。宋如锦撑了把竹骨绸伞,正打算回府,徐牧之大步走过来,道:“妹妹,年节就要到了……等上元节那天,我带你去护城河边看烟火,好不好?”

    他没有撑伞,漫天的飞雪便沾在了他的身上,缓慢无声地融成水滴。宋如锦站近了一些,举着伞越过他的头顶,替他遮住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她道:“我还在孝中,出门游乐多有不妥。”瞧见徐牧之骤然黯淡下来的眼眸,便又解释道:“我这一年确实很少出门,先前华平姐姐大婚,我也没有去吃席……至多也就趁着入宫上宗学,来几趟宫宴而已。”

    徐牧之凝望着她,一双眼睛温柔漆黑,说:“没关系,将来……总是有机会的。”

    这个“将来”,便是宋如锦过了孝期,凤冠霞帔嫁给他之后的事。徐牧之忽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他们俩还有那么久才能美好圆满地生活在一起。但他又想,在他日复一日等待婚期的时候,宋如锦也在深闺静静地待嫁……这样彼此等待的时光便蓦地缱绻起来,竟也不觉得漫长了。

    这时一个宫侍小跑到二人面前,递过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狐狸毛厚披风,道:“今儿落了雪,皇后娘娘担心姑娘冻着,特意赏了这件披风,姑娘路上披着也能暖和些。”

    宋如锦双手接过来,宫侍又拖长了声音道:“陛下口谕”

    天子口谕是要跪听的。徐牧之立马解下外罩的大氅,眼疾手快地放到宋如锦的面前,地上厚厚的积雪便被大氅盖住了。

    两人一起跪在大氅上,听宫侍接着道:“陛下口谕,寒冬腊月,雪天地滑,宋二姑娘这几日就不用入宫上宗学了,等开了春再来也不迟。”

    宋如锦不禁喜上眉梢她一向不爱读书进学,平日总想寻个由头向宗学告假,这下好了,圣上金口玉言免了她每日来回奔波。

    于是欢欢喜喜地行礼谢恩。

    系统说:“如果你不去宗学,你就见不到皇后了。”

    宋如锦这才反应过来。她之所以能隔三差五见一面慧姐姐,都是因为她在宫里读书啊!倘若不上宗学,便要像刘氏一样,逢上大节庆才能进宫一趟。

    当下又有些失落。

    徐牧之把宋如锦送到忠勤侯府,才回了自己家。

    老王妃把他叫过去,一边喝参茶一边问他:“在宴席上见到宋二姑娘了?”

    徐牧之不自觉地笑了一下,点了点头:“锦妹妹变得更好看了。”他想让老王妃对宋如锦多一些好印象,便把各种各样褒义的辞藻往宋如锦身上堆砌,“妹妹很是知书达礼,大方得体,又善良贤柔……”

    老王妃却不喜欢徐牧之这种“千好万好妹妹最好”的模样。但她也答应了不逼他退亲另娶,便没有多说,只道:“这还没有嫁过来呢,就像珍宝一样放在心头了。”

    徐牧之心里觉得,珍宝都是死物,不论如何都不能与宋如锦相比,但他不想同祖母争执这些,就笑了笑没再说话。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很快又是一年新岁。

    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早,才刚刚过了年节,池塘边的柳树便挨个儿抽出了新芽,嫩草破土而出,遥看青青近却无。猎猎北风也忽然转了方向,变成了柔柔东风。

    二夫人也终于收到了晋国公夫人递来的消息殷景行志在山水之间,暂时无意娶亲。

    这其中还有一段缘故,晋国公夫人没好意思同二夫人细说殷景行问她:“宋三姑娘与长公主孰美?”

    他虽然没有明说是哪一位长公主,但晋国公夫人却下意识地明白他说的是昌平长公主。便道:“自然不及昌平公主明艳丽,但也是十分温柔可亲的长相。”

    殷景行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