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分卷阅读73
    元娘不禁一怔。这还是贺兰明头一次这么迅速地答话,不似先前那般反应迟钝了。

    王太医细细地切了脉,“咦”了一声:“小郎君的病症似乎好了。”

    元娘顿时喜出望外:“果真?”

    “他这痴症,病得离奇,好得也离奇。”王太医抚着灰白的胡须,医者面对疑难杂症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和蔼问道:“不知小郎君昏迷前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先前见了锦表姐。”贺兰明答道。他的目光划过母亲、妹妹、刘氏,还有一屋子的丫头婆子,微微有些失望。

    她不在。

    贺兰明终究是内敛而不外露的性子,只说自己当时正和宋如锦说着话,然后心口忽地一痛,紧接着人就昏过去了,再醒来,便觉得自己神思清明,远胜以往。具体缘由,半句不提。

    这世上许多事都不能用常理解释,许多病也不能用世俗药石医治。王太医也只好把这个病例归为“奇闻”一类。

    元娘见贺兰明应答与常人无异,欢喜地不知说什么好,翻来覆去地说着一句话:“可算是好了……”然后眼眶便是一湿,又落下泪来。

    王太医走之前,刘氏做主,给他包了一个大红封,道:“想来明哥儿也不是忽然就好了的,还是托赖您这几个月帮他悉心调养。他那痴症,逢了机缘,又有了这素日的调理,才好了过来。”

    王太医半推半就地把红封收了。

    元娘喜不自胜:“这回来盛京治病真是来对了!正好再有两个月便是秋闱,明哥儿还能去试一试!大嫂你不知道,他书读得一向不错,只是带着痴病,一直没去应考。”

    刘氏跟着笑道:“我看你是乐糊涂了。他外祖母刚走,他如今还在孝中,哪能赶考去呢?”

    元娘这才反应过来,也不觉得可惜,仍旧笑着说:“那就等三年后再去秋试,也是一样的。”

    她们两人就坐在明间聊着,贺兰明半躺在里间的床榻上,也能听见一些只言片语。

    他心里隐约明白自己的痴症为什么突然好了。

    幼时那个游方的道士,不仅截住了他的梦境,还说他的痴病永远都不能好,若要治好,便要用旁的东西来换,或是寿数,或是姻缘。

    当时他就在想,倘若姻缘联结的是梦中那个少女,那千万千万不要用这份姻缘来换,他愿意减寿,也愿意带着痴症过一辈子。

    但他的姻缘终究还是被换走了。

    早知如此……早知如此,他就不来盛京了。如果见到之后,注定要像风一样从掌心溜走,那他宁愿从来没有见过。

    转眼夏天就过去了。

    西风一吹,金桂飘香,红枫染火,中秋节也快要到了。

    中秋节前夜,元娘在厨房忙活了一晚上,做了几十个苏式月饼。宋如锦眼巴巴地坐在厨房门口等着,月饼刚出锅炉,就凑上前把元娘夸了一通,“大姑母手艺真好!我老远就闻到月饼香味儿了!原来明表弟和恬表妹都这般有口福!”

    元娘的手上还沾着面粉,闻言便刮了刮宋如锦的鼻子,道:“行了,别拼命夸了,想吃就拿几个去吃吧。”

    面粉粉末沾在了宋如锦的鼻子上,她也不在意。道了谢,拿起月饼咬了一口。

    苏式月饼和她往年吃的月饼不一样,外皮酥酥软软的,一咬就碎了。江南人口味偏甜,所以内里的豆沙馅儿也是甜滋滋的,却也细腻,才入嘴便化了。

    月饼做得小巧,宋如锦又素来爱吃甜食,两三口便把一整个月饼吃完了。

    元娘给她倒了碗水,“吃这么急做什么,又没人跟你抢。”

    宋如锦喝了几口水,又伸手去拿月饼,却被元娘拦下。元娘道:“现在时辰晚了,可不能再吃了,要不然积在胃里头,撑着睡不着,反而难受。”

    宋如锦便道:“那我替皇后娘娘拿几个,明天进宫带给她尝尝。娘娘也不曾吃过苏州府的月饼。”

    元娘点头道好。

    第二天便是中秋节。宋如锦下学之后,径直往凤仪宫走。她隔三差五便要来一趟,凤仪宫前的宫侍们已经习以为常,都不再特意问皇后的意思,就放她进门了。

    于是宋如锦一路走到了正殿门前。殿门是开着的,但门口没有宫婢守着,一走近,就能听见纫秋的声音:“娘娘别伤心了,凤体要紧……”

    紧接着宋如慧就道:“别说了……锦妹妹这会儿也该过来了,别让她听去了。”

    宋如锦不禁顿了顿脚步。

    殿内再没有什么声响。宋如锦踌躇了一会儿,还是装作没事人一样迈进了门。

    ☆、君恩凉薄

    宋如慧看上去没什么精神,倦倦地挨着美人榻躺着。如今暑热尽褪,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宋如锦还穿着单衣纱裙,宋如慧的腿上却盖着厚厚的绒毯,怀里抱着鎏金镂空手炉。

    见宋如锦进来了,她便把手炉放到一旁的矮几上,坐起身子,吩咐纫秋:“沏杯桂花茶来给妹妹尝尝。”

    纫秋领命去了。

    宋如锦搬了张绣墩,挨着宋如慧坐下,犹豫了半晌,还是忍不住道:“总觉得娘娘憔悴了不少……”

    宋如慧笑道:“临近中秋,晚上贪凉赏月,便睡得迟了些。”

    她也不过比宋如锦年长三岁,正当桃杏般绚烂的好年华,又生得美貌,唇畔带笑的时候,整个人都跟着一柔。

    便也看不出多少黯然神伤的情态了。

    宋如锦信了她的话,从怀里摸出帕子裹好的月饼,递了过去:“这是大姑母做的苏式月饼,娘娘尝尝。”

    宋如慧就着她的手尝了一口,忽然背过身去,拿绣帕捂着嘴,止不住地干呕起来。

    宋如锦连忙站起来,关切问道:“娘娘怎么了?”

    “没事儿。”宋如慧缓过劲来,仍旧柔柔地一笑,“豆沙馅儿太甜了,吃着有些腻。”

    宋如锦恍然想到了什么,追问道:“娘娘是不是有孕了?上回大嫂嫂怀了身子,也是这般要吐不吐的。”

    宋如慧也不瞒她,亲昵地揉了揉她的脸蛋,笑道:“就你懂得多……确实又有了。”

    宋如锦的眼光就绕着宋如慧的肚子打转,喜滋滋道:“这回要生一个小公主!娘娘便能儿女双全了。”

    “我也想要个女儿。”宋如慧缓缓道,“等君阳长大了,就能陪妹妹一起读书,两个孩子一块儿吃饭睡觉,就像你我小时候一样。”

    宋如锦又问:“那陛下呢?陛下应该更想要小皇子吧?”

    “他……”宋如慧眼睫一垂,没有继续说下去。长长的睫毛投下的阴影遮住了眼中的怅意。

    梁宣不想要这个孩子。

    寻常人家尚且盼着多子多福,何况深宫禁庭?梁宣分明也是想要孩子的……只是不想要她的孩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