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分卷阅读6
    你嫁出去啊……”

    正说着,周嬷嬷进来了,手上拿着一张大红洒金的请柬,“夫人,刚刚门房来报,过几天靖西王府二公子的百日宴,王妃给您递了帖子。”

    靖西王妃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就是世子徐牧之,次子便是这个要过百日的了。唯一的女儿才十一岁,得圣上喜爱,特封为华平县主。

    刘氏不免羡慕:“她倒是个多子多福的。”

    周嬷嬷知她心里所想,连忙宽慰道:“儿子多也有儿子多的不好,将来找媳妇有的烦神呢。对了,王妃还特地叮嘱了,叫您带闺女一道去热闹热闹呢。”

    刘氏心中猛地一个激灵。

    这靖西王妃不会是想相看她的慧姐儿吧?

    不行。慧姐儿聪明懂事,历来是最讨长辈喜欢的,若把她带去,一准儿被靖西王妃相中。

    不能把慧姐儿带去……刘氏思来想去,目光落在了怀里的宋如锦身上。

    王妃让她带女儿一起去,又没说带哪个女儿。锦姐儿还没到说亲的年纪,想来王妃怎么也不会打她的主意……

    于是几日之后,宋如锦穿戴得整整齐齐,和刘氏一起踏上了前往靖西王府的马车。

    靖西王以武起家,府前守门的都是身姿挺拔的将士,府中也没有多余的装饰,一眼望去,便觉得大气疏朗。

    因着天气寒冷,便单独辟了一个花厅出来摆酒席。屋子里暖暖地烧了地龙,绘着水墨山河的屏风一字排开,有人认出这是当朝第一画师张秀景的画作。此外墙角还摆着姚黄魏紫、西府海棠虽说京中不少人家都有专门的花房,冬日赏春花并不少见,但这般名贵的品种也属难得了。

    宾客们纷纷感叹:靖西王府虽是武将世家,倒也富贵豪奢得很。

    刘氏母女到得早,离开席还有好一会儿。正好华平县主闲得无聊,就拉着宋如锦到隔壁暖阁下围棋。

    宋如锦憨憨地笑:“其实我不是很会下棋……”每次和大姐姐玩,不出一盏茶就会输。

    系统斗志昂扬:“没关系,我教你啊。”

    不料华平县主也堪称国手,黑白双方厮杀起来,一时竟难舍难分。

    等到快开席了两人才停手。华平县主大呼畅快,一面吩咐婢女把棋局好好封存,一面夸赞宋如锦:“想不到妹妹年岁不大,棋艺却很精通。下次我请妹妹来家里做客弈棋,妹妹可不许推辞!”

    宋如锦颇为认真地解释:“我推不推辞不作数,关键还要母亲应允。”

    华平县主豪爽一笑。起身拉着宋如锦,“走,咱们吃席去。”

    一转身就看见暖阁门口立着一个人,华平县主愣了一下,扬声问道:“哥,你傻站在那儿干什么?”

    徐牧之身形一动,像偷窥被抓了现行一般,飞快地跑远了。

    系统幽幽地说:“原来这个人是靖西王世子啊。”

    “谁啊?”刚才那人跑得太快,宋如锦没看清脸,只看见了一片藏青色的衣角。

    系统呵呵笑了一声:“就是那个砸冰玩儿的二傻子。”

    宋如锦挨着刘氏坐下,悄悄地说:“华平县主邀我再来做客呢。”

    刘氏心想,华平县主将门虎女,个性直爽那是出了名的,既然肯开口邀请女儿,想来也不是一句客套话。锦姐儿也长大了,有个手帕交陪着聊聊天也不错。

    遂和颜道:“娘知道了。以后县主若是邀你来顽,你就和娘说一声,娘帮你准备马车。”

    “嗯!”宋如锦重重地点头。

    百日宴迎来送往,热闹了很久才散席。母女俩刚到家,义安侯夫人张氏就紧跟着过来了,一进门就握着刘氏的手,面上愧色重重,“昭娘,我对不住你。”

    刘氏不明所以:“大嫂这是做什么?”

    张氏瞥了眼一旁的宋如锦,刘氏会意道:“锦姐儿,你先回去歇着,早点睡。”

    张氏见宋如锦走远了,才慢慢地将当日靖西王妃点破鎏金手炉一事说起,慢慢说到今日的百日宴,“我今儿在席上看了那世子好几回,十次有八次他都在盯着你家锦姐儿看。”

    刘氏听得脸色都变了,“这事儿,你怎么现在才同我说……”

    她现在才回过神来。为什么靖西王妃让她带女儿赴宴,为什么华平县主盛邀锦姐儿做客……一群算计她闺女的骗子!

    “我本打算年后走亲戚的时候再来跟你细讲的,谁知道你会把锦姐儿带去?”张氏也觉得凑巧,“王妃本以为那个鎏金手炉是慧姐儿的,今日见世子这般举止,倒是能真相大白。”

    张氏尴尬地笑了两声,继续道:“其实我今天冷眼瞧着,那位世子也不似传闻那般顽劣不堪。模样也周正,唇红齿白的,是个俊俏的郎君。”

    刘氏已经冷静了许多,吩咐道:“去,把疏影叫来。”

    作者有话要说:徐牧之:感谢丈母娘刘氏、舅岳母张氏的神助攻。将来我娶锦锦,一定请大家喝喜酒!

    小天使们记得收藏一下这本书呀(〃\\〃)

    ☆、县主邀约

    疏影来了之后,刘氏沉默了半晌,不知从何问起。许久才旁敲侧击道:“疏影,那日锦姐儿从华芳林回来,可曾同你说了什么?”

    疏影努力回忆着那天晚上的情形,照实答道:“姑娘说华芳林很好玩,还道义安侯夫人赠了一枚玉佩。”

    她向一旁的张氏行礼致意。

    “还有呢?锦姐儿可曾提及什么……手炉?”

    “夫人问得正巧。那日我帮姑娘清点东西,刚好发现少了个手炉,便问姑娘。姑娘说雪天路寒,把那手炉赠给路边的乞儿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

    刘氏靠坐在铺着厚毯的椅子上,重重地揉了揉眉心。

    锦姐儿来回路上都跟着自己,哪里瞧见了什么乞儿?那手炉铁定是赠给靖西王的世子了!

    这下两边说辞对上了,她倒没有先前那么慌张了。

    “锦姐儿还小呢……”半晌,她悠悠地道了这么一句。

    张氏一直觑着她的脸色,见她神色如常,才跟着附和道:“可不是。再说锦姐儿也不记得世子这号人物,还当他是路边的乞儿,我下次遇见王妃倒要说道说道,甭以为她的世子是个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刘氏漫不经心地应了两声,忽又想起一事来,“我让你替慧姐儿打听的事儿,可有结果了?”

    “有倒是有,就不知你满不满意。”张氏细细道来,“是今年新科三鼎甲之一,姓吴,单名一个莱字。人品才学样貌件件都好,后院也干净,如今也算炙手可热的红人呢。就是家里穷了些,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到他父亲那一辈才考中了举人,当了个小官。”

    “家里穷不要紧,咱们也不是嫌贫爱富的人家。”其实刘氏心底并不希望宋如慧嫁进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