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爷我要把官做 > 分卷阅读57
    不屑让周中大怒,可不待他发作。

    那斋夫又摇头道:“我们书院皆是年轻学子,连不惑都少,更何况你知天命。”

    周中怒道:“带我去见你们山长,我倒要问问南明书院是不是不招年老之人?”

    斋夫见周中发怒,自以为好心没有得到好报,也恼道:“你忒不识好心人,书院里那有你这般老的学子。”边说边敞开门让周中一行进来,只是当旺旺要入内时,给拦住了,“狗可不能进来。”

    旺旺歪头上上下下打量他,似乎在想从那里下口,这一模样唬得他急急后退。

    周中道:“旺旺,听说南明山风景秀丽,你去瞧瞧。”

    旺旺鼻子皱了皱,才迈着四肢出了书院。

    斋夫让一条狗给吓住,丢了颜面,顿时恼羞成怒,原本往西的脚尖转了一下,沿着东边的路径一直向前。又走了一刻钟,到一处院落。周中被引入一处房舍,邵氏等人在外面等候。

    片刻,周中一脸怒气出来,领着周家人往外走去。那斋夫匆匆赶来,“秀才公别急着走啊,走错了可出不了书院。”

    周中脚一顿,待那斋走到前面方抬腿跟上。斋夫一路走一路道:“瞧瞧,我早说过了吧,不信我?这会还不是照样要回去,白费功夫……”斋夫满脸的兴灾乐祸。

    周中却是不言不语,一路急走。礼哥儿和信哥儿两人对视一眼,信哥儿大声嚷嚷:“哥,你听到嗡嗡的声音没有?像有只大苍蝇在那里嗡嗡地叫个不停。”

    “奇怪了?这个地方怎么会有苍蝇呢?”礼哥儿愁着脸不解地道,挠了挠脸,忽地道:“难道这里是茅坑,要不那里来的苍蝇。”

    “嘻嘻,原来这里是茅坑。”信哥儿蹬蹬地跑到前面,对着斋夫道:“你们这里是茅坑吗?”

    前面领路的斋夫嘴上说的正高兴,忽地让信哥儿打断话,正不高兴,未曾听清他的话,就哼道:“忒无礼。”

    信哥儿在鼻尖挥了挥小手,小眉头皱着:“你放屁了,好臭!”

    斋夫一张脸顿时涨的通红,正待要找话岔开,忽地想起他没有放屁,立时明白过来,大怒道:“老子没放屁,你个臭小子放的屁栽赃我。”

    “我小孩子放屁向来不臭,不是你是谁?”信哥儿一本正经胡说,

    “你……”

    周中岔开话道:“我刚才也见着一只苍蝇,你们这些杂役需得勤快些,多打扫打扫,别引得苍蝇乱飞。”

    说完,已到了书院门口,周中领着一大家子扬长而去。

    斋夫莫名受了一番指责,楞了半晌仔细回想一会,刚才隐约有听到两个臭小子在后面说苍蝇和茅坑,再结合周中的话。他那里还不明白,气得跳脚大骂,那想旺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冲他呲牙。他忽地一声跑进去,地一声关上门。

    “汪汪汪。”胆小鬼!

    旺旺冲门口叫了几声,调头四肢飞似的朝周中他们追去。

    损了斋夫一顿,周中心中顿是痛快许多,不过仍是板着脸教训两个孙子,“以后不许说那些无礼的话。”

    明明爷爷听了那些话也是高兴的,却还训他俩,礼哥儿和信哥儿心里不服,面上只做了个垂头恭听的模样。

    周中那里不知两人心中不服,在乡下地界倒不妨,但在州府,他要去的是官学,这些话以后还是不要说好。又想着要多给两个孙子教教礼仪,最好骂人不带脏字。

    一路行到山脚,早过了午时,大家又累又饿。遂找了附近的农家歇息一晚,要过热水擦洗一遍,换上干爽的衣服,周中长长地出了口气,又让大家一一地擦洗一遍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得了风寒。再请农家烧了饭菜,一家子填饱肚子略做休息就上床歇息了。

    邵氏见周中脸上没了怒气,方道:“他爹,俗话说的好人离乡贱,要不我们家去吧?”

    周中摇头,“此次出来,不仅是为了读书考功名,我也想借此改改老二的性子,也让几个小的长长见识,见见人情世故。”

    邵氏道:“老二给上次的事吓破了胆,如今胆儿也就比老鼠大那么一点,那里还敢生事。”

    周中长叹一声,这些日子,老二虽恢复了以往的灵活,可还是胆太小,有点风吹草动,立马缩了脖子。之前老二胆儿又太大,如今又太小了。

    “过犹不及。”周中摇头道。

    至于去处,自然是黔州府的官学,既在城中,又不要束,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地方。

    周中在农家歇了一晚,次日又领着一大家子去了州府官学。州府官学设在城东,门面阔大又气派,不是南明书院可比。周中的脸上不由露出笑意。

    有斋夫领了周中一家子进了官学,绕过影壁,白墙青瓦,周中满意地点点头。可越往里走,白墙不再,青瓦成了片瓦,残垣断壁比比皆是,周中的脸越来越黑,这那有丁点官学的样子。

    周中运气再运气,实在忍不住,问道:“这不是州府官学吗?怎么会这样?”

    斋夫叹道:“秀才公,你也知道我们黔州不富裕,文风又不盛,三年出不了一个进士,上面每年给的银子堪堪维持日常生活,那有余钱修葺,这官学就一年年地破败下去。每年也只是修修外面,不至于丢了脸面。”

    周中讶意,“我记得近十来年我们黔州府都有人考中进士。”

    斋夫目露羡艳,道:“那是南明书院的学子。”

    接着他又叹道:“官学的学子几十年没有出个进士了。要不是秋闱还能中一二个举人,这官学早开不下去了。”

    “那学政大人也不管管?”周中道。

    可见又是一个读书读呆了的人,斋夫道:“凡是到我们这个地界的官那个不是一心想着离开此地,那有心管理下面。学政大人为了出政绩,也多是往南明书院跑,官学一年也来不了一回。”

    听了斋夫的解释,周中顿时心生不妙之感,急忙问道:“可有教授,训导授课?”

    “教授,训导倒有,一教授,三训导。不过如今官学里才三十个学子,那用得上这么多的教授和训导。今儿你来,明儿他来,大家轮流转。”斋夫再叹道。

    周中连连道:“有人上课就好,就好。”周中心中松了口气,就怕没有人教导那他就白来了。

    官学人少,有人少的好处,斋夫瞧周中一大家子人,直接把他们带到一个大院子里让他们住下。这院子原是十来个学子住的,如今让周家一家子得了。

    周中带着周举一起把院子检查了一遍,墙上白灰斑落,露出东一块西一块的本来面目。十间房舍只有两间好的,其余的顶上的瓦皆有破碎。屋内家具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连张完整的床都拼不起来。

    周中胸中憋闷,盘算着明日请人来翻瓦刷墙做家具。

    这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