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灵素入凡记 > 分卷阅读534
    儿吧。自然也叫书塾书院们的先生和东家们大大松了口气。

    这样学堂什么人会去?!一看就晓得是为了点政绩胡乱弄出来哄人的,这知县大人听说是京城高门里出来的,果然是朝中有人胆子大,怎么糊弄都行!不少人心里对这学堂很不以为然了。

    结果没两天,衙门又贴出告示来了,这回公告的是学堂里用到的课本。一细看,好,都是务农、饲养、衣食加工、工匠技艺、机关消息乃至国朝物产分布这些没要紧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点学考、县考的东西都没有!倒是要考典试的人大概能听两句,可话说回来了,人家都要考典试了,还跟你学认字?!

    可是,不是说认字么,怎么又学这些了,到底是认字还是学东西?一细问,原来是摘选这些书上的段落来教人识字的,又认了字,又学了东西,两不耽误。

    往后这课业也按着内容分成了百十节,这课的内容是固定的,按着顺序教。一回讲完了,从头再开始。你要这回中间有事儿听漏了几节,下回可以再补上。何况早晚课的进度不同,也可以早晚错着听。每日授课的题目也会提前一天用布告贴出来,便于要听的人看了自作打算。

    这稀奇的做法,叫县里当真好生议论了几日。

    灵素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叫岭儿同湖儿也去的,这下也只好歇了心。一个是这课不是早上就是晚上的,送了去了,她也不得什么空;再一个要说学认字的话,自家这俩已经不用学了。且管一顿中饭,都是官家出的银钱,自己也不好意思撒岭儿出去不是?……

    同方伯丰说起来,方伯丰笑道:“咱们就不去了,大人这个安排,就不是为了岭儿湖儿这样的孩子们设的,你只看学堂选的地方,心里就有数了。”

    这学堂的选址也稀奇,不在县衙里,也不是官有的地方,却是问人租的一处宅子。说起来也巧,这处宅子正好是七娘早年间买的。之前都是租给行商们长期落脚用,比住客栈方便,反正多半都直接从脚店里介绍出来的客人,都便当。

    这回衙门里要选官学堂用的屋子,选来选去选在了她们那一片,那附近许多住家,不是说挪动就能挪动的。七娘在那边有连着的几处大小宅子,特叫黄源朗去县衙问明白了他们那边的各样打算,最后就拿了两处出来叫衙门选。衙门选中了这处,她等这一波的客人一走,就不往外租了,直接按着学堂要用的样儿重新修缮了一回,就交给了衙门。

    这中间什么租钱使费都没提一个字,等后来县学的和官牙的一块儿上门来说这事儿时,七娘还笑道:“官府这是要给百姓造福,我们没什么别的可帮忙的,一处宅子,放着也是放着,能用上最好,又说什么使费!”

    县学的主管听了有些动容,还是官牙的人道:“贵府上是不在乎这点银钱,不过衙门里官帐上做什么花什么都得有进有出的,且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咱们没准就要一直办下去呢。您不在意,那我们就按着这一带的官价给您算,您看成不成?”

    这官牙的人同七娘都熟识得很了,最后就按着他们的主意,算了租钱,一年一给。

    这回方伯丰一说,灵素想起这事儿来,又想起这宅子就在南城临城门那一块,自然也明白方伯丰的意思了。这再回头去看课业的设计,就都说得通了。

    方伯丰又笑道:“湖儿岭儿不用去,只我却得去的。”

    灵素看着方伯丰,方伯丰才细说起来。原来这学堂各样使费着实不小。场地租钱就不说了,先说书本,虽不会给每个人发书本带家去,只是每一堂课在堂的人都人手一本,下课了再交回去,光这就不少钱了。书向来都不便宜,这个灵素当年就深有体会。且中间估计难免有损毁的,还得备些替换。

    更别说每天一顿午饭和晚上的灯油钱,这都是日日相续没得停的。

    知县大人同县学的主官们商议时,还说起笔墨用纸之事。想着要是能支付得起,这个也得是官配的才好,要叫他们自己准备去,只怕也难。

    这不能省的地方实在太多,那就得往能省的地方省去了。于是衙门里的这些人就都叫知县大人算计上了。

    头一个就是这先生的事儿,一个是不好请,这不是正经学堂,正经先生还不爱来。再一个是早晚都有课,且没有学休一说,这一两个先生都不够。毕竟保不齐谁家里有点这事儿那事儿的,课又不能停。是以真要请,起码也得四五个,两两轮换着,一个备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使费了。

    知县大人琢磨了,我们这里又不要你讲解经典,反倒是实务上的东西多,且要紧也不在这些散碎东西上,这些原只是个由头、钩子,底子是要教人识字。字认得了,晓得世上有这些书了,自己需要看什么自己找去。这官学堂就算功德圆满了。说白了这先生只要是识字能讲课的就成了,不消请那些讲书解经的老先生。

    这么说来的话,衙门里不都是识字的么?!且一个个口舌灵便,暗损上司时不都妙语迭出的么!

    这人选有了,那课的样儿就跟着改了。先把每堂课要讲的东西、用的书籍段落都先定下来,之后甭管谁去讲,提前一天看看,至少能讲个八九不离十。这就有个保底的了。至于到时候农务司的赶上讲农事,坊业司的赶上说买卖,超常发挥,那就另说了。

    于是衙门里这群人,这阵子是一行忙着自己手里的公务,一行又要担心会不会闹旱灾,余下的精神还得管着这官学堂的课本设计。

    衙门的大小主管们:课本?

    知县大人:是啊!到时候就是你们去讲,讲什么,怎么讲,你们得自己心里先想明白!反正目的就是教人学会认字读书,还有算术。材料从农书、匠作等书上摘,到底怎么编排合适,你们赶紧拿主意来。

    于是县学的牵头主管这事儿,其余各司都在里头分了一块。前后忙了半个多月,才算大概定了下来。

    可这课本还得给在堂学生们预备呢,这难道要去刻印?这又不少钱了。

    知县大人手一挥:“刻什么呀,抄!”

    这回该状元坊的倒霉了,在读的廪生们自然一个都逃不过。廪生们抄出来一些了,又发去镇上的县学里,叫里头读书的也跟着抄,每人至少抄两本。

    就这样,知县大人“不费吹灰之力”地得了几百本课本,足够用了。便是如此,他还心疼那些纸张钱呢!

    方伯丰笑道:“到时候我也得去讲课。说起来还真有点心慌,当了一辈子学生,可没教过学生啊。”

    灵素乐道:“湖儿认的字不是你教的?你照着那样来就成了,我看湖儿学得挺好。”

    方伯丰大笑道:“要那么教,就没几个人能听明白了。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