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王爷,王妃要逃跑 > 分卷阅读42
    管家,带着哭腔喊道:“宫来来人传殿下速速进宫。太后....太后....”

    赵光义冲过来猛力拉开门,吼道:“太后怎么了?”

    “太后不好啦!”管家跪在地上哭着说道。

    “滚!”赵光义大吼一声,一脚把管家踢翻。

    踉踉跄跄的冲了出去。

    一身酒气的冲到滋德殿

    殿外跪满了人,所有的重臣和宫人都跪着静静的候着。

    殿内也跪满了御医。

    赵匡胤和赵霆愁容满面的站在床边。

    而床上的杜太后已经气若游丝,太医令跪在床边吓得浑身颤抖,还是不得不摇了摇头。

    赵光义冲上前气吼吼的叫道:“不是服了仙丹吗?怎么又加重了?”

    赵匡胤看他还有心思喝酒,皱起了眉头,本要斥责几句,可此时也顾不上管他了,没有搭话。

    赵霆将他扯到一旁,以免他的酒气冲撞病体。

    “碧蝉丹虽好但也只能暂时缓和病情,并不能根治。之前怕是回光返照。”

    赵光义正好说话。

    突然病榻上的杜太后手虚弱的抬起来,闭着眼到处摸索。

    赵匡胤急忙握住她的手,轻声问:“儿臣们都在!”

    “兄……弟……同……心……”杜太后勉强说出几个微弱的字来。

    赵光义酒劲上涌,扑上前哭喊道:“母后……母后……你不能丢下儿臣……”呜呜的哭了起来。

    哭的像个孩子一般。

    杜太后虚弱的微睁开眼看着他,还想再说什么,可怎么使劲也发不出声音来,头一歪咽了气。

    兄弟三人顿时痛苦出声。

    殿内外跪着的文武百官和所有的宫人也都大哭出声,顿时皇宫中一片哀嚎之声。

    杜太后薨世,享年六十岁,谥号为昭宪太后,葬于安陵。

    举国哀悼。

    国丧足足办了月余才重新开朝议政。

    皇上宣召两位王爷和几位重臣到御书房议事。

    赵匡胤坐在正中书案后,说道:“如今宋境内已无后顾之忧,但是周围还有这么多国家虎视眈眈,如果不清除,终究是寝食不安。朕决定继续征战,统一中原,匡扶天下。诸位意下如何?”

    “臣弟赞成。那就先打北汉吧!臣弟愿领兵出征。”赵光义第一个站起来说道。

    这段日子心中憋闷,早就想找个让自己发泄的方式。

    ------------

    第三十八章先南后北

    赵霆也站起来说道:“臣弟也赞成继续征伐一统天下。如今除了大宋,北有汉,南有武平、南平、蜀国、南唐这些国家。这其中北汉是最难啃的骨头。臣弟觉得应该先易后难,首先消灭统一南方,再图北汉。”

    “正因为难打才要先打。南方这些小国本就不足为惧,打了北汉,还怕不能统一南方?”赵光义叫道。

    赵匡胤沉吟道:“北汉地域宽广,生性彪悍,作战勇猛。中原动荡了这么几十年,北汉是最顽固又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历来都跟辽国结盟,相互支持。打北汉确实是最艰难的事情。”

    “所以才要先难后易。如果先打南方,北汉在背后虎视眈眈,万一乘势夹击,那就腹背受敌。”赵光义道。

    赵霆反对道:“先打北汉百害而无一利。北汉国大兵多,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打下来。我军远征,万一战事旷日持久,兵力和国力将被拖住。到那时,南方各国照样会趁虚而入,更加危险重重。”

    “四弟,你这样说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还没打呢,你怎么就知道一时半会打不下来?”赵光义眼一瞪嘲讽道。

    “打北汉地势不熟,粮草、物资的供应都比攻打南方要增加数倍,耗损国力。更别说随时还要防范辽国。如不能在夏天一举攻下,到了冬天只有撤军。这样一折腾短期内没有能力再攻打,而南方各国也因为两虎相争,坐收渔利,逐渐壮大。所以才说,必须先易后难。”赵霆解释道。

    赵匡胤问道:“如果先打南方,那若北汉来犯,也是前后受敌,那当如何?”

    “先派熟悉北方的将领,重兵镇守北方各要塞,防止北汉来犯。令一方面,可借新皇登基之名,派使臣带重礼前往北汉、辽国示好。至少可以维持北方暂时的安定。”

    一旁的赵普急忙说道:“魏王殿下这个计策好。微臣也赞同先易后难。只要咱们稳住北方,那么对于南方各国,可以观察刺探,寻找机会,伺机而动,逐个歼灭。”

    赵匡胤微笑着点头,“四弟和赵爱卿的建议很好。”

    赵光义冷眼看着赵普,心中骂道:“这个滑头,如今倒是处处捧着四弟。”

    嘴里说道:“臣弟坚持主张先攻北汉!”

    其他臣子也陆续发表了看法,大多也是支持魏王。

    商议了一阵,最后赵匡胤说道:“就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诸位可还有意见?”

    赵光义心中气愤,觉得皇兄明显是偏袒赵霆。

    这些大臣也都是口口声声赞同魏王,认为魏王说的对。

    他气呼呼的暗自生气,不再出声反对。

    看众人没异议。

    赵匡胤说道:“武平的国主病死,十一岁的太子周保权继位。武平衡州刺史张文表不服幼帝,乘机兵变。周保权为了讨伐张文表,数日前派了人来,求朕派兵去援助。众爱卿以为如何?”

    “要出兵援助武平必先借道南平。南平一向势力最弱,必不敢拒绝。既然要先统一南方,那便从南平和武平开始。臣弟有一计,借道进入南平,趁其不备,一举灭之。”赵霆建议道。

    赵普心领神会,微笑着接口道:“灭了南平,宋军再长驱直入。武平此时内忧外患,也就可以一并攻克!”

    赵匡胤大笑道:“你二人配合倒也默契。此计甚好!”

    赵光义心想既然在皇兄心中自己已然不如赵霆,那必定要多立战功,才能让皇兄刮目相看。这统一中原的首功必须是自己的。

    于是主动请缨,上前说道:“此次征讨南平、武平,臣弟愿意带兵前往。”

    赵匡胤想了想,“好,那就派晋王带领十万兵马,先灭南平,后取武平。待这两地收复之后便是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