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公主诱夫手册 > 分卷阅读44
    下官先别给圣上添烦忧……”

    “你放屁!”

    萧寐竟是完全克制不住了,这还是婉头一回听他骂人。她不禁也心下一惊,打了个激灵。

    萧寐合上扇子狠狠的指点着张为民的脑袋,怒吼着一句句质问道:“有办法有办法!那死了那么多人你们的办法倒是拿出来啊!”

    “还有,为何囤粮不足?往年风调雨顺时的粮食都被老鼠吃光了吗!还是说你张为民就是最大的老鼠?”

    ……

    张知府被质问的一句也回不上来,只皱着眉、缩着脖子瘫坐在地上。酝酿了半天,可嘴刚张开复又闭上了,看来自己也知再狡辩下去无甚意义了……

    最后,他只得认栽了,磕头求饶道:“求歧王殿下赎罪……下官知罪了!”

    “你一句知罪就完了?”萧寐仍旧怒道:“你可知因为你的处理不当,造成了多惨痛的后果!你死一万次也赎不了罪了!”

    “歧王殿下,下官……下官也实属无奈……这都是……这都是水衡都尉常大人的主意……”张为民怕得罪工部,本想着自己担下来,但这死一万次的罪他哪担得起!既然招了,就干脆全招了吧!

    “殿下,自打工部派常大人来容阳城治理黄河水患,他常宏义完全就把这儿当个肥差啊!赋税所得中饱私囊不说,还连官粮也倒手换成了真金白银,全进了他们工部的口袋……他常宏义自己治水不利酿成大祸,却拿着他是工部尚书亲侄子的身份压着下官……只说……只说事情一过,就给下官布政使的职位坐!”

    ……

    嗯,萧寐对他这个狗咬狗的答案极为满意。

    工部一直贪功好利,出岔子也不是头一回了。但却能回回都有替罪羔羊,自己片叶不沾身!有张为民的指证,不愁工部再包庇常宏义了!

    私扣赋税、倒卖官粮、私相授受朝廷官位……哪一样都够他喝一壶的!

    原本萧寐以为至少要严刑拷打一番才能让他招,却想不到是这么个怂货。随便一吼就全说了……

    萧寐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笑意,俯下身子冲张为民问道:“那你可愿意跟本王回京,去指证工部?”

    张为民顿时打了个寒颤……进京?

    萧寐的脸色立马又冷了下来,“你不愿意?你不愿意本王只好将你就地处决了!”

    “下官愿意!下官愿意……”张为民终是彻底吓破了胆。

    萧寐终是满意的笑了。

    张为民咬出常宏义,常宏义又是工部尚书的亲侄子,工部尚书又是二皇子那边儿的人。

    只要把工部这个眼中钉拔了,萧驷应是能安稳些日子了……

    第40章回京的路上

    所幸悉池国的那些都水监、都水使们,都安然无恙。婉令他们先回了悉池国,不然再在大梁呆下去显然也学不到什么了。特别是经过此事后,还极有可能会被工部的人挤兑。

    水衡都尉常宏义,提前一晚收到京里送来的消息,连夜就跑了。

    说起来,一个容阳城知府只是小虾米,而工部才是只大老虎。此次,萧寐倒也不求能将工部的势力连根拔起,只求能拔一拔虎牙。

    但容阳城府衙的官粮米仓终于是开了!

    虽然这些粮食支撑不了全城人几日的消耗,但至少给了萧寐他们返京申请赈灾粮的时间。

    萧寐和婉用了一天的时间将容阳城的事情处理完,便在翌日天亮准备回京。可刚一出府衙,就被震惊了!

    容阳城府衙到城门的这条路上,几乎是大半个容阳城的百姓都来了!男女老少皆有,不管是怀里抱着的、还是拄着拐的,都规规矩矩的围在官道的两侧,要目送恩人们的离去。

    这盛况是婉他们始料未及的。一个皇子,一个公主,饶是自小不缺人围绕,却真真儿的头一次为这种事感觉到骄傲!

    就在萧寐婉他们坐上了马车,准备快些回京城处理赈灾事宜之际,头疼的事来了……

    “唔~唔~”废墟里捡来的那个小孩儿从府衙跑了出来,可他那么丁点个儿,怎么迈得过那府衙的高高门槛?最后连滚带爬了才终于翻了过来!

    婉坐在马车里,听到哭声就从窗棂往外看,正巧看到这小孩儿可怜巴巴的一幕……

    她哪能忍心,赶忙跳下马车跑过去将小孩儿扶起来,怜惜道:“小不点儿,我不是让你跟着奶妈老实在府衙呆着吗?”

    小孩儿呜呜咽咽哭个没完,啥也不说,就是一个劲儿的拽着她的衣角,自己不回府,也不让她走!

    婉又逗他:“你是觉得府衙的饭不好吃?还是床不好睡啊?为什么不愿住在这儿?”

    小孩儿哼哼唧唧终于出了点声:“我……我要……跟着姐姐……”

    婉:……

    这能怎么整?这是在梁国,不是在悉池国。她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自己在大梁宫都是个寄人篱下的‘客’。再同情这孩子也不能私自做主把他带回去啊!

    婉刚想再哄哄他将他骗回去时,两个大婶走过来了。两位大婶围着这孩子仔细看了看,终是惊讶道:“哎呀!这不是九娘家的欢儿吗?”

    婉一惊,太好了,若是找到这孩子的亲人她就能放心的走了。便急忙问道:“这孩子的亲人你们认识?”

    一个大婶说道:“哎,咋个不认识!俺们村儿里哪个不认识九娘啊,苦命的女人啊……”说着,她语重心长的长叹了口气。

    另一个大婶也跟着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哎,这孩子啊,叫欢儿!他娘叫九娘。年纪轻轻嫁来俺们村,可大喜的第二日她男人就过了会试中了举!”

    听到这儿,婉不解为何要说命苦了:“这不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儿?”

    大婶摸了摸欢儿的小脸儿,哀怜道:“这原是好事儿,可谁知道欢儿他爹进京赶考,一走就是三年杳无音讯……这孩子都三岁了,连他亲爹都没见过!”

    听到这儿,婉觉得这些对孩子来说太过残忍,便转身唤过巧彤:“巧彤,你将欢儿先带到那边去玩儿。”

    直到看着欢儿被带远了,婉才对那两大婶说道:“你们可知欢儿的娘亲为何要投河?”

    两个大婶脸色顿时变的难堪:“九娘投河了?”然后两人面面相觑,皆是脸青唇白的哀叹状。

    过了一会儿,其中人一说道:“这……这倒也是!原本欢儿他爹走了三年没音讯也罢了,偏巧前几日又从京里传来消息,说他进京的头一年就病死了!”

    另一个又附和道:“可不,这还不如没音讯呢!九娘撑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闹了两个月的水灾她家没米没粮的都硬挺着!偏偏连最后一点儿盼头都给弄没了!她哪还活得下去了?”

    爹死娘亡?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