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巫医修仙手册 > 分卷阅读147
    了出来。她大约二十年纪,虽然面带威仪,笑起来却仍透着年轻女子的娇俏,让周围的众人都暗自惊艳。

    “你的确是过了。不仅过了,你还在刚刚的那段时间里,突破了青带。”

    什、什么?!

    众人瞠目结舌地看着常芸。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别人需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突破的段位,对于这个少女而言,就这么随意地在体术考核里完成了?

    常芸眼睛眯了起来。

    她的确在刚刚那段时间的灵力波动中,突破了青带。

    只是她没想到,她体内的变化,竟然在这个女人的眼下无处遁形。

    这是继唐家姐妹之后她碰见的第三个红带巫女。她对云国最顶级的巫女的实力,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

    “院长大人果然慧眼。”

    她面色恢复寻常,开口说道。

    吴歆月挥挥手,转向了支静如:“行了,花点时间给这学生准备授带吧。”说完,也不等支静如回答,她就转身离开了。

    在场数人看着她的背影,都缓缓地舒了一口气。

    唯有常芸,面不改色地对着支静如说了一句“多谢老师”,不顾周围众人异样的眼神,大步离去。

    *

    常芸的授带仪式很快就举行完毕。

    虽说是在还未满十五岁的年纪就突破了青带,但淮阳郡里的巫女老师们并未有极大的惊诧。

    在她们看来,常芸这类的学生虽然有一些天赋,但算不上拔尖,很快就会在历史的洪流里昙花一现。

    她们终究比不过巫灵极上等的三大家族。

    只有三大家族的巫灵甲等巫女,才是这广袤国土上的绝对实力。

    那日,常芸正在寝室里温习医书,就见到一个年轻虽轻,但面容雍容的女子向着她走了过来。她手里扬着一封信笺,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常姑娘,你的信。”

    信?常芸抬眼,看向这个有些眼熟的女子。

    “我刚巧从驿局过来,看见有常姑娘的,就顺便一起拿来了。”女子淡淡地笑着,笑容真诚。

    常芸记起她是谁了。

    这是余桃第一次请自己去给余君宁治病时,她身后跟着的那个女子。

    不过,她为何会对自己作出如此熟络的模样?

    像是知晓了常芸心中的想法,女子又抿嘴一笑,对常芸解释道:“常姑娘,我叫宗璎。我和余桃是形影不离的好友,她总是跟我说起常姑娘你来,尝姑娘虽不识我,我却对姑娘久仰大名。”

    说着,她就将信递到了常芸的面前:“看看吧,好像是云水乡寄来的呢。”

    常芸心中一动,伸手接过,低道一声“谢谢”。

    宗璎连忙摆手道:“举手之劳,何谈致谢。不过”她顿了顿,将视线落在了常芸手中的医书之上,“我很好奇,那传闻中的‘神手巫医’,真的是常姑娘吗?”

    常芸有些不悦地别过头:“不是我。”

    “咦?”宗璎小声地惊呼了一声,“可我听余桃说,正是常姑娘救了余家小妹呢!”

    常芸看看她,冷哼一声:“你既然知道答案了,还问我作甚?”

    宗璎眼底闪过一丝暗光,但很快就又笑了出来:“得,看来是我说错话了,常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常芸没有回话。

    见常芸不答,宗璎笑容不减,继续说道:“我听说不久之后,在巫女集市上的杏林街上将有半年一次的药材拍卖会,我看常姑娘对巫医之术十分看重,且深有造诣,不知常姑娘可有兴趣前去?”

    说着,她嘟起了嘴,低低的声音里有些懊恼:“她们不是习通就是习断,却没人对医术感兴趣,我正烦恼这个呢。”

    常芸看着宗璎。

    “好啊。”她直接应了下来。

    “哈?”宗璎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常芸竟会这么快就答应下来,一时间喜上眉梢,连声音都微微颤抖了:“常姑娘当真感兴趣?”

    “是的。”常芸颔首。

    陆大伯药方上的有些药材,她在市面上的确寻找不到。

    不过,这并不是她答应的主要原因。

    见常芸点头,宗璎大喜过望,激动地连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好:“没想到常姑娘真的会答应!真是太感谢了!我,我过几日将邀请函给常姑娘送来!”

    说着,她就灿烂地笑着挥挥手,转身离去。

    常芸看着她欢喜雀跃、但仍姿态优美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

    自从那日在街上她出手救人……她平静的生活,便从此不复存在。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她跨出了那一步,就绝不会再回头。

    第一百三十九章杏林宝会一

    夜幕垂垂下,常芸倚着窗棂,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着手上的信笺。

    这信是苏丑寄来的。

    苏丑的字清俊、雅致,寥寥数语,就将这几月来巫学院的变化跃然纸上。

    原来,因为那次惨无人道的屠杀,原本在云水乡如日中天的巫学院,开始慢慢地走向了没落。

    巫族世家宁愿将自己的女儿送往自立门户的巫女府上,或是长途跋涉送到临近的乡镇,也不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往巫学院里。

    长久下去,就连平常百姓人家,也不愿意女儿去踏那所谓的“泥淖”了。

    曾经热闹的巫学院,就在这几个月的光景里变得冷清寂寥。

    本来就所剩不多的老师面对如此情形,也纷纷告辞,要么在乡上自立门户,要么背井离乡、远走他方。整个偌大的巫学院里,到最后,就剩下了五六个人来。

    再后来……

    常芸手一抖。

    老院长,终是去了。

    苏丑在信中说,自从常芸走后,不知怎的,老院长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后头发尽白,残灯枯槁,在一次倒地不起之后,没几日就仙去了。

    将老院长安葬在巫学院的后山之后,咏兰院长哭了几日,挣扎着拿起笔起草了文书报给国统院,然后就将巫学院解散了。

    从此云水乡,再无巫学院。

    常芸低头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