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昭华女帝 > 分卷阅读262
    去!”见儿子不动,赵括再次催促,见赵括坚持,大儿只能听话地去叫人。

    没一会儿的功夫,七八个小郎君站在了赵括的面前,赵括一看,“只有男孩,女孩呢?”

    “女孩也要叫吗?”完全没弄明白怎么回事,赵括竟然还让叫上女孩来了。

    “要叫要叫,快去叫,五六岁,七八岁的都成,快去快去。”赵括是再次地催促,那急急的模样,其他人都只能照办。

    加上女孩子,一看有个十来号的人,赵括来回走着打量,想着究竟是哪几个进宫参选伴读的好。

    “父亲,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赵括一回来就把所有的孙子孙女都叫了过来,看着孩子们又不说话,这不是急死人吗?

    赵括摇了摇头,“没出什么事,就算有,那也是好事。来来来,我问你们,你们哪个喜欢挣银子啊?”

    十几个孩子看了看赵括,半响没声,还是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胖妞伸出了手,“祖父,我喜欢银子,银子越多越好!”

    小胖妞的体形实在是让人无法忽视,偏偏她还穿了一身大红衣裳……

    许多年后,继承了赵括成为大昭数一数二的商贾的某位依然还记得当时的兄弟姐妹们,都不想表露出对于银子的喜欢,只有她,丝毫不掩饰。

    却是因此,她跟他们走上了全然不同的一条路,她走得更好,更远。

    而大明宫里,听到楚昭提议要给她挑伴读的楚宸,半响没有反应过来,“姑姑,为什么突然要给我选伴读?”

    “你身边要有合用的人。”对于楚宸的打算,楚昭并不掩饰。

    “可我在太学,我有同窗,他们难道不合用吗?”楚宸带着疑惑地问。

    之前宫里只有她一个人,她自己玩是挺无聊的,但是自从进了太学之后,她认识了好多的同窗好友。楚昭所说的合用之人,楚宸似懂非懂。

    “知道伴读跟同窗的差别在哪里吗?”楚昭没有正面回答楚宸的问题,而是反问了她,伴读和同窗,从字面上来理解,“伴读是陪我读书的人,同窗是和我一起读书的人。”

    点了点头,楚昭道:“是,伴读是围绕着你的人,同窗是与你平等之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大大不一样的。最要紧的是,伴读是与你性命相连的人,他们会对你绝对忠诚。”

    楚宸上了一年的课,自然不是同日而语的人。“姑姑,将来阿宸要做什么?”

    充满了迷茫的询问,恰恰也问住了楚昭。

    “阿宸的人生握在阿宸的手里,姑姑也不知道阿宸要做什么,姑姑所能做的是给阿宸宽敞的空间,让阿宸可以无所顾忌地成长,给阿宸相对的助力,让阿宸将来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楚昭摸摸楚宸的头,说着她的想法。

    如此宽容又为她着想,楚宸很是感激,埋头抱住楚昭,“姑姑对我真好!”

    “真是个傻丫头,我是你姑姑,不对你好对谁好。”一指弹了楚宸的脑门,叫楚宸吃痛地揉了揉脑门,冲着楚昭扮了个鬼脸。

    “那姑姑,姑姑,伴读是不是可以由我选?”楚宸侧头一问,很是调皮问。

    楚昭道:“你在太学上了一年的课,有心仪的伴读吗?”

    没有回答倒是问起她来,楚宸仔细地想了想,“别人选的伴读都是什么样的?”

    又被楚昭弹了一记脑门,楚昭道:“不知道怎么选,又想自己选?”

    “我可以学啊,以后我一定也用得上,比如帮阿满选。”楚宸说得很是理所当然,小傲骄的样子,怎么看怎么惹人疼。

    “等你长大了,确实可以由你来帮阿满选伴读。”说到楚操,那孩子将来选伴读的人,当真可以交给楚宸来办。

    “是吧是吧!”得到楚昭的认可,楚宸是高兴的。

    “那姑姑要给阿宸选几个伴读?而且,我在太学读书,伴读们是跟我一起进太学和我读一班,还是如何?”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楚宸等着楚昭为她解惑。

    “你先缓一缓,一样一来的来说。你的伴读,五个就够了。”

    “不分男女,文、武、商、工,兼此四者。”楚昭说出了关于选伴读的要求,文武楚宸不觉得有什么,但是那商、工,楚宸就不求甚解了。

    “五个人里,除了会文会武的,还要会做工,经商的是为什么?”不懂就要问,这也是楚昭一直告诫楚宸的话。

    楚昭笑了笑,“刚刚不是跟你说了吗?你身边的伴读是将来合你用的人,天下的事,会文会武很重要,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知何意?”

    “银子,就是米。无论兴国安邦,哪样不得要银子。所以你的身边得要有善于经营的人,至于善工者。你可知姑姑为何能从天下的男人手里夺得江山?”楚昭挥着袖子询问。

    楚宸道:“因为姑姑得民心,民心之所现,天下无可与姑姑争者。”

    摇了摇头,楚昭道:“若论得民心,虽然世家能与我们冀州比并无几人,可是当初的徐禹得了半数江山,亦是深得民心。姑姑能打赢了徐禹,因为武器。”

    “器者,可定江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争夺天下,无器不可。善工之人,可帮君夺天下,亦为君安天下。冀州的水车,新兴的稻种,都是由善工者研究出来了,所以,不可轻视事工者。”楚昭指醒楚宸,更想让她把这些话刻在脑子里。

    楚宸细细地想,“冀州之地,原本就缺水,以水车将水浇灌于田地,保证农物的生长。至于姑姑建了大昭之后,建新都,修建大路,哪一样不要银子,不用人。”

    所谓一点就通说的就是楚宸,楚昭点了点头,“不错,正是这个理。”

    “为君者,不能只看眼前之利,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大利。这些话,我与阿宸说的,阿宸要记在心里,却不能和任何人说起。”楚昭叮嘱楚宸,楚宸道:“这些都是姑姑为君总结出来的心得?”

    “一半一半。”摸着楚宸的小脑袋瓜子,楚昭轻轻地道:“很多人都觉得为君是这世上最好的事,拥有无上的权利,无限的荣华。但是在姑姑看来,拥有的权利越大,肩负的责任也越大。享受得多了,承担的也会更多。”

    楚宸道:“就像别人家的姑姑,只需赏花赏月,谈天说地,但是姑姑还得要在夜深人静之时批阅奏折。别人都说姑姑是皇帝,是大昭最尊贵的人,但是姑姑早些年在冀州时为冀州的百姓,战战兢兢,更是身先士卒。别的娘子安坐家中时,姑姑还要跟天下的人斗智斗勇。”

    “但是这条路是姑姑选的,姑姑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注定不是寻常的小娘子能比的。阿宸,你还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你想跟其他的小娘子一样,姑姑也会让你如愿。”

    “不,姑姑,我不愿意像她们一样,一辈子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