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昭华女帝 > 分卷阅读205
    言之有礼,他们也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只有那打着歪心思的人才会愤愤不平,既然武平之把话说开了,不同意的,那就是别有用心。

    总之,哪怕是别有用心,这个时候也绝对不能承认。

    选后之事就那么定下了,楚昭提出的清清白白这个要求,立刻就把大半的人都三振出局,最后,武平之报上来的人选寥寥无几,怎么看,怎么的可怜。

    楚昭却不在意,询问道:“那接下来就让他们进宫,人的品性别人说了不算,亲眼见到了才知道是真是假。进宫的人就安顿在掖庭住下。”

    “是!”楚昭既然不觉得人少,武平之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的科考,世家子弟没人参加,朕有意兴太学,建武堂。”楚昭将终身大事随手放在了一边,说起了关乎后世之事。

    “兴太学,建武堂,陛下是要大兴教育?”萧其陈闻弦而知雅意,楚昭道:“是,世家之所以敢拒绝科考,打的无非是寒士识字知礼之人甚少,读书而知礼,世家藏书巨丰,而寒门无书可读。昔日在冀州朕让建的万书楼,就是让天下人都有书可读,开的是一代风气。风气一开,若得名师教导,世家所有的倚仗高傲,都将化为虚为。”

    跟自己人说话用不着藏着掖着,这一番话,楚昭也不怕任何人听见。

    “陛下高瞻远瞩,臣佩服,可是,太学招收的弟子,该如何制定?另有武堂,所谓武堂,是陛下专为将士所设的学堂?”萧其陈再问。

    楚昭道:“说起来,朕一直都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武将征战沙场,为江山安定浴血奋战,为何却处处被文人看不起?”

    “因为武人粗俗,大字不识?”楚昭一言道破,楚昭道:“在你们看来的问题,于朕而言什么都不是,朕也曾带兵打仗,在朕眼里,没有文武之分,你们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所谓武人粗俗,大字不识一说,难道就是天生的?朕不信什么天生的。朕于此也立下规矩,往后政事堂的诸卿,必须有两位知武事之辈,如齐卿,鲁卿。”

    “陛下,武人治国,有所不妥。”说话的是卫九,楚昭道:“若是政事堂的诸卿均不知武事,难道就妥了?”

    “昔日三公九卿之制,三公之太尉掌兵权,无兵而立国者无。不仅是朕,往后无论是公主皇子,都要入武堂。”楚昭继续丢下一颗炸弹。“太学之初,招七岁至十四岁的幼儿,不分男女,十四岁以上的人,可以申请另考,成绩优秀者可入。”

    楚昭一茬接一茬地说,姜参道:“男女要另分班吗?”

    “若是分了班,还有先生肯入女班教学吗?”楚昭反问一句。

    “男女有别,若是男女混居,恐惹非议。”姜参苦口婆心地劝,楚昭冷笑道:“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若是因为有小娘子在就按捺不住,犯下大错,这样的人,有资格入朝吗?”

    这句话堵得姜参无可反驳,萧其陈道:“虽然男女有别,若以屏风相隔,姜老担心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如此总也比男女对看的好。姜参还是扎心地问一句,“陛下怎么能确定,太学一开,会有人家将小娘子送来上学呢?”

    楚昭笑了,“太学与武堂即开,六年内,不收任何束修,若是成绩优异者,另设奖学金,一应费用都由朕私库所出。”

    所有人听到这话全都怔怔地看向了楚昭,这样大手笔,六年不收任何束修,还有奖学金,还都是楚昭的私库出。

    要说这天下谁最有钱,除了楚昭再无他人。盐以平价而售,所得的银钱全进了楚昭的腰包,如这修建新城,养军队,哪一样不要钱,楚昭可从来没有从国库里要过银子。户部尚书将算盘打得很响,得亏了楚昭的私库有钱,国库不够楚昭还可怜他拨了些给他。

    如今又以兴太学和武堂设奖学金,总觉得楚昭在放大招。

    对啊,楚昭就是在放大招,教育是人才之本,世家为什么能高高在上,不就是因为他们有藏书,一般的百姓连书长什么样都少见。当初楚毅之为什么进御史大夫府,冲的就是御史大夫府里的藏书。

    所以,楚昭真不缺书。只是缺人。世家到现在都不肯来参加科考,不就是想逼得楚昭求他们吗?楚昭就是要打碎他们的幻想,她求他们是不可能,他们求她还差不多。

    楚昭决定了,“这是朕早些年在冀州写好的相关程序,诸卿看看。”

    放在一边案边的几叠书本,四珠几个纷纷交到诸公的手里,下面的人听到早些年在冀州写好的程序,嘴角阵阵抽搐。

    这么说,楚昭早就已经料到今天这样的境地,早些年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太选与武堂的位置就定在城南,高卿,那两处地方都收尾了?”楚昭问的是工部尚书高明,高明立刻出列,脸上那神彩飞扬的模样怎么看怎么惹眼。

    “回陛下,都按陛下的要求做好了。”高明跟所有人的表情都不一样,他原本不过是一个只会修房子,做工程的人,自从跟了楚昭之后,不仅建成了古往今来的大城池,更是平步青云。他已经总结到了,跟楚昭有肉吃,不管楚昭想做什么,他只要按吩咐办好就好,别想太多。

    楚昭点了点头,“很好,下午诸卿随朕去看看,若是没有问题,立刻传讯各州招生,不拘哪州的人,只要想上进的,都只管来。报名截止就定于九月初一,过期不候。”

    已经翻着楚昭写的关于太学和武堂相关文件看的诸公们,再听楚昭这话,嘴角抽得就更厉害了。

    “那太学和武堂的先生?”卫九伸手问了一句。

    “诸卿当先生不好吗?”楚昭反问,得,他们都成了免费的先生了。偏偏,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太学和武堂若是成了,那是利于千秋的大事啊!

    若非只看眼前之利的人,都能明白此事若成的好处。

    第156章太学武堂

    楚昭带着七相加六部的尚书去了建城之前她就已经想好的太学跟武堂的校址。

    “这边都是教学楼,这边是宿舍,陛下说了,若有长安城外的学子到太学和武堂求学,可以申请住校,太学和武堂都有食堂,这边还有申请助学的,若是家境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帮太堂和武堂做些杂务,以此换了银子。”一进自己的成就之所,高明兴奋地把之前楚昭大意说过的地方,一股脑全倒给了诸人。

    太学也好,武堂也罢,大得一望无际,很是惊人,尤其两处都在进门前提了有教无类四个大字。“这是陛下的字。”

    楚昭的字迹,总是有人认得的,楚昭也不谦虚,淡淡地道:“既要兴教育,由朕之始,万望天下都能有教无类。”

    另有所指,无非是楚昭早就说过的,太学和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