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明珠重生在六零 > 分卷阅读33
    门口,递给了奶奶一封信。

    姚奶奶看到姚明珠,笑,“阿珠,又来信了。”

    姚明珠谢了邮递员,然后打开兆明哥的来信。

    原来,兆明哥要去部队了。

    姚明珠叹了一口气,兆明哥依旧按照前世的轨迹走了。

    这一世改变的也就只有她姚家人而已。

    姚明珠心里虽然隐隐有些失落,可想着上辈子田国华和田素珍安葬她的恩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吐掉了满腔的浊气安慰自己,他们也许就是有缘无份吧。

    这一辈子依旧注定当兄妹的。

    姚明珠立刻回信让他注意安全,然后把家里的趣事说了说,就把信寄了出去。

    田昭丽也上镇子寄信了,看到姚明珠,竟然走了过来,直接问,“你是不是喜欢我二哥?”

    这话倒是问住了姚明珠。

    两辈子来,姚明珠不知道她与兆明哥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什么。不过,这辈子自己算是重来了,可兆明哥却不是的。在有国华和素珍的恩情面前,姚明珠对于自己跟兆明哥之间没有任何想法的,也就懒得深思。

    否则她怕自己忍不住会阻止兆明哥去部队了,断绝他认识田国华和田素珍俩兄妹母亲的可能。

    只是如这样,田国华和田素珍估计就不能出生了吧?

    虽然可以这样自私些,但姚明珠心里却过不了那个坎的。

    脑海中田素珍和田国华安葬她的一幕幕,非常深刻地印在了姚明珠的脑海里。看着一脸好奇的田昭丽,姚明珠很真诚地问,“你信了村里的流言?”

    田昭丽咬了咬嘴唇,“你最好不要喜欢我二哥。我们家以前是你们家的下人,两家不相配,以后相处也别扭,。”

    其实,田昭丽是听到昨晚母亲秦小梅和父亲田梗生的谈话了。

    母亲担心二哥如果一直这样关照姚明珠,万一以后看上了她怎么办?

    毕竟秦小梅觉得姚明珠这丫头都十三岁了,渐渐在长开了。当年孙云芳可是镇上有名的美人啊。姚耀荣也不算很差,这姚明珠小时候捡着两人的优点长。好时节的那几年,姚明珠长得跟年画上的娃娃一样的。只是最近几年生活不好,脸颊消瘦了些,身子干瘪了些。

    田梗生说她杞人忧天,一天没事瞎瞎琢磨,最后被秦小梅唠叨得没有办法才说,才敷衍道,会想办法的隔离他们的。只是如今只有城里下乡的,哪里有什么机会能把村里的人弄走?

    但听着在田昭丽的耳朵里就是父母为了杜绝那些流言成真,想把姚明珠弄走。而现在碰到了姚明珠,田昭丽也一时说不清楚自己跟她说这些话的意义。

    姚明珠却说,“谢谢你了,昭丽。我当兆明哥是哥哥的。”

    “我可不是提点你什么的。”田昭丽道,反而有股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姚明珠心里好笑,面上却认真地点了点头。

    有时间,姚明珠觉得田昭丽很矛盾,时常盯着她出神却又不知道在看什么,说她讨厌自己嘛,但有时又莫名其妙地会帮她。

    其实,田昭丽也觉得自己矛盾不已。

    她感觉自己一边嫉妒恨着姚明珠,一边碰到姚明珠有事时又忍不住出头。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最后田昭丽归根到底,也许是跟父亲对姚家那种矛盾的心态一样。

    两人对话也就随之而逝,很快就到了暑假。姚明珠放了假,这个学期姚明珠一个优秀学员同志的奖状。

    姚奶奶兴奋地贴在了堂屋的墙上,非常稀罕,每日都要看上几遍。

    姚明珠好笑又觉得心酸。

    后面,天气开始闷热起来。

    秧田开始缺水了,村里组织挑水浇灌。

    姚家在井边的田就刚刚好了,众人原本幸灾乐祸的,此时却无比羡慕了。

    只是,不到五天就下起了雷阵雨。

    村长田梗生摸着屋檐的雨滴,心里才松了一口气,若是再干下去,今年估计又得歉收了。

    只是,下雨对于姚家水井边的田来说就遭殃了,水太多了,稻谷杆容易倒。姚耀荣连忙冒雨掏了一个沟渠,把多余的水引出去。

    暴雨过后,又是一段晴天。

    姚家院子里,姚奶奶开始整理起冬天的被子以及垫的枯草了。

    姚明珠放了假,跟姚奶奶一起打理起来。

    只是经历了一个冬天,床上的稻草没有晾晒和清理,已经有些发霉。

    姚奶奶皱着眉头看着床榻上的稻草,伸手翻了翻。

    “奶奶,我们是不是搬出去清理清理?”姚明珠看奶奶翻着稻草问。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垫床的稻草在如今也是值钱的东西,毕竟床板很硬,铺着厚厚的稻草能缓和下,而且冬天还能保暖,是居家必不可少的东西。村里每年在稻谷收了后会分一些给村民的。只是这几年歉收,稻草留给村里的牛吃都不够,村民手里也就没有分稻草了。

    姚奶奶看着孙女清澈的眼睛,毫无嫌弃的模样,鼻子有些发酸。

    若是以前,何至于这样。

    想到以前,姚奶奶有些愧疚,这个家里就阿珠生不逢时了。只是如今身处在这个大环境,他们家也只能顺应大流。

    想着姚家这十年来的事儿,姚奶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稻草有些已经发霉,其实早该换了。只是他们如今却没有多余的稻草,新的也要等到稻谷成熟后。可今年还不知道稻谷的情况,姚奶奶也不敢把这些旧的稻草扔掉的。

    姚耀荣见屋子里没有动静,有些担忧走了进来,见祖孙俩看着床榻稻草发呆。走上前看到稻草的模样后,有些明白,立刻道,“妈,这些要不扔了吧。我们把……”

    姚奶奶立刻打断姚耀荣的话,“扔什么,清理下,把发霉的捡出来扔掉就好。”顿了顿,“你屋顶检查得怎样?一起把稻草搬出去吧。”

    父亲和奶奶之间的交流,姚明珠看到也当没有看到,但却知道父亲的意思。

    姚家祖上毕竟是大户,几床被子和面料还是有的。

    只是因为担心被人举报,姚家穿着和用度上都比较贫苦,并不怎么出格。近十年来,姚家被子只有两床,被套坏了就补。十年的时间,被子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面目,密密麻麻的补丁。

    但仅仅这两床被补了无数补丁的棉被也比村里大多数人家好太多了。

    他们村大部分村民家有一条棉被就算好的了。有的家人多,一床被子不够用,只能用自己编织的麻布装着稻草,再采摘一些野棉花夹再稻草中间,然后缝成被子在冬天的时候盖。

    只是这样的被子不保暖还很重,睡觉非常不舒服。一个冬天后就成一坨一坨的,第二年根本不能用的。所以每年都要在冬天之前准备这样的被子,然后春天拆开,秋天重新做,周而复始。

    姚奶奶是想着如今时事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