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明珠重生在六零 > 分卷阅读29
    里嘀咕,这一次直接赶姚耀荣出了田家。

    于是,全村都知道了田家的田兆明给姚家送粮食,羡慕嫉妒恨的都有。更多的是调侃秦小梅,说她家儿子是不是看上姚家的大小姐明珠了。

    姚家明珠之前性子柔柔弱弱的,在村里并不怎么讨喜,可最近大伙竟然经常看到她上学和下地干活的身影,原本从吃惊到慢慢习惯。有时间这丫头还会主动问候两句。性子变得好了很多,好多人让秦小梅讨回去当媳妇,也能在以前的主子面前挺起身板来。

    秦小梅听到这话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气。对姚家以及姚明珠更是不待见了。而当村里人再开玩笑时,秦小梅对那人发了一顿火。

    后来,村里人才不敢开玩笑了。但背地里议论纷纷的却不少。

    姚明珠上学遇到过几次田昭丽,她对自己好像更加不喜欢了,跟秦月又混在了一起。

    秦月这女孩也是个见风来事的主,竟然团结着班里的女孩不跟姚明珠玩耍。他们成群结队地在课间跳绳子,唱着《踢毽子》歌比赛踢毽子和跳房子。

    还好姚明珠不是小女孩,否则还真会被这些小丫头弄出个忧郁症不可。就像被陈爱国他们逼走的陈思文一样。

    因为成年人的心态,姚明珠对小孩子之间的这种别扭和矛盾心理真的没有丝毫在意。

    刚好课间没有人打扰,姚明珠可以好好地学习。

    只不过姚明珠身边始终有一人赶不走,那就是黄四。

    姚明珠心里真很好奇,陈四为什么老是黏在自己身边。自己想不起来,于是就细细地问了一番黄四。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在重生前她和黄四竟然一起玩的好朋友,他还从舅舅家拿了好多吃的给姚明珠的。只是姚明珠突然莫名其妙地不理他了,他觉得是自己那次摘野菜推了她,所以姚明珠生气了,一直来,他都想赔罪呢。

    姚明珠忽然灵光一闪,脑子闪过一些记忆片段,那些被她故意深埋的记忆。

    上辈子吃野菜真的吃腻了,姚明珠犯娇气,把姚奶奶煮的一锅野菜给掀翻了。

    那是姚奶奶第一次对她生了气,饿了姚明珠一天。姚明珠悄悄跑出了家门,打算离家出走。而后遇到了在竹林的黄四。

    黄四因为老是流着鼻涕,村里的人都不怎么喜欢他。姚明珠当时也不喜欢。可黄四却突然拿着糖递给了姚明珠。姚明珠眼馋,于是接了过来。

    这样一来二去,黄四就经常给姚明珠拿吃的,还告诉姚明珠他舅舅家的吃的可多。于是,姚明珠在后来遇到陈国强时会理睬他,因为当时脑海就想着,他家有吃的。

    姚明珠因为想起了那些不好的记忆,把黄四赶了出去,独自一人发了会儿呆后就拿出书本开始学习起来。

    很快,时间到了五月农忙时节。

    村里抢收小麦,整顿收割后的小麦田,要准备插大秧了。

    今年的雨水好,小麦算是丰收。田梗生带着全村人忙得热火朝天,村民脸上也堆满了笑容,等小麦晾晒后分到了大伙手里,他们就可以做面条,可以做馒头,奢侈点的可以做肉包子吃了。因为看到了希望,大伙的激情高涨。想着秋收时,自己打理的那份田地也会丰收,大伙干劲更加十足了。

    姚明珠们学校放了农忙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比如捡麦穗,捡牛粪,翻晒麦靶子,赶鸟儿等等大人不做的事情。

    在这一片繁忙中,镇上发生一件事情,那就是镇上的梁局长破了一起走私团伙,缉获了接近万斤粮食。连县里都轰动了。梁局长因为这件事要升官到县里了。为了感谢当初提供线索的人,梁局长发布了一个表彰告示,同时展示了那封信。告示上说,提供那个线索的人可以得到政府的奖励,一个城里工厂的名额。

    好多人都心动了。

    这时城里工厂的工人不仅能吃商品粮,还能拿工资啊,还有最吃香的工业,这个好多东西也要工业券的。

    但这个时代人也比较诚实,没有人上前认领。

    姚耀荣有些心惊,当时他为了引起梁局长的重视,把粮食的数量虚报了好多倍。可没想到这些人真的是胆大,竟然弄了那么多粮食。

    而对于梁局长说的奖励,姚家的四人当了耳边风。他们不可能去领那份奖的,也不能去。

    只是没想到,告示发出没几天。

    村支书陈国强突然断了腿,被村里人送到了镇里医院,镇里医院治不了,转到了奎县人民医院。

    有人说是陈国强在山里摔的,有人却说是以前陈国强当混子时结下的仇,还有的觉得是陈国强在镇里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被人下了黑手。

    村里婆妇多,大伙的想象无敌,都在私下谣传着。

    两件事一前一后发生,姚家人顿时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了。只是没想到那件事情竟然在几个月后才有了结果。

    姚明珠有些不解,那些真的是走私团伙么?为什么要在内地换粮呢?不过姚家没有门路,对于这件事情也打探不出任何消息。而这件事也只有那上万斤粮食引起了村民一阵羡慕后很快就消失在别的流言蜚语中。

    姚明珠农忙假时看到杵着双拐杖的陈国强,心情愉快了很久。

    农忙过后,谢志兰突然宣布开全体人员大会。

    姚明珠全家带着小板凳到了村委前。

    谢志兰站在高台上说,“今天让大家来开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镇里强调各村要开始组织文化宣传,咱们每日上工时间要提早一个小时,大家要诵读一遍主席语录。同志间问候要以语录开头。村里会组织民兵队,谁没有认真执行,到时候每日上工时批报和检讨。二是,咱们村要来城里人了。”

    村民闻言议论纷纷,对于主席语录倒是没有什么稀奇的,前几年组织了好多次学习,只是学了一段时间就算了,村民从最初的激情散去,如今也觉得村里只是说说而已。

    反而大家对城里人要下乡这事来了劲儿。

    “谢宣传,是哪里的城里人啊,他们到农村来干什么?”

    “天南地北都有的,等上面分配。”谢志兰说,“到时候大伙可要热情对待咱们的阶级同胞。大家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谢宣传,就这事啊,那你广播通知一下就好了嘛,怎么还要开会啊。”说话的是村里的赖头三,姚明珠之所以记得是因为上辈子赖头三的老婆李秀秀是这一批下乡的青年,跟姚家有点渊源。

    姚明珠出事后,村干部把这些城里的青年组织在一块儿了。但李秀秀并没有与姚明珠断绝来往,常常送些吃食。也因为这个原因,赖头三经常对李秀秀家暴。姚明珠离开姚家村去三线建设时,李秀秀跳河自杀了。

    谢志兰瞪了眼村里的赖头三,说,“上面分配人下来,咱们村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