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山水食香 > 分卷阅读171
    际职位,丁忧折子一般礼部审批了就可,但是柏学士与彭显的意思是让他在宣政帝面前挂个号,否则丁忧过后有这么个爹…怕是若是踏入官场的话宣政帝对他有看法。

    且这次卓连仁的案子本应全家查抄,还是彭显与礼部右侍郎从中斡旋才把卓承淮从这个泥潭拽了出来,趁这个机会沉寂三年让宣政帝慢慢遗忘了也好。

    第二日卓承淮就上了丁忧折子,礼部郎中收到之后有些犹豫,按说这丁忧自然是人之常情,可是卓承淮这个爹,可是昨日刚被处斩的钦犯啊!要是他随便就批了,日后会不会有什么隐患?

    右侍郎程临安“正巧”路过,看着礼部郎中愁眉苦脸的样子问道:“这是出了何事了?”

    礼部郎中仿佛看到救命稻草一般上前拽住他:“程大人,这翰林院庶吉士卓承淮上折子要丁忧,因为他的父亲过世了…”

    程临安疑惑道:“那就给他批了嘛,这还有什么犹豫的,不过一个小小庶吉士罢了。”

    礼部郎中苦着脸:“若是平常人下官早就批了,可这卓承淮的父亲…是昨日刚刚处斩的郏县县令卓连仁!”

    程临安露出一副震惊的表情,沉默片刻道:“罢了,这个人的折子你交给我吧,我回去斟酌一番看看如何才好。”

    礼部郎中感激的无法言表,他最怕的就是担责任了,哪怕有一点点风险他也不愿意!忙拾掇拾掇书桌上的折子恭敬的弯腰双手递给程临安,点头哈腰的送他出门。

    程临安拿着卓承淮的折子回去待了半日,下半晌就直接就去寻了礼部尚书:“尚书大人,这份丁忧折子有些特别,您看能批吗?”

    礼部尚书已经年约六十,老眼昏花,平日里基本不管事了,就等着熬到日子好致仕。

    礼部平日里也没什么事儿,油水相较其他五部也少,尚书又是个不管事的,其实做主的早就是左右侍郎了。

    但左侍郎志向远大,一门心思钻营想往户部调,礼部尚书极其看不上他,对右侍郎越发的看重。

    这次见右侍郎罕见的有难为的事儿寻他,礼部尚书也很惊讶,温和的问道:“这折子有什么特别的?”

    程临安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又稍微讲了下卓承淮与卓连仁的关系:“……这是下官今日派人出去查的,这卓承淮四岁起就养在舅舅家,直到昨日才第一次见卓连仁。”

    人老了越发心软,听了卓承淮的事情,老尚书一把将手中的折子摔在书桌上呵道:“这卓连仁还是个人吗?!”

    程临安跟着做出愤怒的样子道:“户部查抄了卓连仁的家产,那可真的是...这十来年的县令没白做,净折腾这银子了。甚至连卓承淮娘亲的嫁妆都卖的干干净净的,听闻他舅舅正在询问如何能拿回这嫁妆银子呢。这种杀妻弃子罪孽深重的畜生,真的死不足惜!”

    老尚书从书桌上捡起折子刚要揣到自己怀里,手一顿,又缓缓拿出来递给程临安道:“我老啦,就怕明日朝上说了这个事儿说不清楚,还是你来奏与陛下吧,请陛下定夺。”

    程临安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面上却恭恭敬敬的接过折子道:“下官遵命。”

    当程临安在朝上上奏这件事的时候彭显呆住了,这…这没人跟他说啊,就这么捅到宣政帝面前真的好吗?

    几个月过去了,宣政帝早就忘了那个劳什子郏县县令了,乍一听程临安的话有些奇怪,这一个小小庶吉士丁忧还用拿到朝堂上来议一议?

    彭显一看自己这皇帝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他忘了,他松了口气,背地里瞪了程临安一眼,这也太突然了!

    程临安心里也叫苦,他本打算过几日再提的,没成想一大早要上朝之前老尚书把他叫到一旁询问他这事儿,又叮嘱了一番在陛下面前如何如何说之类的,难不成他还能拒绝不成?!

    宣政帝终于想起来卓连仁是谁了,他冷哼一声:“这种罪臣余孽怎么没被下了大牢?现在还要在朝堂上议他丁忧?!”

    程临安腰弯的更靠下了,苦着脸又把卓承淮的故事饱含感情的说了一遍,说的那叫一个让人于心不忍,些许年纪未到的官员都忍不住发出了叹息声。

    程临安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这卓承淮虽为卓连仁之子,却自幼差点被他害死,寄人篱下方得偷生,臣私认为卓承淮与那卓连仁并无何关系,所以才与尚书同纠结于他丁忧的问题,只能求陛下定夺。”

    老尚书突然被点名,无奈的摸摸鼻子上前道:“老臣同样无法判断,求陛下定夺。”

    第198章回乡

    宣政帝也有些犹豫,他自认为先帝对他也是不疼不爱的,但却没少他吃喝也没有想杀了他。这卓连仁真真是畜生不如!他对卓承淮有了几分同命相连的同情。

    可是若是他夺情了…又不值得了,一个小小庶吉士,对朝廷又没什么贡献,如何能夺情。且他身为罪犯之子,不追究已经不错了,难不成还真的把他供起来?

    彭显见宣政帝脸上忽明忽暗犹豫的神色定了定心上前道:“启禀陛下,这卓承淮名字如此熟悉,臣琢磨了许久才想起来是谁,就是那个…啊…”

    宣政帝看到彭显脸上欲言又止的神情,又看了看其他官员都竖起耳朵听彭显如何说,知道彭显定有什么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指了指身边的总管太监道:“你,去听听彭尚书说的是何?”

    总管太监低头应和一声,小碎步退下靠近彭显,彭显用手一遮,小声的在他耳边说了两个字:“军粮。”

    总管太监心里一惊,抬头看彭显时候他已经低着头仿佛什么都没说过一般,他心中感叹,这卓承淮运气真好,竟然这么多大人物给他保驾护航!看来日后对他得客气些了。

    他凑到宣政帝面前,小声转达了彭显的话:“启禀陛下,彭尚书只说了‘军粮’二字。”

    宣政帝眼睛一亮,军粮…军粮?难不成做那饼又出了主意的人是卓承淮?

    他不由看向彭显,彭显看到他晶亮的眼神神秘的冲着他点点头。

    宣政帝轻咳一声,一锤定音:“这卓连仁畜生不如,现既已经伏诛,那就把他那个恶妻流放三千里,永不特赦!

    卓承淮自幼孤苦,却长成了朝廷的栋梁之才,朕甚是疼惜。本应夺情,但他既已上了丁忧折,也是他心底的一片纯孝。

    那就让他丁忧九个月,明年直接回来参加散馆,若是考的好了朕定要重用。若是不好那就回去当他的钦犯儿子!”

    这话一出想反对的人也没了声音,毕竟这一年可是用前途做赌注啊…

    退朝之后宣政帝招了彭显进宫,仔细询问这卓承淮的事情。

    彭显早就想好了对策,躬身道:“……老臣惶恐,这军粮是…沈太傅的外孙女婿陈举人所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