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山水食香 > 分卷阅读88
    出游二十日增长见闻。学不是一日之功,不过贵在坚持罢了。”

    这些话林先生与兆志都说过无数遍了,兆勇兆亮虽然也听进去了,但是总没有与自己差不多同龄就考上秀才的卓承淮说出来这么令人折服。

    二人站起身肃了肃衣袍,拱手对卓承淮道:“多谢承淮(兄)今日指教。”陈三郎和李氏欣慰的看着几个孩子,看见卓承淮有些羞涩,忙招呼道:“日日在学堂谈学问,吃饭也不停歇!今日晌饭都不谈这个了,吃饭吃饭。”

    热热闹闹的吃完晌饭,几个读书人也把食不言仍在脑后,刚吃了饭兆厉像卡着点一般进了铺子,见到卓承淮也惊艳了一下,但是很快缓过来对兆志道:“听闻二弟今日回来,快来与我补习补习功课,县学的先生都是举人,定有些不凡的见解。”

    兆志把卓承淮介绍给兆厉,兆厉一听十三岁的秀才不由有些自惭形秽,低下了头。但是他马上抬起头朝着卓承淮拱手道:“承淮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好学问,那我可要多请教请教了。”心底暗下决心,下一科自己必定要中!

    五个孩子聚在兆志的小书房里讨论学问。陈三郎和李氏走路都蹑手蹑脚的,还不敢自己去送茶水点心,让手脚最轻的玉芝去送。玉芝忙着与袁厨子商讨新的小食呢,却不能反抗李氏,只能噘着嘴一趟一趟的端茶送水。

    兆厉今日干脆就留宿在这了,反正之前他的屋子也都没有别人住过,几个孩子直讨论到深夜才各自散去。卓承淮躺在对他而言略显粗糙的棉布被褥里,闻着被子上散发着的太阳的味道,心底不知为何觉得如此踏实,很快就陷入梦乡。

    第二日一早吃了早饭二人就准备直奔县城了,下晌还有先生要授课呢。李氏和玉芝大清早起来就拾掇出两大包一模一样的吃食,这一次可是把新做的猪肉脯,肉干,鸡蛋干,酱豆腐皮什么的全都带上了。

    再加上之前的那些,兆志看的第一眼差点没吓一跳:“娘!不过十日我就回来了,你与我带这么些吃食做什么!”

    第102章干面

    李氏看着两个大包裹也有些不好意思,还是把它们放在车上:“反正你们有马车,就带着吧,这是两份呢,你与承淮一人一份,也能分与其他同窗吃,快走吧别晚了!”

    兆志无奈,与卓承淮对视一眼,苦笑一声,与家人告别,上了马车直奔县城。

    不知谁传出来兆志在考场上吃的是陈家自家做的吃食,听传言说是一个落榜童生自觉不比兆志学问差,从放榜就开始琢磨了为何自己没考上,两个月过去了终于被他琢磨出来了原因了!到了院试后几日别人都啃馊馒头呢,兆志还日日吃的又饱又好,这自然考得好啊!

    许多家有读书孩子的家长涌进陈家小食铺,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吃食能保存那么久,陈三郎与李氏都惊呆了,面对许多老客人的埋怨有好东西不早早拿出来他们也解释不清,还是玉芝机灵,见状跑回后厨叫了袁厨子出来。

    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凶神恶煞般的出现,铺子里的声音渐渐小了起来,玉芝趁机解释道:“各位叔伯婶子们,那干面与薄煎饼是咱家袁师傅自创的,只是给我哥哥考试用的,压根没想到往外卖呢。不过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到底什么味道,我们总得提前做些呀,不如大家三日后再来如何?”

    老客人们自然知道这个铺子玉芝是能当一半家的,再加上一直丧着脸站在玉芝身后的袁厨子的威慑,不由低声讨论一番各自散去,约好三日后再来,看看到底是什么神物,吃了就能考上秀才!

    玉芝听到他们的小声议论真是哭笑不得,真是见识到了流言的可怕,怎么就变成了吃了就能考上秀才呢!罢了罢了,到时候做出来再解释吧...

    三日之约很快就到了,大清早的小马刚卸下门板子打开铺子大门,就有一堆人在门口等着了。小瑞把堆成小山状的一大盘挂面费力的端到空余的窗口,直接支起一个翻滚着开水的锅,又抱来一大坛子肉酱放在旁边。

    陈三郎端着一大摞小碗过来,对着众人道:“今日这面咱们铺子就不要钱了,不过每人只有两口的量,就是给大家尝尝这个新鲜东西的味儿。”这时玉芝也端着一盘子煎饼过来放在小碗边上:“大家到时候吃了面再来拿块煎饼,这些真的就是普通吃食,哪有什么吃了就中秀才的神奇嘛。”

    众人才不管一口量还是两口量呢,先尝尝这传的神乎其神的东西再说!在几个热心大嫂的出面安排下,大家自觉排起了队。小瑞开始熟练的煮挂面,四分之一刻就能煮出来一锅分到面前的十个小碗里,陈三郎拿着小勺往上浇肉酱,挨个递给排队的人。

    拿到面的人也不用筷子,直接一口连面带酱倒进嘴里,嚼了嚼都点点头,后面的人忙问:“味道如何!”一个约摸三四十的汉子道:“这面还真是不错,跟咱们平时吃的不一样,嗯...更滑溜一些!也没那么硬,我看老人孩子吃最好不过了。”

    这句话一出来那队伍里的老人孩子们都激动起来,纷纷催促小瑞快着点煮,前面的人快着点吃!一时间铺子门口喧闹起来,惹的路过的人也都停下看看到底是什么热闹,听闻有免费的面尝可高兴坏了,都停下来排队。

    一碗接一碗的面散出去,人群却慢慢的聚集起来,玉芝看着只剩下最后差不多十来碗的面,在看看门外还在排队的人们,不由犯起了愁,还是出来看情况的袁厨子看着不好,丧着脸往门口一站大声道:“还有最后十余碗了!就让孩子们尝尝吧!”

    人群中的孩子们发出欢呼声,拼命挤到最前面,二三十个孩子端起碗来你一口我一口的飞快吃掉了面,朝着陈三郎作了个揖就跑回到各自爹娘身边,仰头道:“爹!娘!真好吃!真滑!咱们也买了回家做着吃吧!”

    一个大哥明显是疼爱孩子的人,听了孩子的话直接问陈三郎:“陈东家这面可能买?如何卖的?”陈三郎正犹豫怎么回答呢,玉芝踮起脚大声回答:“自然能的!只这面都是精白面做的,里面还要加鸡蛋和咱家秘方,价格自然要稍高一些的。”

    许多人都小声议论起来,这精白面就要十文一斤了,十文钱在陈家铺子都能打三勺肉菜一勺素菜了!这干面里面还加了鸡蛋和秘方,不知道要多少钱一斤啊!

    玉芝神秘一笑,对着问话的大哥回道:“这面条自然要比白面粉贵一些,咱家定的是十五文一斤呢。只不过这干面放在水里一煮会胀不少,方才大家也看到了,一小把煮出来就能装十小碗。一斤干面怕是能够一家子一顿饭了,里面都是精白面又有蛋,做起来又方便,省了您买面买蛋揉面擀面的功夫,不用一刻钟就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