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445
    阁老斟酒。

    满殿皆是朝廷大员和皇亲国戚,几百道视线一下子全落到自己身上,重如千钧,三人头一次参加这种宫宴,有些拘谨。

    状元郎给王阁老斟酒的时候,手在打颤。

    榜眼更紧张,差点打翻汪玫的酒杯。

    唯有探花郎苏承裕最为大方,大概因为他长得最好看,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习惯各种注目了。不过毕竟还年轻,姚文达和他说话的时候,他脸色僵硬,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朱和昶小声对傅云英说:“他们太拘束了,还是你胆子大一点。”

    傅云英心想,这毕竟不是殿试之后的闻喜宴,状元他们紧张也情有可原。朱和昶第一次上朝的时候,表现和苏承裕差不多,只不过因为他地位尊贵,他不开口,没人敢先出声,所以他才能唬住人。

    朱和昶望着眼前一片欢声笑语的大殿,唇边含笑。

    群贤毕至,济济一堂,国朝最优秀、最拔尖的人才,此刻都簇拥在他身旁,俯首称臣。

    王阁老和姚阁老为首的大臣慢慢老去,汪玫、范维屏这一代的中年大臣将会接替他们的位子,范维屏是老爹留给他的人,经过汪家可能涉嫌通倭的事,汪玫也会逐渐投向他们,他已经上疏弹劾包庇浙江世家的当地官员,算是明确表态了,年轻大大臣中,傅云章,苏桐,工部和礼部的几位主事表现优异,都属后起之秀。

    今年的一甲三人不仅饱读诗书,确有真才实学,而且真正关心民生经济,对策答得很好,不是只知诵读的迂腐之人。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即将到来的政治清明景象,虽然他向来对自己要求宽松,没有太高的追求,也不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开创一个新的盛世于他来说太遥远了,他不想好高骛远,能做到太平安稳,让黎民百姓安安生生过日子,他便心安了。

    朱和昶感慨良多,失神了片刻,举起酒杯,看向傅云英,轻声道:“云哥。”

    外殿有教坊司歌舞助兴,乐声轻快,内殿人声笑语不绝,他的这一声呼唤混在嘈杂细碎的声响中,模糊不清。

    但傅云英还是听到了。

    她抬起头。

    朱和昶朝她举杯。

    吉祥机灵,立刻拿起执壶筛了杯酒递给傅云英。

    她一笑,接过酒杯。

    隔着御桌,君臣二人互敬。

    温酒入喉,酣畅淋漓。

    ……

    丹陛下不远处,崔南轩手指握紧酒杯,垂下眼帘。

    脑海中还反反复复一遍遍重现傅云刚才给他簪花的情景。

    像极了她还在世时,每天送他出门,踮起脚帮他正一正官帽,笑盈盈问他今天夜里几时回来,可要给他留饭。

    他常常晚归,她即使睡下了,也会给他留一盏灯。

    宴席上的酒是御酒,难得一寻的珍酿。

    他喝下肚的,却寡淡无味。

    ……

    外边君臣欢饮,后宫孔皇后也设宴和命妇们同乐。

    孔皇后有孕在身,因是头胎,格外重视,宴席的事都是女官代为料理的。

    交泰殿内满室珠光宝气,粉光脂艳,一眼望去,命妇们头上的珠翠金玉折射出一道道耀眼光芒,闪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孔皇后和几位阁老夫人闲谈了几句,回内殿休息,天气热,她坐着没动,也出了身汗,摘下沉重的头面首饰,半靠在罗汉床上小憩。

    一个梳单髻的彩衣宫女走进来,跪在脚踏上帮她捶腿。

    “娘娘,万岁爷让傅大人代他给各位阁老簪花,大家都说傅大人肯定又要升官了!”

    孔皇后眉峰微蹙,闭着眼睛嗯一声,问:“皇上还做什么了?”

    宫女笑着说:“万岁爷和大臣们猜谜,说了几十种谜格,奴婢听都听不懂,大臣答不上来。万岁爷让人拿了本册子出来,说是傅大人给他编写的,大臣们都夸傅大人情趣高雅。”

    她话音未落,孔皇后霍然睁开眼睛。

    那本册子!

    她知道皇上忙完政事以后喜欢看小说当消遣,太监们常常搜罗民间的话本故事给他看。她孕中烦闷,曾找皇上借书看,皇上怜她辛苦,让人把书匣子送到坤宁宫,随便她挑喜欢的。

    可那本册子却一直放在乾清宫。

    原来那本皇上珍而重之的手抄册子是傅云亲手抄的!

    孔皇后坐了起来,脸色阴沉。

    女官捧了一碗甜羹从外边走进来,看到孔皇后的表情,眼睛四下里一扫。

    宫女们忙垂下头,退到扇外。

    “谁惹娘娘不高兴了?”

    女官放下汤碗,笑着问。

    孔皇后双手轻抚微微隆起的肚子,没说话。

    女官早已猜出几分,走近几步,“娘娘,刚才皇上让傅大人代他为阁老们簪花,您猜是为什么?”

    孔皇后一哂,道:“因为他面皮生得俊?”

    女官摇摇头,“娘娘,阁老们是朝中大臣,皇上此举,一来是为了显示他对阁老们的尊重,二来,也是告诉大臣们,傅大人在他眼里,就是阁老们的继任者。”

    孔皇后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

    那个傅云,以后也会成为内阁大臣?!

    甚至还可能当上首辅?

    非翰林不入内阁,傅云不是翰林院出身呐!

    她咬咬牙,“这不可能!没有这样的规矩!”

    哥哥醉酒冲入大理寺,打骂朝廷官员,名声尽毁。

    傅云却因为敢于得罪孔家而名声大噪,隐隐成为年轻官员的领袖。

    他若真的身居高位了,孔家怎么办?

    女官慢慢道:“娘娘,皇上虽然性情柔和,面团似的,对谁都好,可您仔细想想皇上登基以来做过的事,皇上是哪种墨守成规的人吗?依奴婢看来,正好相反!皇上的温和并不是出于软弱老实,而是看清世情之后的放达宽和,皇上不在乎繁文缛节,敢于打破规矩,这样的天子,怎么会被规矩束缚住?”

    她长叹一口气。

    “娘娘,皇上是天子,而且是已经坐稳皇位的天子,天子说什么是规矩,什么就是规矩。”

    孔皇后咬了咬唇。

    她想起朱和昶之前任命傅云和另外几名年轻官员监考会试,朝中大臣反对,说没有这个先例。

    朱和昶那时淡淡说了一句:“没有先例,那就从朕开始,由朕开这个先例,如何?”

    朝中大臣当时让了一步。

    此后,他再提出什么新政,就更顺理成章了。

    大臣们没法直接反对,只能暗地里使绊子,皇上虽然偶尔会妥协,但绝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

    只要皇上想,他可能真的提拔傅云入阁!

    据说早在傅云和翰林院一起编纂典籍、修补前朝史书时,身上就挂了个翰林院的虚职,如今又拿到进士及第……

    原来从一开始,皇上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