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423
    的太医请了过来,他看过傅云章的脸色和脉象,沉吟了片刻,道:“有点凶险,又有点玄妙,我一时也拿不准。”

    傅云英拿出张道长的药方,道:“这是宫中张道长开的方子,我二哥少年时刻苦读书,日以继夜,焚膏继晷,未加保养,不幸落下病症,这些年都是吃张道长的药。”

    张道长是皇室仙师,太医不敢怠慢,接过药方细看,推敲了一番,含笑说:“不愧是仙师,这药方让老朽茅塞顿开!”

    傅云英回头看一眼沉睡的傅云章,“可要紧?”

    太医摇摇头,斟酌着说:“这也说不准,先按着药方吃,兴许就好了。”

    傅云英脸色微沉。

    ……

    傅云章醒来的时候,闻到一阵清甜的香气。

    这气味和药味不一样,以往他房中总是弥漫着一股说不上好闻也说不上难闻的药草味道,现在萦绕在他鼻端的香气却甜丝丝的。

    他睁开眼睛。

    屋里光线明亮,窗户支起半边,亮光透过如意纹窗格子漏进来,地上一道道亮斑,幔帐都用铜钩拢起来了。

    傅云英盘腿坐在一边的罗汉床上看卷宗,黑漆桌案上堆叠了两大摞书册,一摞是看过的,一摞是没看的,她低头认真翻看,偶尔会提笔在纸上画一个圈。

    窗前高几上供了一大罐鲜嫩瓜果,香气就是那些瓜果散发出来的,这个季节北地连桃花都没开,也不知她到底从哪里寻摸过来的新鲜瓜果。

    傅云章轻咳了两声。

    罗汉床上,傅云英立刻放下笔,下地筛了杯茶,送到床边。

    “二哥,你醒了。”

    傅云章撑着坐起来,靠在床栏上,接过茶杯啜饮一口,摇头失笑,“是不是吓着你了?其实我没事。”

    傅云英嗯了一声,问:“二哥,傅容和你说什么了?她想威胁你?”

    傅云章垂眸,放下茶杯,“威胁?她还不够格。”

    他走了会儿神,看一眼傅云英,“今天没去衙署?”

    傅云英看着他,觉得他今天有些反常,道:“我告了一天假,刑部那边也派人去打招呼了。”

    傅云章一笑,“我没事,别耽误你的正事,下午去衙署罢。”

    像是要证明自己确实什么事都没有,他掀开锦被,穿上靴鞋,下地走了几步。

    “昨天只是意外,你管得那么严,我很久没吃酒了,每天吃饱穿暖,按时就寝,身体比以前强多了。”

    怕傅云英不信,他指指房门外,“不信你可以问莲壳。”

    傅云英已经问过莲壳了。

    莲壳说傅云章很久不用吃药了,大冬天也没有病过,昨天不知怎么回事,从城外回来,突然就病倒了。

    看来问题出在傅容身上,而且二哥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傅云英不动声色,“二哥,你饿不饿?先吃饭吧。”

    傅云章摸摸肚子,莞尔,扭头看她,目光变得飘忽起来,“妹妹,你对我真好。”

    这世上,大概也只有她能懂他,真正关心他、尊重他。

    虽然傅云章语气戏谑,像是在说笑,傅云英却觉得他每一个字都说得认真郑重。

    “二哥对我更好。”

    她轻声说,站起身,扶住傅云章的胳膊。

    傅云章笑了笑,就着她的搀扶走到月牙桌前坐下,“还真饿了,吃饭罢。”

    ……

    下午,傅云英仍旧去大理寺,傅云章本来打算和她一起出门,她拦着不许,让他在家休息。

    傅云章拗不过她,笑着应了,把一份卷宗交给她,“这案子不必审理,来龙去脉都一清二楚,我看过供词,没有可疑之处。”

    他建议将这桩案子作为法报的头刊故事。

    为了和邸报以作区分,三法司官员管他们合理编写的报刊为法报,仍旧由各地报房负责印刷,免费供给老百姓传阅。

    马车上,傅云英打开卷宗匆匆看几眼,咦了一声。

    又是一桩杀夫案。

    男尊女卑,妻子杀死丈夫,属于卑下者冒犯尊贵者,按律法,应该凌迟处死。

    二哥为什么要选这个案子?

    到了大理寺,傅云英展开卷宗细看。

    说来也是巧,她经手的案子中,有一半和妇人有关,杀夫案、杀妻案她碰到过不少。

    所以傅云章才挑这个案子?

    她喝口茶,继续看下去。

    看完所有文书,她明白傅云章想做什么了。

    他想救下那个凶犯。

    凶犯是名妇人,名叫牛银姐,二十六岁,她杀了自己的丈夫,作案工具是一把铁钳。

    牛银姐的丈夫邓寿家中本来殷实富裕,有几百亩良田,但他不学无术,成日花天酒地,很快就把家产败光了。

    邓寿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为了筹钱继续去勾栏行乐,竟然将自己的妻子牛银姐典给其他人当妾,等生了孩子,再把人给要回来。

    牛银姐曾想过逃回娘家去,但她娘家兄弟不管她的死活,她无处可去,只能回家,被邓寿强卖给他人。

    就这么过了几年,牛银姐辗转做过三个人的妾,家中三个女儿,两个年长的都被邓寿卖给过路行商当丫头。

    去年,邓寿见最小的女儿生得美貌,正好手中缺钱,又动了心思,想把小女儿卖到窑子里去。

    那天牛银姐去河边洗衣裳,回到家中,看到丈夫领来的人抓走小女儿,想到两个大女儿生死不知,失去理智,抄起铁钳朝邓寿敲下去,不小心打到邓寿的脑袋,把他给打死了。

    夫妻吵架的时候邻里街坊在一边围观,亲眼目睹牛银姐杀了自己的丈夫。

    地方上认为牛银姐杀夫情有可原,可毕竟是杀了人,可以免除让人受尽折磨的凌迟,改为不那么痛苦的绞刑。

    ……

    傅云英合上案卷,吩咐石正召集刑部和都察院的人,拿着案卷去找齐仁。

    齐仁看过卷宗,简单叙述案件经过。

    众人商讨一番,认为这桩案子很适合公开。

    一来牛银姐杀夫的事在当地很有名,出嫁从夫,天底下敢于反抗丈夫的妻子历来就少,出了一桩,往往能轰动一时。二来,牛银姐的遭遇很值得人同情,可惜她手段太过激烈了,杀了人,就必须受到惩处。

    傅云英认为不应该判绞刑,少卿齐仁也这么想。

    民间百姓对此有很多讨论,有些人认为牛银姐因为纠纷打死丈夫,心肠狠毒,理应判刑。

    大部分人觉得牛银姐可怜,当然,他们仅仅只是同情,和其他人一样,也觉得牛银姐不应该杀死邓寿。

    案子最后交由三法司共同审理。

    汪玫的学生立刻起草法报第一刊,名字他已经想好了,很朴实,就叫《牛氏杀夫案》。

    众人还在小声商量怎么张榜,内官来大理寺通传,朱和昶今天见过工部侍郎,有事和傅云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