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392
    脾气把人赶走了!

    齐老太太深恨儿子脾气臭,出面挽留傅云英。

    她再三推辞,道:“衙署里还有差事,下次再来叨扰。”

    齐老太太忙叫下人把孙子孙女带出来,祖孙几人一直将她送到门口,看她骑上马走远了,方转身回去。

    ……

    傅云英仍旧回大理寺。

    大理卿分给她一堆棘手的差事,她得先理出个头绪来。

    低头想着事,马突然喷了个响鼻,停住不走了。

    傅云英抬起头。

    年底内城有几次市集,各地货物从运河汇集京师,老百姓们携家带口出游,坊市间分外热闹。

    她翻身下马,去坊市逛了会儿,买了些小玩意。

    回到大理寺,众人问了几句齐仁的伤情,知道他无事,继续忙活。

    今年参加秋审,她发现刑部和大理寺复核案件只看各地上报的文书,而且需要在短短数天内复核完所有判处斩和斩监候案件,实在仓促。

    当时有几桩可疑的驳回重审,另有几桩判了再押监侯办,她让石正把当时记录的文书找出来再看看,确认没有出错。

    石正找来文书,站在一边帮她磨墨。

    她铺纸将地方上报的材料中可疑的部分抄下来。

    再搁笔的时候,窗外天色已经昏暗。

    她站起身,不知是不是坐久了脚麻,踉跄了一下。

    石正忙过来扶,她摇摇手,觉得脑袋有些发晕。

    端起早已冷掉的残茶喝几口,方觉清醒了点。

    这天傅云章没有等她,刑部的人告诉她说傅云章有事,提前离开了。

    她皱皱眉,上了马车。

    回到家中,问管家,管家说傅云章还没回来。

    二哥是不是找到傅容了?

    傅云英回房梳洗,累了一天,没什么胃口,躺下就睡着了。

    袁三他们专心温书,知道她疲惫,没有过来打搅她。

    这一觉不知睡了多久。

    梦里也在落雪,狂风呼啸,吹得她全身冰凉,她抱紧双臂,心想一定是喝了冷茶的缘故,才会做这样的梦。

    想醒来,可怎么也醒不了,身体是僵硬而沉重的,仿佛灵魂出窍,能看到自己的身体躺在温暖的衾被中,而灵魂却在冰天雪地里瑟瑟发抖。

    脸上忽然觉得湿哒哒的,还有点烫,她觉得挺舒服的,忍不住凑过去。

    灵魂终于归位,双手双脚恢复知觉。

    她睁开眼睛,对上一双幽深的眸子,灼灼地盯着她看,像是要把她吞噬进去。

    “明锦哥,我好冷。”

    她还记得梦里的感觉,下意识道。

    霍明锦单手按在她脖子上,闻言,眼底暗色翻腾,立刻将她按进自己怀里,紧紧抱住。

    她抱着他的腰,靠了一会儿,慢慢暖和过来。

    霍明锦松开她,垂眸细看她的脸色。

    她揉揉自己的脸,“刚才做了个梦。”

    霍明锦嘴角一扯,勉强笑了一下,“没吃饭就睡了?”

    她点点头,“不饿。”

    霍明锦扬声叫侍女送消夜进来,“我也没吃,陪我吃一点。”

    傅云英嗯一声,起身披衣,侍女端着大捧盒进来,碗碟在次间月牙桌上排开。

    霍明锦盛了碗鱼汤给傅云英。

    她实在是困,喝汤的时候就开始打瞌睡,差点打翻汤碗。

    霍明锦没有笑话她,拿了碗要喂她吃。

    她忙摇头,“不了,我吃不下了。”

    霍明锦没有坚持,“累了就早点睡。”

    她坐着不动,右手托腮,道:“你还没吃完呢,我陪你坐一会儿。”

    他忙,她也忙,每天只有晚上能见面。

    霍明锦放下碗筷不吃了,催她回去接着睡。

    今天他真是古怪。

    等明天起来问他……她打了个哈欠,回房睡下。

    霍明锦坐在床边,看她侧身入睡,呼吸渐渐变得平稳,眼里泛起阴沉沉的冷光。

    他放下床帐,吹灭灯火,走出房间。

    乔嘉在门外等着,道:“太医说和上次的症状一样。”

    傅云英下午回来后昏睡,怎么叫都叫不醒。乔嘉大惊,忙派人去请太医,自己去城外军营禀报二爷。

    刚才太医给熏了药,傅云英才醒过来。

    霍明锦望着浓稠夜色中潺潺水声传来的方向,问:“今天她去过哪里?”

    “公子进宫,回大理寺,中途去了一趟齐家,还逛了会儿集市。”

    霍明锦声音暗哑:“告诉阮君泽和赵弼,他们查得太慢了,把所有人手找回来,我亲自处理。”

    乔嘉暗暗诧异。

    从新君即位后,二爷就不插手镇府司的事了。

    不过事关傅云英,二爷难免心焦。

    他拱手应喏。

    ☆、(捉虫)

    天气越来越冷,积雪冻严实了,又盖一层新雪,数日不化。

    庭院里的池水结了一层浮冰,唯有靠近长廊一面的绿水还在流动。

    傅云英休沐在家,倚着栏杆,左手拿了本书,右手横在栏杆上,随手把一碟鱼食撒下水面。

    一群艳丽的红鲤缓缓浮上来,争相啄食。

    袁三和傅云启在院子里堆了两只雪狮子,堆完后,互相嘲笑对方的雪狮子奇丑无比,笑着笑着揎拳掳袖,差点扭打起来,然后闹着要傅云英给他们评一个高下。

    她合上书,仔细看了看两人的杰作,一只像吐舌头的狗,一只像撒欢的猪,还真分不出哪个更丑。

    午后苏桐过来看她,闲聊时和她说起,工匠到南方以后,从松江府织工口中得知她们见过一种新的织布机,工匠想要仿造,但只听织工口头述说,试了几次都失败了。

    她道:“提高赏银,谁最先造出来,或者造得最好,赏五百两。”

    工匠们生活困苦,解除匠籍制度后,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手艺养活家人,并且在短短一个月赚取以前一年都赚不到的工钱,积极性非常高。这段时间以来,许多工匠主动向朝廷献计献策。但凡点子被采用的,都能领到赏钱,于是他们更活跃了。

    苏桐笑道:“主事也这么想,不过这钱由谁给,却不好说。”

    从朝廷到地方,不管是做什么,拨出去的银子,最后分到底下的,往往不足原先的十分之一。

    比如治理洪灾,朝廷拿出一百万两,中间层层刮肉,最后总督能拿出二三十万两办正事,老百姓就会齐呼这是一位廉洁的青天大老爷。

    傅云英道:“这笔钱皇上从自己私库拨,会派专人管理,无论是工部、户部,还是底下的营缮,都无权插手。”

    苏桐沉吟了片刻,“虽不是长远之法,眼下也只能如此。”

    又道:“还有一事,得找你帮忙。”

    傅云英支开其他人,道:“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