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374
    锦已经走了,夜已深,明天再说也是一样的。

    但想到霍明锦方才的样子,她心中隐隐不安,道:“我有事和二爷说,请他过来一趟。”

    乔嘉应喏,出去了。

    半盏茶的工夫后,他折返回来,道:“公子,二爷不在府中,听说兵部那边出了点状况,他被人请走了,不知几时回来。”

    傅云英只得罢了。

    “等二爷回府,请他务必过来。”

    她想了想,加一句,“告诉他我想见他。”

    乔嘉答应下来。

    ……

    从傅家出来,朱和昶站在台阶上,扫一眼跟随自己出宫的随从。

    他身躯高大,因为小时候多病,肤色一直偏苍白,举止风流,相貌堂堂,玄色袍角在夜风中飞扬。

    内官们伺候他这么些天,渐渐摸清他的脾气,知道他这是动怒了,惴惴不安,屏气凝神,不敢稍动。

    皇上虽然宽以待人,但毕竟是天子,天子之怒,一般人承受不住。

    吉祥跟随朱和昶日子最久,见他冷冷瞥一眼刚才在傅家内院表现傲慢的小内侍,明白过来,给旁边的侍卫使眼色。

    侍卫会意,拉走小内侍。

    小内侍一头雾水,还没回宫,就被带走了。

    朱和昶一言不发,步下台阶,坐进早就侯在门外的马车里。

    吉祥一声清唱,銮驾起行。

    其他内官心有余悸,纷纷抹汗,跟在马车后面,小声问吉祥:“好端端的,万岁爷怎么生气了?”

    有机灵的内官看出点意思来,眼珠一转,试探着问:“莫不是因为林高对傅大人不敬,所以万岁爷不高兴?”

    吉祥抿嘴一笑,甩甩拂尘,慢条斯理道:“这对傅大人不敬,只是一条。皇上是天子,皇上爱和谁亲近,就和谁亲近,喜欢用谁,就用谁,还轮不着我们这些阉人来指手画脚。明知皇上信重傅大人,还不敬傅大人,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内官们若有所思。

    马车驶入宫门之中。

    乾清宫烧毁的南庑还在整修,走过广场的时候,能闻到新鲜而浓烈的木料香味。

    内官们手执宫灯,照出地上刻有格纹的地砖纹路。

    朱和昶拾级而上,风吹衣袂飘飘。

    吉祥小心翼翼和他说笑,提起傅云英,飞快撩起眼皮偷偷看他一眼,笑道:“皇上待傅大人真好。”

    知道傅大人病了,皇上特意派人回武昌府,搜罗了一大堆乡土之物,快马送回京师,自己看都没看,全都让人送到傅家去了。

    至于人参鹿茸燕窝什么的,那更是如流水一般赐给傅大人,别说是养病,就是当饭吃,傅大人一辈子都吃不完!

    黑暗中,朱和昶笑了一笑。

    台阶高耸,他回望宫城南边的方向,一双眸子闪闪发亮。

    “云哥待我也好。”

    他想起多年前,自己生病的时候,云哥过来看他。

    云哥不爱和人亲近,平时他想方设法讨好云哥,云哥不冷不热。

    但是看到他生病了,云哥真的担心他,容忍他的不着调,他故意靠到云哥身上,云哥没有推开他,扶着他在房里走路。

    他很高兴。

    云哥却只是老实说一句:“你病了,得对你好一点。”

    虽然是打击他的话,但这才是云哥。

    事后老楚王哈哈大笑,无情嘲笑他,“云哥只是同情你!宝儿,还是老爹对你好。”

    到如今还记得云哥和老爹坐在一起说话,一本正经,倒像是平辈人。

    但说到不苟言笑,云哥比老爹还稳重。

    云哥别扭,自己当然只好热情一点,不然云哥怎么会成为自己的好兄弟?

    朱和昶失笑了片刻。

    吉祥一双眼珠滴溜溜转来转去,写满精明。

    看来皇上虽然因为登基而有所变化,越来越威严,但和傅大人的情谊依旧,傅大人对自己有恩,帮自己洗刷冤屈,重回皇上身边,不管从私情还是以后的前途来说,以后见到傅大人,一定得小心伺候!

    ……

    次日开始,傅云英分批接见自己的幕僚。

    她询问哪些人熟知朝廷律法,有三人称自己略通一点。

    “有事劳先生们去办。”

    她示意王大郎把几本曾经流行于市井的小说拿出来。

    众人传看那几本小说,问:“可是这几本小说有什么不妥之处?”

    傅云英淡淡一笑,道:“并无不妥,只是想请先生们照着这几本小说写几本断案的书。”

    包公案之类的小说曾十分流行,那段时间天南海北写小说的人都想方设法搜集各地轰动一时的案子,假托包公之名,写成小说,卖得非常好。

    后来有人投机取巧,干脆找来官府判案的文书,从整个审案的过程到最后的判词、判罚,全部一字不漏照抄下来,也十分畅销。

    写书对幕僚们来说不算难,不过他们不明白傅云英的目的。

    “民间百姓,尤其是内宅妇人和不识字的人,不通律法,常常被欺瞒勒索。先生们便以几桩常见的案例为素材,将诉讼过程详细写出来,写得越通俗易懂约好。”

    幕僚们心思灵活,不必傅云英多解释,只听她说到这里,心中雪亮。

    平民大多不识字,不通律法,大多数人还以为告状只要到衙门前击鼓就行。大人是想用市井百姓最喜爱的小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学一点基本的律法常识。

    这倒是造福于百姓的好事,只是做了短时间之内并不会有什么效果,而且没人会因此感激大人。

    吃力不讨好,大人为什么还要去做?

    傅云英不必和幕僚解释自己的想法,只需要吩咐下去就行。

    她还道:“书写成之后,编成曲子,教会戏班子,让他们四处传唱,尤其是要到各地乡间传唱。所有费用,都记在账上,按老规矩,各有奖赏。”

    幕僚们应喏。

    可别小瞧戏班子,他们四处漂泊,虽然唱词粗俗不堪,上不得台面,但经他们传唱的歌谣,朗朗上口,内容直接,很快就能传遍大江南北。当年太、祖皇帝也曾利用戏班子传唱自己的事迹,借以收买人心。

    ……

    见过幕僚,陆陆续续处理了一些杂事,乔嘉回来禀报,霍明锦还没回来。

    傅云英皱了皱眉。

    接下来两天,她都没见到霍明锦。

    他不是出府去了,就是正在和属下议事,再要么去大营巡视,总之就是没空来见她。

    她不动声色。

    这晚,傅云章下衙回来,叫莲壳过来请她过去。

    外面是阴天,在刮雪籽,敲在瓦片上,叮叮当当响。柳条狂舞,水潭卷起细小的浪花。

    她披了件大绒氅衣,手里揣着个铜手炉,穿过回廊,走进傅云章的院子。

    傅云章房里烧了火盆,四面窗户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