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355
    她,就真不闹她了。

    秋千微微晃动,吱嘎吱嘎的细微响声此起彼伏,如水波荡漾。

    他静静看着她,见她双颊微红,浓睫交错,眸光朦胧,似有睡意,轻轻唤她一声:“云英?”

    “嗯?”

    傅云英抬起眼帘,眼睛里漾起丝丝缕缕水润,像弥漫了一层雾气,湿漉漉的。

    如海棠春睡,娇艳中透出点妩媚。

    霍明锦刚才没有开玩笑。

    看着她长大的,年长她太多,所以一面用层出不穷的手段让她属于自己,直接的,委婉的,光明正大的,卑鄙龌龊的,他都使过,只是不能让她知道而已。一面看她也有如长辈对后辈一般的怜爱忧虑,自然能和傅四老爷说到一起去。

    求人不如求己,握在自己掌中,才能安心。

    所以,即使知道自己或许不是最好的,他也不会放手。

    霍明锦站起来,俯身抱起傅云英。

    暖风吹着,秋千晃着,傅云英泛起迷糊,昏昏欲睡,一被他抱起,挨到他坚实的胸膛,立马清醒过来。

    看她双眸恢复清明,霍明锦唇角一勾,立刻放她下地。

    老实得很。

    这里是傅家,他没想抱她回房,故意逗她而已。

    他道:“我搬过来了。”

    间壁宅子打理好了,他搬了过来,当然没有声张,今天拜访傅四老爷,特意绕了个大弯,从城外进来,再登门。

    京师人口稠密,坊市院落集中,两边宅院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仅有一尺宽的间隙。

    霍明锦送傅云英回房,示意随从在外面看守,领着她看博古架上一块藏在暗处的木板,轻轻一按,再分别往两边扭动几下。

    机括声响,博古架从中间分开,露出一条通向院墙后的暗道。

    这一处设计得很巧妙,从外面看,绝对看不出博古架后还藏有一方天地。

    傅云英瞪大眼睛。

    她只是要他买下宅子,什么时候让他修密道了?

    等等,他什么时候修好的?傅家这么多人,竟然没有发现一点端倪么?

    看出她惊骇多过于惊喜,霍明锦眼珠转了转,抬起手,果断把博古架合上了。

    真可惜,本来打算带她去隔壁看看的。

    傅云英还沉浸在震惊中,双眼直直盯着博古架看。

    霍明锦暗道不好,还没讨好到她,先把人惹恼了!

    她不好接近,可一旦真的愿意接受谁,就会全心全意待对方好。这一点他感触太深了,这些天被她温柔对待,他几乎可以说是神魂颠倒,如痴如醉,时时刻刻处于狂喜之中。

    可不能得意忘形,把她给吓跑了。

    “你今天去见了皇帝?”

    他状似无意地问。

    故意岔开话题。

    傅云英看他一眼,决定先不和他计较,和他说了朱和昶的打算。

    霍明锦点点头,“无妨,我心里有数,用不着担心我。”

    口气平静,仿若天下尽在他手中,运筹帷幄,因为强大而淡然。

    说完正事,知道该怎么和朱和昶回话,傅云英走到外间书房里坐下,因为气恼密道的事,没招呼霍明锦。

    她喜欢阔朗,书房、卧房、侧间都是打通的,中间只以落地大屏风和扇做隔断,冰裂纹的扇,映着窗外清透的绿意,似一幅幅精美画卷。

    窗前设供花,蜀葵、石榴和扁竹根,清新淡雅。

    看她像是真恼了,霍明锦却又忍不住微笑,大概是太喜欢了,看她生气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斟了杯茶递到她手边,“不高兴了?”

    傅云英翻开书案前堆叠的卷宗看,不理会他。

    霍明锦环顾一圈,出去了。

    她没管他,理好卷宗,铺了张纸,开始打草稿。

    身边传来椅子拖地的刺耳摩擦声响,她余光扫过去。

    霍明锦搬了张圈椅过来,放到她身边,挨着她并坐。

    他身形高大,气势又足,大马金刀地这么一坐,即使不出一点声音,存在感也很强,实在难以忽视。

    傅云英仍然不理他,心里斟酌用词遣句,一笔一笔写在纸上。

    身旁呼吸声越来越近,霍明锦凑近,看她写了什么。

    “妇人诉讼权?”

    他皱了皱眉。

    从理论上来说,不管是告诉、举告、以证人的身份接受讯问,整个代诉、申诉、参与诉讼的过程中,妇人和男人一样享有相同的权力,也会面临同样的罪责。但事实上,妇人一旦牵涉进案件中,要承担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异样的眼光,往往下场凄惨。

    而且,在有些地方,妇人若是作为证人接受询问,其供词必须由其父亲、丈夫或者同族兄弟一同画押才有效用。

    还有一点,犯事被关押的妇人,若家中没钱打点,很可能会遭狱卒□□。

    所以一般平民妇人轻易不会参与诉讼,大多数由亲属代为出面。

    至于家长里短的纠纷,比如两家妇人为谁家偷吃了另一家的鸡闹到县衙门的,不在大理寺管辖范围之内。

    傅云英让陆主簿他们翻出来的卷宗全是涉及性命的刑事大案。

    她总结了近三十年内凶犯为妇人的全部案件,找出其中妇人请亲属为自己代诉而被陷害或被欺瞒的案子,以此为依据,建议修改妇人诉讼权。

    不需要太大的改动,只要能确保妇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能够明确、直接表达她自己的诉求,不被人欺瞒。

    霍明锦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样的事,不是没人做过,但往往起不到什么效果。

    伦理宗法是这个国朝治国的根本,不可能被轻易撼动。

    说一句蚍蜉撼树都是夸大了。

    傅云英现在做的这些,就好像拿着一只水瓢,站在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边,不停往外面舀水,什么时候才能将大海的水全部舀干净?

    况且,就算她成功了,也没人会感激她。

    那些妇人说不定还会骂她多管闲事,她们不喜欢打官司,认为抛头露面是伤风败俗,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诉讼权。

    霍明锦没有出言打击她,但傅云英能从他紧皱的眉头看出他的担忧。

    他怕她辛苦一场之后看不到希望,会灰心难过。

    她写完一段话,搁下笔,轻声说:“明锦哥,隋朝之前,世家林立,想要做官,必须出身世家,否则就算才高八斗,也只能屈居人下,给世家当谋士。出身决定命运,心比天高,生于寒族,只能饮恨而终。从科举取士到如今,历经多少个朝代,寒门之子才真正能凭自己的才学做官?”

    隋朝的科举制还不够完善,而且很快被世家反扑了,唐朝算得上十分开明,世家仍然占据高位。

    几百年朝代更替,持续近百年的割据纷乱,敢和帝王叫板的世家方慢慢消融没落。

    从此,开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国的崭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