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259
    以把身家性命托付给她。”

    姚文达是过来人,不大信他的话,为了各自的前途,父子都能举刀相向,何况傅云章和他弟弟只是血缘疏远的堂兄弟。他们现在还年轻,以为仗着感情好,以后即使各自为主也能一直这么兄友弟恭,等他们经历几场风雨,自然会有裂痕。

    不过傅云章本身并没有特别偏向哪一方,政见观点上他有自己的坚持,为人处世又更像是中立派,所以现在说这个为时过早,说不定这对兄弟真的能同时处理好家事和公事。

    “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说难听的话离间你们兄弟了。傅云那孩子我瞧着挺喜欢的,没想到他不声不响,竟然能和霍指挥使攀上交情。我还从未见过霍指挥使照拂过哪个后生,都以为他是个疯子……”姚文达说话从来没有顾忌,“这疯子现在像个正常人了,朝中大臣惊掉下巴,沈党那边早就注意到傅云了,你记得提醒他当心沈党的人。”

    “谢老师替他着想。”傅云章道。

    然而沈党的人还在暗中观察,并不急着胁迫傅云英,先出手的是崔南轩。

    快到除夕了,傅云章放下书本,带着傅云英、傅云启和袁三去逛棋盘街、城隍庙市。城中商贸繁荣,天南海北的客商云集于此,珠宝玉器,日常用物,古董书画,无所不包,到了每月固定集会的日子,集市规模更是宏大,往往比肩接踵,人山人海,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马车根本没法掉头。

    袁三攒的钱全给袁家了,最近又专心温书没有写小说,囊中羞涩,看到什么都想买,但舍不得买。

    傅云英给他五百两银子当零花,道:“提前给你压岁钱。”

    他盯着铺子里卖的果子直流口水,馋得眼睛都红了。他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对吃的很执着。

    一旁的傅云启笑得直不起腰。

    袁三倒也不忸怩,大大方方接了碎银子和银票,给傅云英作揖,然后得意地朝傅云启眨眨眼睛,“老大心疼我,给我压岁钱,你笑什么?”

    说着话,欢欢喜喜奔向那家苏州人开的铺子,指着收拾得干净整洁的装果子的木架,豪气冲天:“一样来半斤!”

    他脸皮这么厚,傅云启觉得没意思,不耻笑他了,转而找傅云英诉委屈,“有我的份么?”

    傅云英一笑,“九哥,我还没找你讨呢。”

    傅云启挠挠脑袋,走开了一会儿,再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几串冰糖葫芦,往她手里一塞,“来,云哥乖,这就是哥哥给你的压岁钱。”

    傅云英白了他一眼,刚好傅云章在铺子里买了几张字画过来找他们,她分给他一串糖葫芦。

    傅云章头戴防风的大帽,穿一件漳绒斗篷,长身玉立,面若冠玉,拿着一串糖葫芦,有些哭笑不得。

    “城隍庙的糖葫芦比其他地方的好吃。”傅云英让他先尝一口。

    傅云章从未吃过糖葫芦,把字画交给身边莲壳拿着,摇头失笑,咬下一颗山楂果,酸酸甜甜的。

    袁三买完果子回来了,手里抱着,臂上挂着,嘴里还叼了一只大纸包,王大郎忙迎上去帮他拿。

    “老大,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我看到有卖松子糖、椒盐饼、金华酥饼和桂花糕的,多买了点。”

    这几样都是傅云英平时爱吃的,袁三捧着一堆点心给她挑。

    她挑了几枚金华酥饼,给傅云章拿的是方块酥糖,他爱吃这个。至于傅云启,他已经抢了一大包板糖和松子糖在手里。

    傅云章左手一大包糖果,右手一串冰糖葫芦,竟觉得有些无措。

    这种场景他从未经历过。

    难怪小的时候同窗们都喜欢过年。他想起小时候,还没到腊月,同窗们就兴高采烈盼着过年,而对他来说,过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平日更冷清,因为别人家阖家团圆会刺激到母亲,而且要账的通常选在年底上门讨账,所以他们母子从不过年,整个正月大门紧闭,外边的热闹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傅云英顺着拥挤的人潮往前逛,一路走走看看,给傅云章他们一人买了几双鹿皮靴,还买了牛皮、杭细绢、三梭布,新的茶钟和果罩,几只供花的美人瓶,纸张墨砚之类的文具。想起家中书房的灯台摔坏了,特意买了几盏扛摔的铁丝灯。

    家下人紧跟在后面搬东西,不一会儿褡裢都装满了。

    京城坊市繁华,店铺摊子五花八门,卖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

    几人逛了一大圈,看到有人高声叫卖湖广土产的,想起家乡,忍不住凑过去看。

    那边卖的东西并不出奇,无非是咸鱼腊肉。

    奇的是买东西的人,他头戴福巾,穿一身皂色缘边玉色深衣,腰束大带,云头鞋,俊秀儒雅,气度极好,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许多打扮富丽的小娘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摊前挑挑拣拣,实则频频偷看他。

    竟是崔南轩。

    傅云英怔了怔,那边崔南轩身边的人已经认出她,朝她微微一笑。

    她心头凛然,因为站在崔南轩的青年正是那日在西苑见过的太子殿下。

    周围的人群里不知藏了多少皇宫护卫。

    傅云英心里忖度太子微服出行,大约是出来玩的,肯定不想惊动其他人,抬脚正要退下,太子却朝她挥了挥手,示意她过去。

    她扯扯傅云章的衣袖,“二哥,你们在这等着。”

    傅云章没见过太子,只认出崔南轩,见她神色有异,嗯了一声。

    她走到太子跟前,眼角余光扫一眼左右,果然看到人群里有几个汉子一直紧盯着摊子,她只略微靠近几步,就觉得有无数道视线落到她身上,如芒刺在背。

    太子和崔南轩有说有笑,等她走近,含笑道:“我听崔侍郎说,你也是湖广人?而且还曾是崔侍郎的学生?”

    她没看崔南轩,点头应了一声,“崔大人曾在江城书院讲学。”

    太子眼底闪过一抹异色,笑了笑,“倒是巧了,难怪你学问好,崔侍郎方才说了很多你在书院求学的事。”

    傅云英心里咯噔了一下,暂且不露声色。

    不咸不淡说了几句话,太子问起她湖广的风土人情。

    她说了些湖广各处的风景名胜,见太子兴致缺缺的样子,眼珠一转,改而提起湖广过年的习俗,“和北方不一样,湖广人除夕守岁不吃饺子,初一早上才煮饺子吃。”

    太子每天上学读书,每个月还有九天必须正襟危坐听大臣讲经,入耳的都是治国的大道理,大概很少听人说民间风俗,听得津津有味,偶尔找崔南轩求证,“果真如此么?”

    崔南轩看一眼傅云英,道:“地方风俗,各有不一,大致是不错的。”

    说笑了一会儿,太子放傅云英离开,“你是和家人一起出来闲逛的罢?倒是扰了你。”

    太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