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239
    小娘子出嫁。沈介溪这一次一定会从湖广挑走几名秀女,其中一名自然必是沈氏女无疑,为作掩饰,另外几名秀女也当是湖广人,而且身份肯定略低于沈氏女。

    傅云英把这事告诉傅四老爷,傅四老爷心急如焚,之前在黄州县定好的亲事因为变故泡汤了,他们在武昌府人生地不熟,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挑到合心合意的好人家?

    卢氏势急心慌,想着不如干脆像巷子里的其他人家那样,先找个能凑合的把亲事办了,其他的事等选秀过了再说。

    傅四老爷坚决不答应,女儿家如果遇人不淑,一辈子就毁了,姻亲之事哪能随随便便?

    相熟的人家知道傅家有三位小娘子,其中“英姐”烧坏脑子成了个傻丫头,肯定不会入选,当务之急是把月姐和桂姐的亲事定下来。家中有和月姐、桂姐年纪相当而且还没有婚配的子侄的熟人便写信向傅四老爷推荐自家亲戚,傅四老爷这时候也不肯随便讲究,一个一个派下人去打听对方人品。

    有相貌体面但喜欢眠花宿柳的,有身体不好病恹恹的,有家中人口太多公婆性情严厉的……

    一个个打听下来,傅四老爷一个都不满意。好不容易有一个相中的,刚想托人上门谈婚事,对方已经被其他人家抢先定下了。

    因着选秀的事,所有人家都急着嫁女儿,男方不愁找不到媳妇,于是有那等轻狂人家便趾高气扬起来,找到傅四老爷,直言愿意娶傅月或者傅桂,前提是傅家陪嫁的嫁妆要超过五千两,而且嫁过去以后铺子、庄田得交给公婆帮忙打理。

    这种想趁火打劫的人家还不止一两家,先后有四五个人打探傅四老爷的口风,表示只要傅家嫁妆给得足,他们家少爷立刻上门求亲。

    傅四老爷勃然大怒,“月姐和桂姐就算不嫁人,也不能嫁进这种人家!乘人之危,不是什么好东西!”

    傅云英在书院里认识的同窗大多出身富贵,人品也可靠,她留意了几个人选,还没问对方家中是否定亲,人已经走了整个湖广都在办喜事,他们被家里人叫回去娶媳妇了。

    也有人上门打听傅云启和傅云泰是不是还没娶亲,傅四老爷忙着傅月和傅桂的事,大吴氏和卢氏则应酬前来给兄弟俩说媒的亲戚。

    几天过后,傅云泰的亲事定下来了,对方急着送女儿出阁,不计较亲事办得匆忙,只要傅家答应过两年再圆房就行。

    贡院街每天炮竹声声,锣鼓齐鸣,一天之内起码有两家同时办喜事。

    娶进门的李家小姐名叫李素姐,才十二岁,一团孩子气。他哥哥把她背进傅家大门后,哭了一场,她却笑嘻嘻的,见到新郎官打扮的傅云泰,大大方方拉他的手,傅云泰羞得面红耳赤,观礼的亲戚们都笑了。

    素姐跟着大吴氏一起住,傅家答应李家,等她过了十四岁再让她和傅云泰同房。

    大吴氏也给傅云启挑了一个小娘子,他不肯娶亲:“娶进来我不喜欢,不是白白耽搁人家么?”

    傅四老爷见他实在抗拒,帮他推了亲事,“启哥现在是有功名的人了,亲事不能马虎,他以后说不定能和他二哥一样考中举人,到那时再给他说亲也不晚。”

    这段傅云章没有出门,整天待在府里读书写文章。

    别人家嫁女忙,他没有女儿要嫁,却比那些火烧火燎满世界找女婿的人家还要忙。

    每天有人求到他门前,声泪俱下请求他娶自家女儿、姐妹,做不了正房,给他当妾侍也可以,再不济倒茶端水的丫头都行啊,只要他能把人给收了。

    接连不断有人上门说媒,他不胜其扰,干脆闭门谢客。

    结果那些人另辟蹊径,天天眼巴巴等在傅家门前,看到他出门,就上前哭诉自家难处,两眼泪汪汪,求他娶妻纳妾。说到最后,哭哭啼啼给他跪下。

    这种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走。

    傅云章万般无奈,只得找个借口说自己出门游历去了,从此待在内院,足不出户。

    他倒也不是真的闲着,帮傅云英给傅月和傅桂找女婿,一个挨一个写信给同窗,问他们是否婚配。

    同窗们又气又笑,孩子都满地跑了,才想起来给他们做媒?

    傅云章已经二十多岁了,他自小聪颖,入学后本来就比同窗年纪小,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同窗早就成亲生子了。

    连孔秀才也找了个媳妇,上个月曾写信给他报喜。贺礼还是傅云英和他一起挑的。

    收到同窗回信,得知他们都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傅云章难得诧异了片刻。

    一旁正挽袖帮他整理书房的傅云英不由得摇头失笑,他做什么都游刃有余,事事想得周到,就是在生活琐事上好像总是慢一拍。

    明明前几天吃饭的时候他还叮嘱莲壳别忘了每个月给同窗送柴米肉布,却不记得同窗添了一对儿女。

    大概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所以反应迟钝。

    陈老太太耳提面命,要求他一心刻苦读书,不要分心去想其他。

    他便真的一心一意读书,哪怕不喜欢。

    七情六欲,人间烟火,他始终游离在外。

    就像崔南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不会和街坊邻居打交道,不知道怎么把白米煮成热腾腾的米饭,鲜有的几次下厨,不是锅底焦糊米粒却夹生,就是把米饭煮成一锅稀粥。

    ……

    傅云英认识的同窗中,最后只有袁三和钟天禄没有定亲。

    袁三回长沙府去了,袁县令有几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儿,符合选秀的标准,他想回去看看情况,如果袁县令不嫌弃他,他愿意给袁家当女婿,这样他就能回报袁县令当年的恩情。

    傅云英送他坐船离开,转头就拎起一起来给袁三送行的钟天禄,准备让傅月和傅桂当面见见他。

    前不久大家才知道,钟天禄并非他们猜测中的钟家庶子,而是其中一门远支正经的嫡出少爷,只不过家里早就落魄了,连仆人都纷纷出逃,只剩下他和老爹相依为命,他读书的费用是他老爹在码头帮人扛货挣来的。

    认识傅云英后,他帮她整理书目、稿子,每个月能赚三两银子,加上书院的花红、膏火钱,他老爹用不着再去码头给人当苦力。

    他很感激傅云英,巴不得和傅家结亲。

    钟天禄生得唇红齿白,相貌不差,又是个秀才,而且性子老实,从不去烟花柳巷,长辈们那边肯定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就看傅月和傅桂能不能看得上他。虽然他家徒四壁,穷了点,但傅家富裕,不计较这个。

    人是傅云启带回去的。

    傅云英在宅子里等消息,等了半天,总不见傅云启过来。

    正觉得纳闷,王大郎一溜小跑冲进正堂,摘下帽子,焦急道:“少爷,不好了,钟家少爷被别人家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