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196
    微风轻拂,大团大团花瓣随风洒落,沾了她满头。

    春日,春花,春衣,少年英姿韶秀,容颜如玉,好似画中人。

    长廊另一头隐隐传来女子的窃笑声。

    傅云英自袖中取出折扇,拂去肩头花瓣,目不斜视,径自走进赵师爷的书房。

    待她步进书房,五六个穿新衣,簪通草花,打扮得明媚娇艳的小娘子从藏身的廊柱后走了出来,望着她的背影,失望道:“傅少爷真是冷淡,看都不看我们一眼。”

    一个圆圆脸的范家小姐抓着赵叔琬问,“琬姐,你和傅少爷说过话,他一直都这么不爱搭理人么?”

    赵叔琬翻了个白眼,“他这人可小气了!我得罪了他妹妹,他到现在都不睬我。”

    圆脸小姐吃吃笑,“原来他很爱护妹妹。”

    书房开了一扇月洞窗,正面对着园子,小姐们的说笑声传入屋里,赵师爷哈哈笑,打趣傅云英,“你若真是男子,不晓得有多少小娘子哭着喊着要嫁你。”

    傅云英笑了笑,挽起袖子为赵师爷研磨。柔和的研磨声中,淡淡的墨香弥漫开来。

    赵师爷接过她的书稿翻看,“手册加印了三次,外面都卖疯了,你还是只送不卖吗?”

    “印书成本低,板子刻好了重复印就是,费不了几个钱。”傅云英停顿了一下,轻轻推开砚台,“湖广本地的只送不卖,南直隶、北直隶、浙江、福建那边的书商前来求稿子,他们给了定金,以后外地的手册由他们负责售卖,价格他们定。”

    有一个对比,才能叫湖广本地文人明白丹映公子只送不卖这个举动有多仁义。她既是湖广人,名声就得扎根于湖广。为将来留一条后路。

    赵师爷点点头,“你做得很好。最近春暖花开,山上的桃花、茶花、玉兰都开了,范维屏要在郊野举办文会、诗会,城里叫得上名的士子都会去,他们请你赴宴,你去还是不去?”

    想得到文会的邀请不难,但特意点名请傅云英的事范维屏本人,她现在是武昌府风头最盛的后起之秀,许多人想当面见见她。

    傅云英想了想,道:“老师替我回绝了吧。”

    赵师爷一笑,“我也是这个意思。越是这种时候,你越要稳得住,不能叫眼前的一时风光迷花了眼。你得意的时候,人人愿意锦上添花,每个人都捧着你,等你落魄时,才知什么是人情冷暖。”

    他说完,抬头看一眼窗外沐浴在微雨中的粉艳花枝,忽然话锋一转,问:“你二哥回信了没有?”

    傅云英摇摇头,“就算托商旅送信,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一个多月,上次收到二哥的信还是过年的时候。”

    “也该到了。”

    赵师爷喃喃了一句。

    说了些闲话,赵师爷合上书稿,“先放我这儿,三天后给你,我记得我收藏了一套房书,忘了放在哪儿,等我回头找出来给你当参考。”

    “劳烦老师了。”

    师徒俩又讨论了几句学问上的事,赵师爷让傅云英留下吃饭,她推辞道:“还要去杨家一趟。”

    ……

    朱和昶生得人高马大的,其实底子虚,春天乍暖还寒,他不幸感了风寒,卧病在床。楚王立刻派人把他接到杨家养病。昨天吉祥回书院请傅云英找几本通俗小说给朱和昶带去,说他整天待在房里闷闷不乐,楚王急得上跳下窜,主子不高兴,杨家和楚王府的仆人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吉祥被他老爹打发过来请傅云英过去探望病中的朱和昶,他从小养在内院里,只有她这么一个朋友。

    说起来,朱和昶其实是因为她病的。她实在忙,每天夜里过了三更才睡。朱和昶见她天天废寝忘食,焚膏继晷,自告奋勇要帮她整理稿子。她想着朱和昶大概没正经做过什么事,觉得整理稿子新鲜好玩,就随他去,没阻止。哪想朱和昶态度比傅云启还认真,逐字逐句抄写稿子,把所有学生的文章按照文题详细归类,夜里非要吉祥催促三四回才梳洗就寝。他向来娇生惯养,晚睡了几夜,白天经冷风一吹,就这么病倒了。

    ……

    傅云英从范府出来,乔嘉和王大郎在外边等她,牵着马迎上前。

    她蹬鞍上马,视线扫过巷口,眼珠一转,“大郎,去铺子秤几斤果子。”

    大郎答应一声,掏出荷包,“少爷,买甜的还是咸的?”

    “多买点方块酥糖,那个开胃。再买点松子糖,山楂糕,要买苏州府的。”

    大郎一一应下,转身跑向巷口,不一会儿揣着纸包回来。

    主仆几个穿过街市,很快就到了杨家门前。

    朱和昶小时候就是在王府中的毒,所以很少住王府,通常住外宅,府门外挂着杨家的牌匾。

    管家听门子说傅云英来了,亲自迎了出来。

    傅云英塞了个大纸包给他,“给你们少爷的。”

    吉祥说朱和昶病中无聊,她托人买了好几本南方流行的通俗小说给他解闷,武昌府市面上暂时没有卖的,他肯定没看过。不过既然是探病,只送几本书不太合适,她买了几样点心,都是傅云启平时生病的时候喜欢吃的。

    管家咦了一声,朱和昶是王府世子,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没有?下人孝敬他,一般专挑稀罕的从来没人见过的玩意,傅少爷倒也老实,竟然拿这一大包街边铺子买来的果子送世子!

    他腹诽归腹诽,还是命人将果子送去灶房给婆子验看。

    杨宅挂着杨家的名头,里头却是比照着公侯等级建造的,雕梁画栋,枋柱金漆,中堂七间九架,很有气派。

    管家领着傅云英绕了又绕,走了足足一刻钟,才到了地方。

    朱和昶病着,郎中不许他见风,门窗紧闭,房里罗帐低垂,密不透风,虽是白天,却得点灯。

    傅云英踏进里屋,皱了皱眉。

    里屋响起朱和昶惊喜的声音:“云哥来了?快让他进来。”

    听起来有些虚弱。

    几名彩衣侍女掀起落花流水纹罗帐,傅云英抬起头,目光落在靠坐于床栏前的朱和昶脸上,怔了一怔。

    朱和昶脸色苍白,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双唇微微发青,一副重病的模样。

    这哪里是患了风寒!分明是得了大病!

    “云哥,你靠过来点,我听不见你说话。”朱和昶含笑看着她,朝她挥了挥手。

    她心头震动,低下头,往前走几步。

    侍女立刻搬来鼓凳给她坐。

    她弯腰正要坐下,朱和昶拍了拍床榻边,问:“你能坐我旁边吗?”

    不等傅云英回答,侍女们对望一眼,飞快抽走鼓凳,顺便把房里其他能坐的凳子全搬走了。

    朱和昶看一眼侍女们,面带赞许之色,虽然精神不济,却还有闲情和侍女们调笑,眼风温柔,如春风拂过,缱绻缠绵。

    侍女们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