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142
    人落单的时候揍一顿,或者把别人关在外面让他吹一夜的冷风,还有往别人床上泼水害他睡不成觉……反正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一定是杜嘉贞使的坏!”

    其实书院的学子和傅家族学的学子没什么分别,少年人一言不合扭打起来再正常不过了。

    傅云启和傅云泰以前也没少作弄人,一听傅云英说王大郎被人故意锁在斋堂,就道:“一定是他们干的!我们以前暗算桐哥也是先把人支开,在后院堵着他,一人一拳头,让他分不清是谁打的,没法找先生告状……”

    他说着说着,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小心把以前欺负苏桐的事说出来了,笑容凝结在嘴角,脸色僵硬。

    “你们欺负过苏桐?”傅云英眉头微微蹙起。

    傅云启搔搔脑袋,尴尬道:“那是好久之前的事了……桐哥不是咱们家的人,先生和二哥老夸他,其他人不服气。我没打他!我发誓!我只是听四哥、五哥他们的话,在旁边帮着望风……”

    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埋下头绞着双手,低声喃喃,“那时候我不懂事嘛……后来我给桐哥道歉,他原谅我了。”

    不必傅云启细说,傅云英猜得出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个一无所有投奔亲戚的少年,寄人篱下,风头太过盖过所有傅家子弟,傅家少爷们看他不顺眼,冷言冷语甚至于动手打他……

    难怪苏桐始终对傅家人若即若离,既感激二哥,又总想着取代二哥。

    也难怪端午那天苏桐救了傅云启和傅云泰之后,兄弟俩会那么感激他。

    昨晚他是凑巧被家人叫走了,还是听到风声故意避开的?

    他是不是对同样身为傅家人的自己抱有敌意?

    钟鼓声咚咚响起,傅云英恍然回神,撂下昨晚的事,低头系好腰间丝绦,出了房门,“先不说了,别误了早读。”

    …………

    东斋课堂,学生们陆陆续续到齐,在各自堂长的带领下,踏入庭院。

    傅云启频频抬头,审视目光频频射向走在最前面的杜嘉贞。

    学生们按照甲、乙、丙、丁四堂的队列站好,视线投向正房前连接台阶的高耸的月台。

    教授们走到高台处,环视一圈,摆摆手,示意学生们安静。

    学生们停下打闹,说笑声慢慢静下来。

    忽然嗡的一声,前面的学生骚动起来,议论纷纷。

    高台上,其他教授分列左右,当中一人两鬓斑白,迎风而立,正是山长姜伯春。他戴儒巾,穿一身墨色大襟宽袖道袍,目光扫过台下的学生们,面容丰润,嘴角带笑。

    今天并非山长主讲之日,姜伯春平时很少现身早读,今天怎么来了?其他教授也一个不落,全在高台上……

    傅云英的个子和同龄人比起来绝对是高挑的,但书院的学子大多比她年长,她站在末尾,抬头只能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宽阔肩背和脑袋。

    嗡嗡嗡嗡的哄闹声仍在继续,和她站得最近的钟天禄、袁三等人忍不住踮起脚四处张望,“谁来了?”

    赵琪和早上刚刚从家赶回书院的苏桐对望一眼,找前面的生员打听。

    议论声此起彼伏。

    傅云英正侧耳细听前面的人猜测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哗啦啦几声,人群突然从中间开始往两边分开。

    就像划开水浪一样,分开的潮水涌到她面前,突兀地停了下来。

    所有人都回过头来,无数道锐利的视线汇集到她身上。

    她抬起头,最前方的高台处,山长姜伯春正对着她微笑。白发在晨光下折射出一道道淡淡的银光。

    “傅云,今天由你领读书院教条。”

    书院规矩,学生每天早读前先对着东斋刻有教条的大石碑大声朗读教条,然后方开始一天的学习。通常领读的人是学长陈葵或者四堂堂长。

    众人听了山长的话,惊疑不定,抓着身边的人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此刻,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傅云?”

    天高云淡,朝霞璀璨。

    傅云英定定神,沐浴在灿烂霞光中,迎着书院全体学子或惊讶或疑惑或好奇的目光注视,慢慢走向高台。

    她走得很从容,很快踏上台阶。

    姜伯春拍拍她的肩膀,让出位子,让她站到最中间。

    赵师爷、梁修己、吴同鹤等教授和藏经阁的管干含笑望着她,目光慈爱。

    台下是几百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学生,台上是饱读诗书的教授学者,傅云英立于高台之前,面对学生们的瞩目,朗声背诵书院教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她背一句,学生们跟着读一句。

    她的声音并不大,但吐字清晰,清亮悦耳,宛如深藏山谷的幽涧冲刷过山石,空灵澄净。

    因其从容平静,更显得教条中的每一个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学生们仰望着她,一句句大声跟读。

    无数道声音汇集在一处,融合成巨大的声浪,涌向四面八方,那一句句修身修己的人生格言就这么一点一点融入他们的肺腑,又从他们的肺腑中嘶吼而出,盘旋于书院上空,久久回荡。

    人群里,傅云启遥遥仰望着高台上的傅云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受到胸腔里有种东西正慢慢苏醒,沸腾,燃烧。

    钟天禄、袁三,赵琪、苏桐,陈葵、杜嘉贞,这些天慢慢和傅云启熟悉起来的其他学子,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他,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高台上,傅云英肩披霞光,目光平静。

    …………

    清朗而又浑厚,朝气蓬勃的朗读声越过院墙,越过回廊,越过亭台楼阁,传向远方。

    一道高大身影驻足长廊深处,浓眉轩昂入鬓,五官深刻,剑眉星目,淡淡扫一眼台上锦缎束发、英气勃勃的少年郎,问身后的人,“谁家少年?”

    知府范维屏小心翼翼回道:“此子名叫傅云,听说是书院这一届的头名,乃黄州县人。他堂兄傅云章是黄州县举人,此次上京赶考,大约能高中。”

    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属官咦了一声,道:“大人,上次在渡口,您救下的那个小娘子好像就是这一家的……”

    男人没说话,收回视线,转身大步离去。

    其他人不敢多话,连忙屏息追上去,亦步亦趋紧跟着。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xiaotao、郎官清、美好、路人甲、676345各位亲的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