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137
    在新入院的学生中,苏桐和傅云英已经是最早到达长廊的,还有很多学生一边穿衣裳一边叽里呱啦叫着往这边赶,杜嘉贞没有惩罚他们,却单单当着众人的面训斥二人,明显是针对。

    苏桐没有分辩,示意傅云英和他一起过去。

    傅云英站着不动。

    苏桐眉头轻轻皱了一下。

    见傅云英不动,有人低声议论,“那是谁?”

    旁边的人答:“傅云,这一届第一考进来的。”

    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傅云英仍然纹丝不动,杜嘉贞脸色沉了下来,“我乃甲堂堂长,掌监督之责,你这是视书院教规于无物?”

    这一声质问问出来,威胁意味不言而明。

    书院不仅教授知识,更重视培育学生品德,按照教规,学长、堂长可约束监督学子言行,学子若不从教导,轻者扣除膏火钱,降级附课生,重者可能被赶出书院。

    有人忍不住嘲弄道:“以为入院考试考第一就能在书院横着走?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看热闹的人将台阶堵得水泄不通。

    傅云英仿佛没听见人群里此起彼伏的讥笑,沉吟片刻,拱手道:“杜堂长,不知我和苏学兄触犯了哪条学规,还请明示。”

    周围静了下来。

    正站在一处说闲话的学子们目瞪口呆,视线如潮水般汇集到敢于顶撞杜嘉贞的傅云英身上。

    苏桐飞快扫傅云英一眼,就这么干脆利落地把他拉下水,够果断的。

    杜嘉贞双眼微眯,不怒反笑,“你这是在质问我?”

    傅云英神色不变,缓缓道:“晚辈刚入学,对书院的学规还不大熟悉。记得陈学长说书院不分冬夏,卯时头钟鼓,卯时半二钟鼓,待三钟鼓后方开课,朗读一个时辰的经文后,于巳时正吃早饭,饭后主讲们授课。一天下来共有早饭前,早饭后,午饭后三堂课,若无故旷课或迟到,扣膏火钱两百文。这才刚敲过头钟鼓,我和苏学兄并未迟到,为何堂长要罚我们?”

    她说完,环视一圈,微微一笑,指指远处披头散发、正满头大汗往这边疾跑的学子,“若杜堂长要处罚我和苏学兄,他们是不是也要受罚?”

    周围被她手指指中的学子脸色大变,纷纷后退。

    你是第一,你敢顶撞杜堂长,我们不敢啊!别带上我们!

    杜嘉贞次次考课都在书院排前三,又刚中了秀才,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年轻人爱面子,被傅云英当众反驳,怒不可遏,但他故意惩罚二人确实没有理由,不过随意而之,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罢了。

    历年都是如此,从没人当众和堂长顶嘴,这小子竟然敢让自己难堪?

    气氛僵持住了。

    眼看杜嘉贞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傅云英忽然笑了笑,“莫非今天山长主讲,点卯的规矩和平时不同?”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她想说什么。

    还是被其他人拉过来解围的学长陈葵反应快,插到二人中间,笑着道:“山长讲学和平时一样点卯,不过院中学子为示敬重,会特意早到一刻钟。你们刚入学,不晓得这个也是情理之中。”看一眼面色不善的杜嘉贞,给他使了个眼色,“杜兄素来仰慕山长才学,每逢山长讲学日都起得最早。”

    傅云英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忙拱手赔不是,“原来如此,是晚辈等莽撞了。杜堂长赏罚分明,晚辈敬服。”

    反驳自己的是他,主动给台阶让步的也是他,杜嘉贞撩起眼皮看他一眼,“现在你晓得我为什么罚你了?”

    “晚辈明白了。初入学院,不懂规矩,经此一遭,以后必定记得牢牢的,不会再犯。”

    傅云英诚恳道,语气挑不出一丝毛病。

    陈葵打圆场道:“也怪我没提醒你们。好了,都散了,别误了时辰。”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傅云英抬脚往长廊尽头走去。

    她得罚站一刻钟。

    人群中,赵琪、袁三、钟天禄等人望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

    长廊发生的事很快传遍整座书院。

    上午祭拜文庙,听主讲和教授讲了一通读书的大道理,接下来开始正式上课。

    傅云启凭借自己灵活矫捷的身姿,挤开十几个想霸占傅云英后座的少年,一屁、股下去,像钉子一样钉在傅云英身后,唇角微掀,挥手赶其他人,“这是我弟弟,都走开,都走开。”

    其他人没抢到位子,悻悻然散去。

    “诶,英姐,你干嘛得罪杜堂长?”

    傅云启赶走其他人,跪坐在凳子上,上身往前倾,小声问。

    傅云英头也不抬,翻阅一本刚刚拿到手的时文册子,“我住甲堂,以后一定会和他起冲突,得罪不得罪都是一样的。”

    傅云启没听明白,“啊?”

    这时,窗外传来一声咳嗽。

    屋子里立时乱成一团,打瞌睡的学生赶紧掐自己的大腿、胳膊,保持清醒,凑在一处说悄悄话的学生立马回到各自的位子上,随便抓起一本书大声诵读,桌椅磕碰声,衣袍摩擦声,叫骂声,提醒声,条凳底部擦过青砖地发出的刺耳声……

    颇有鸡飞狗跳的感觉。

    等教授梁修己踏进课堂时,学生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读书的读书,沉思的沉思,写文章的写文章,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梁修己满意地点点头,夹着教簿走到书案前。

    …………

    书院的教授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儒,几天下来,虽然教授们讲的内容傅云英早已学过,但她仍然受益匪浅。

    不过书院的有些做法实在拖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确实不错,但书院果真按照这句话要求学生们每天通读四书五经中的一部分,然后一遍又一遍重复朗读,直到自己领悟到意思,期间不准问教授,读不懂就再接着读,读到明白为止。

    有些领悟快的学生自然能很快读懂文章的含义,那些反应迟钝的就难了,还有自己瞎琢磨越琢磨离文章本义越来越远的。

    傅云英仔细对比了一下,决定按照自己的习惯温习功课,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找教授求教。

    教授们喜爱她踏实刻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热情为她答疑解惑。

    她和教授们持不同意见时,也不隐瞒,如实说出。

    教授们起初惊异了一段时间,一般学生不敢轻易质疑注疏上的内容,要么怕老师责怪,要么怕同窗笑话,再要么就害羞不敢和老师搭话,她却有什么说什么,直接坦诚,对知识如饥似渴。

    这样的学生,就像一块璞玉,还是块勤奋好学、尊师重道的美玉,哪个老师不喜欢?

    在教授们毫无保留的传授中,傅云英飞快进步着。

    …………

    入院一段时日后,傅云英从赵师爷口中得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