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鱼沉 > 分卷阅读278
    毕竟是仇人,而陈音也不是泛泛之辈,两人的关系足不足外人道还不可知。

    “不知秉将可能引荐此先生?”养子庸开口又道。

    施夷光闻言,倒是不由得问道:“不知养左司问此作何?可是有甚缘故否?”

    养子庸听着施夷光的话,摇了摇头:“只是觉得你的箭艺跟我熟悉的一个人很像。”

    听及此,施夷光倒是有些惊讶了。

    莫不成真的认识陈音?

    “不知养左司所言何人?”施夷光转头看向养子庸,眼里的惊讶毫不掩饰,疑惑的开口问道。

    看着施夷光的神色,养子庸倒是不遮掩,回道:“也不是谁,乃是家翁。”

    “养子基将军?”施夷光开口接道。

    养子基这人她也只是听百里瑾他们偶尔提起过,本来说了不过一次的名字也不会记得,不过扯到了现任的左司马身上,施夷光倒是记清楚了。

    “秉右领识得?”养子庸听着施夷光的话,开口诧异的问道。

    他爷爷养子基是先王的手下的将领,施夷光这样一个初入楚军不久,根基又不深的一个小裨将居然认得。

    施夷光道:“也不算认得,只是闲时听部下兵士有讲过。养将军雄韬伟略,本领过人。”

    施夷光说的自然极了。

    她不过也只听了个名头,到底是什么将军,又怎么样施夷光却是没有深究过,根本不知。雄韬伟略这样的话不过是顺口说出来的。

    说者无意,听的养子庸却是一瞬感慨颇深的样子。

    他回过看着施夷光的头,看向长长的黄泥土路,叹了口气。

    “祖父雄韬伟略,勇猛过人。当年战场里以一敌十。箭术更是精湛无二。百步盲射穿杨,一舍之外可取敌军将领首级。说是当今天下箭术第一人也不为过。只可惜……”说到最后,养子庸不禁抬头望天,长长一叹。

    前面施夷光听着还算认真,到后头听到‘一舍之外可取敌军将领首级’不由得愣了愣,然后撇了撇嘴没接话。由着养子庸长叹惋惜。

    一舍为三十里,古有退避三舍。意思便是交战之中,后退了九十里地。

    三十里外取敌军将领首级。这话听听就好了。

    “当年楚顿交战,家翁披甲执锐,带领楚军挥战沙场。一把噬魂弓也不知杀了多少敌军首级。可惜战入敌军腹地之时,被埋伏……”

    养子庸的话还在耳边絮絮叨叨。

    “噬魂弓?”施夷光开口,打断了养子庸的回忆。

    “嗯,噬魂弓是家翁的弓箭。”养子庸回道。说着,又补充道:“当年家翁便是用这一把弓,一舍之外取了顿国将领茨。”

    这名字,不同于当今人们通常的命名。更像是人间之外的东西。

    “这弓的的名字听起来倒是与众不同。”施夷光转头看向养子庸。

    “不仅是名字不同,弓也不同于平常的,听家翁讲,重足有十石。非常人不能提起。我曾试过,当真是提不起来的。”对于这事,养子庸也不掩藏,径直回道。

    “竟然这般重?养老将军真是威猛。”施夷光说的话带着适时的惊诧和赞叹:“不知这弓如今在何处?”

    养子庸听着施夷光的赞叹,赞同的微微颔了颔首。而后又摇了摇头,开口道:“这就不知晓了。多年前家翁站卒顿国后,这弓便消失了。”

    “哦?那养老将军的遗身可找到未曾?”施夷光道。

    “家翁自然是找到了,抬回家乡光葬了。只是怪哉,那把他随身带着的噬魂弓竟是没了踪迹。到如今也未曾听过一点儿消息。”养子庸说着,满脸的遗憾。

    心知再问也问不出个什么来了。

    施夷光也跟着叹了口气,道了句“可惜”便不再追问。

    “说不低还在顿国,谁知道呢。”养子庸幽幽的又道了一句。这般的神兵利器,若是遗失在顿国的土地里,被人偷去的可能性却是更大一些。

    “这是左司一定要灭顿国的缘故么?”施夷光转头看着养子庸问道。

    第274章齐玉兰

    养子庸想了想,摇摇头:“噬魂弓只是其次,我射艺本不精湛,多用长矛刀剑。一定要灭顿国的缘故,不过是因着家翁之死实不释怀。我是家翁一手带大,情甚父子。不报家仇心有不甘!”

    养子庸说到最后,几近咬牙切齿,红了眼眶足以知晓心中仇恨滔天。

    施夷光听着,心里头有些惋惜。

    若真是神器,这弓倒是再适合她不过了。

    “左司不必介怀,顿国是迟早要灭的,只现下还不是时机。”施夷光开口劝诫道。

    闻言,养子庸转头看向施夷光:“你跟司马说的一般。可我却觉得,顿国那么小,以楚国之力覆之,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正好现在有了契机,怎就不是最好的时机了。”

    养子庸说着,回过头,拳头攥着,脑子里头已经幻想着怎么个作战方式和进攻队形可以最快的覆灭顿国。

    施夷光转头看向养子庸:“以楚国之力覆灭顿国的确易如反掌。司马却依旧不轻易大举出兵,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养子庸转头,看向施夷光。

    施夷光对上养子庸询问的视线,缓缓的回过了头,看向行路,道:“顿国虽小,但却友国众多。兵力武器皆是晋国提供不说,边境多国皆有利。其中吴晋两国更是后盾。牵一发而动全身。孰又知贸然楚兵会不会落人口舌给楚国引得大祸。”

    “所以司马大人说得对,现下的确还不是楚兵的时机。”施夷光说着,目光看着不远处的正指挥着战车运输的上车正。

    “这些都是司马大人跟你讲的?”养子庸听得有些愣。他作为楚国的左司马,自诩是了解楚国的军事国力状况。而对于敌对之国的认知,更是自认为军队之中除了大司马子期外,没几个能比得上。

    这些话里头的道理他并不是不知道,只是从未如此的深想过。

    如今一个刚升裨将军的小右领却能在楚国对外军事之上侃侃而谈,字字珠玑,鞭辟入里。

    第一想法,自然是别人教他的。

    施夷光转过头看了眼走在旁边的养子庸。咳了一声,而后回过头,看向近处的几个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