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综]技高一筹 > 分卷阅读15
    ,一旁的贾宝玉却已经看得呆怔了。

    史太君这头正想着将两个玉儿凑成一对,万没想到自家的好女婿早已有了改弦易张的打算。

    林家进京的当天,宋辞位于城郊的温泉庄子来了位稀客。

    正厅里,红叶托着一盘新沏的茶水和点心送到客座,“请用茶。”

    下首一位身穿青花对襟绸褂,风韵犹存的老妇人颔首笑道:“老身姓卓,是顺天府辖下的官媒,今日受人所托特来送一段好姻缘给封太太。”

    封氏涨红了脸,起身就要躲回屋去,被宋辞一把拉住,好容易盼来了媒人,正主走了算什么。

    “还请卓妈妈莫要见怪,如今家里就我和义母二人相依为命,我虽是小辈,却也当得了家;义母虽不宜与人谈论自己的婚事,可初嫁从亲,再嫁由身,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卓妈妈脸上堆笑说道:“姑娘说的有理,我素来都说嫁人犹如投胎,头一回做不了爹娘的主,再来可得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宋辞喝了口茶,缓缓说道:“妈妈是积年的老人,看惯了悲欢,眼界不比寻常。我这义母先前受苦,好容易挣脱开了,一直清净守己,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妈妈上了门,我腆着颜面替她说一句,早年间有位化缘的和尚,念着义母心善,留下一份写着生辰八字的单子,说只有此人才能配她。”

    卓妈妈不由奇道:“竟有这等异事?”

    宋辞不顾封氏的暗中拉扯,煞有其事的说道:“和尚临走时说,义母被前缘所误,她与那人合则两利,散则两败。未免误人误己,只求妈妈将请媒之人的生辰八字亮出来,咱们两下对照,若成了自是天赐良缘,不成也只当缘分未到就是了。”

    卓氏当了二十多年官媒,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般花样。

    不过好在她见多识广,也不过滞了一瞬就痛快说道:“既然太太有她的缘法,老妇也不敢违背天意。”

    宋辞见这婆子识趣,朝红叶递了个眼色,让她取了早就准备好的木盒,从里面拿出一张写有生辰八字的宣纸,卓氏也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条,再打开一对照,除了心中有数的宋辞,其余三人全都愣在当场。

    “菩萨在上,这和尚莫非是月老下凡不成!”

    卓氏生怕看错,紧着将两张纸并排摆在桌上,没料到除了其中一张略微发黄陈旧了些,其它一概相同。

    “果然是姻缘天注定,不枉太太守了这些年,如今苦尽甘来,一跃成为三品大员的继室。”

    卓氏见自己手中牵出了这么桩奇缘,不知够她吹嘘多少年,忍不住眉开眼笑地冲封氏说道:“这次请媒的正是原扬州巡盐御史,现任礼部侍郎的林如海大人。林家先太太病逝多年,膝下只余一个嫡出女儿在京中外祖母家教导,没几年就会出嫁。太太一进门就能当家作主不说,再与林大人生个儿子,这林家五世列候积下的家财,可就全在太太手里了!”

    封氏见她越说越不像,只得遮脸辞了出去。

    宋辞也不耐烦听卓氏说这些,随意应付了几句,又让红叶打赏了一个装满金莲子的荷包,才将人送走。

    屋里的封氏摸着滚烫的面颊呆坐在梳妆台前,不知在想些什么。

    宋辞知道她心里臊得慌,怕把人逼急了妨碍婚事,只得将其中的好处一一道来。

    “林大人为人正派,不会像寻常人家那样,稍有点钱就出去寻花问柳。林家先太太早年未曾生养,中年曾得过一子,可惜三岁就死了,先夫人也是因着这事儿没的。眼下只剩个十岁出头的姑娘,人也极好相处。义母若是能嫁给他,将来我不管在哪都能安心。”

    “你说的我都懂,只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罢了。”

    封氏哀怨地说道:“我与你父亲做了几十年的夫妻,当初何等恩爱,哪想到他转眼就扔下我出家。如今再来一次,纵使千好万好,我也怕了。”

    宋辞听明白她这是婚前恐惧症发作了,顿时好笑道:“有我在你还怕什么?我今日特意安排那出戏,就是要让林家把你当菩萨供起来。林大人虽然年纪大些,等我治好他的病症,必会让你生出十个八个小弟弟,到时候我们一齐守着,看谁还敢来欺负你。”

    “哪里能生那么多孩子,又不是母猪。”

    封氏见女儿如此笃定,心里的那点忐忑之情去了,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新的期盼。

    母女俩在这说着贴心话,赶回林家复命的卓氏也借着她们发了笔横财。

    如同料想一般,得知前情的林大人欣喜若狂,直接命管家打赏了一百两银子不说,更是迫不及待的将婚期定在了三个月之后的中秋佳节。

    隔天,林如海到荣国府拜见史太君,亲口说出不日即将续弦,要将女儿接回林家好迎接新太太。

    此话一出,好似凭空落下一声惊雷,劈傻了贾家众人。

    贾母立时甩了手中的茶碗转身搂住同样红着眼眶的林黛玉哭嚎起来,“我可怜的玉儿啊,这可怎么好啊!只怪你娘去的太早,白白把你留给别人磋磨!”

    屋里的年轻媳妇姑娘听不得这些话,遮着脸鱼贯而出,只留下府里的老爷太太陪着唉声叹气。

    林如海没成想不等封氏进门贾家就开始败坏她的名声,也不再顾忌那点面子情,痛快说道:“正是为了黛玉日后着想,续弦一事才势在必行。去岁我受伤时就想着,家里只有玉儿一个女孩子,只靠那些出了五服的亲戚能顶什么用,不来抢她害她就算日行一善了。”

    林如海说的贾家人都愣住了,想不到向来温文尔雅的林姑爷会说出这么露骨的话来,一点都不含蓄。

    倒是贾母立刻反驳道:“即便要再娶,也该和这些亲戚说一声,挑些好的来,如今不识不楚的,万一亏待了我的玉儿该如何是好?”

    林如海敛眉掩唇,假意咳嗽着说道:“我年纪大了,玉儿也生的单薄,正好有位故人,介绍了一个从南边过来颇有佛缘的独身妇人。指望着有她带契玉儿,好替玉儿积福添寿。”

    初闻家里要有新太太代替母亲的位置,林黛玉心里又委屈又失望,可她做女儿的断断没有指责父亲的道理。

    原盼着外祖母能让父亲回心转意,现下一听这番话,见父亲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这个亲生女儿,羞愧之余对新太太的厌恶也没那么深了。

    贾母百般劝说后见林如海咬死不松口,甚至背着人连婚期都定好了,现在不过是例行公事通知前岳家一声,气闷之下连口中最疼爱的外孙女也不顾了,只嚷嚷着胸口疼要请医送客。

    眼见贾母恼羞成怒,林如海淡定地与贾政作别,领着依依不舍的女儿回了林家。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月老太忙,保媒拉纤有我就够了。

    史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