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宫女为后 > 分卷阅读2
    可那姑姑却没甚旁的表示,只淡淡点头,收好皮尺走到下一个跟前。

    这一次同上次没什么不同,管事们商量片刻,便又把筛下去的叫走了。

    付巧言依旧留了下来。

    她知道以自己的容貌是不会被刷下去的,但又担忧这容貌让她在宫中无安宁日子。

    然而事到如今,她置身这华美宫室,也由不得她犹豫退缩了

    这一步虽险峻,可退后却是万丈深渊。

    无论为了她自己,还是为了弟弟恒书,她都要留下来。

    就在付巧言发呆的功夫,她已经随着仅剩的十人走了半个时辰。

    长信宫很大,他们走的是宫殿后供宫人黄门走的小路,弯弯绕绕磕磕绊绊,终于来到了西南角的一处院落。

    此时已是太阳西落,付巧言整个下午都没能喝上一口水,又逢寒风凛冽,嘴唇早就干得起皮。她抿了抿嘴唇,在这微痛之中长舒口气。

    院落名为绣春所,挨着一起连成排的,还有绣夏、绣秋以及绣冬三所。

    巷中院落全无台阶,十分低矮,屋舍也全不是琉璃瓦,在这瑰丽宫室之中,仿若群芳中凋零的残枝。

    但付巧言知道,她已经成功留了下来。

    等她们学好宫规登记造册,原籍便会发放三十两银子给其亲眷。

    在初选时她便已经登记上了付恒书的名讳与住址,只希望这三十两银子能让他熬过这一年的隆冬。

    巷子狭窄,管事姑姑们也未多话,守着院门的一人带了二十五人走,刚好四个院子可住一百人。

    这已经是隆庆四十一年冬,隆庆帝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大选小选已有过十数次,宫里皇后嫔妃充盈。这一年冬日的小选,采选人数并不很多,主要是为了填补去岁年跟前突然染病去世的百余宫人。

    如果不是这样,今年恐怕都没有小选。

    所以这被宫人们称为四季所的四所院子,如今倒并不拥挤。

    付巧言跟着前头那小娘子,一路来到绣春院里。

    那位穿六幅裙的,恰好是这一院的管事姑姑。

    她让大宫女搬来一把椅子,就那么坐到了堂屋跟前。

    下面二十五个小娘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也似乎并未看见。

    大宫女捧来热茶给她润了润口,那姑姑才张口道:“我姓冯,承皇后娘娘抬举,添为正七品尚宫,你们便叫我一声冯姑姑吧。”

    她声音轻软柔和,仿佛春日里的和风,又似夏日里的细雨。

    下面的小娘子没人敢说话,均是低着头,不言一词。

    场面一下子安静了。

    只有寒风呼啸而过。

    冯姑姑的声音蓦地拔高,厉声道:“管事说话,均要答‘诺’,所以我这句话说完,你们便要答‘诺,冯姑姑’,听明白了吗?”

    付巧言只觉得浑身一颤,她紧着道:“诺,冯姑姑。”

    除了她,还有二十余人也跟着一起答了。

    虽然参差不齐,七零八落,但好歹比未张口的那些强。

    果然,冯姑姑满意点点头,先是说:“很好,倒也不算笨。”

    转脸却立马道:“第二排左三左四两个,第三排右一,还有最后一排中间两个,怎么不答?”

    她一共点名了五个人,却只有第二排第四个颤抖着说:“诺,冯姑姑,刚嗓子痛,怕污您耳朵。”

    因许久没喝水,她的嗓子已然有些哑了,确实不太悦耳。

    冯姑姑冷漠地看着她们,突然道:“她们五个未言,你们所有人晚上都不许用膳,洗漱完便去睡,明早会有大宫女叫你们早起,散了。”

    说罢,她径直站起来,直接回了堂屋里去。

    剩下两名大宫女按顺序给她们分屋子住,左右偏屋都是通铺,床铺很大,里里外外能睡二三十人,她们如今才十来个,自然十分宽松。

    大抵因为刚才的事情,她们回了屋子都没讲话,凑在一起喝了些水,又沉默地洗漱完毕,便不约而同躺到暖呼呼的炕上。

    外面天色已经全暗,最后一个就寝的小娘子吹灭了宫灯。

    屋子里一下便黑了下来,只听得到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不知道谁翻了个身,然后一把细细的嗓音呢喃道:“娘,我饿。”

    第2章莲姑姑

    饿着肚子睡了一宿,显然是十分痛苦的。

    绣春所平日里只有几个粗使宫女住,被褥都不多,突然住过来这么多人,只能临时从仓库里调。

    纵然火炕着实暖和,可被褥却一股子霉味,难闻的够呛。

    然而即使是这样,早晨两位大宫女来叫早时,二十多个小娘子也没一个敢吭声质问。

    四季所是西南角最靠外的四所院落,顺着小巷子往里面走,还有幽深曲折的一段路。这里是许多无人要的粗使宫女以及黄门的住处,凋零破败冷冷清清,被许多宫人称为永巷。

    每日天不亮这些宫人们便要起床劳作,黄门们要清理前一晚各宫的夜香,好早早送出宫去,再要扫洗宫道,清去浮土;宫女们则要清洗各宫管事姑姑和小妃们的衣物,从来都不算轻省。

    隆庆帝在位四十一年,宫中主位就那么些许,那许多的才人、选侍和淑女,只能被称一声小妃。

    付巧言这些新进宫的小娘子刚一起来,就听到院外板车吱嘎的声响。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大约都有些好奇心的,此刻她们站在院中,却并不东张西望。

    昨夜挨饿的痛苦记忆犹新,直把她们难得的好奇驱入谷底。

    冯姑姑起得也早,她又照例坐在昨日那把椅子上,细细品茶。

    茶叶清香的味道随着风飘散在院里,小娘子们毕竟年纪小,饿了这么长时间,肚子便忍不住咕咕叫起来。

    冯姑姑突然轻笑出声:“知你们饿了,待会儿便能用早膳。只不过要先在院中站会儿,半个时辰后没动过的便能去用膳,动过的便只能重新开始,明白吗?”

    这是要看站功,昨日观面貌身形走路声音,今日便要看耐力和身体。

    想要在这金碧辉煌的长信宫待着,哪怕是粗使宫人,也要有些能耐的。

    付巧言深吸口气,定定立在了那里。

    这时辰太阳还未出,天色灰蒙,晨风凛冽。

    薄薄露水浮在发梢,平添三分寒意。

    如今已是三月,可春却似遗忘了上京,朱雀大街两侧的枫树还未覆绿,家家户户的火炕也未熄。

    天气寒冷,付巧言冻得直哆嗦,加上腹中饥饿难耐,却是比昨日还要难挨。

    可她咬牙坚持住了。

    眼下能站这半个时辰,便有饭吃,未来能多忍一句话,说不得能活命升天。

    冯姑姑穿得倒是暖和,她今日还是昨日的衣裳,只不过外面加了一圈毛领,衬得她更是年轻。

    大宫女们忙来忙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