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悦君歌 > 分卷阅读290
    扯,压着周如水也蹲下身来,指着村内那辆隐而不清饰金镶钿的富贵漆车,以及漆车前那五匹周身璎珞的俊矫黑马,神色不明,几分笃定地道:“那非是宋几的座驾罢?”

    周如水循着他的视线趴在一颗巨石边小心翼翼看去,实在看不分明,如此,她摇了摇头,示意柳风寒噤声,须臾,就如雕塑一般趴在原地动也不动,只闭着眼睛专心致志听村中的声响。说来也巧,彼时正是用晚膳之时,村中儿郎拥簇而出,明是身着布衣,却是十分的有行有止,须臾,周如水只听一声极沉的“取酒来”传入耳际。这声飘在她耳中已是轻弱,却周如水闻之大撼,她的身子轻轻一抖,几乎是涩然地说道:“不好!是魏音!”说着,直是一股脑问道:“魏军怎的会扮作百姓集聚薛村?咱们来时,城中十分安宁,可不见外人呐?昨夜到底发生了甚?难不成魏贼悄声无息地占了薛村?可为何村中还如此安宁?如此安宁,鹏城定然不知!宋几定然不知!这般,若是魏军奇袭,鹏城大祸难免!”

    说着,她几乎想也未想就拉着身后的老马往坡下去,急道:“桓冲战死之况尤在眼前,我绝不能见着鹏城不攻自破,落入魏贼之手!”

    见她火急火燎,柳风寒几乎是扑上前拽住了她的手臂,灿若晨星的双眸死死盯住她,急道:“你去何处?”

    “从此处往鹏城正南门去仅需一个时辰,我将从正南门入,通报敌情,以期抗敌!”周如水言辞果决,这一刻简直像个女将军,威严至极,未有先前那半点的惊惧犹疑。

    “自战以来,外城门紧闭,你如何入城?你可有信物,证明己身?”柳凤寒也不遑多让,思绪清晰,目光停留在她的额间,直指要害。

    他这一问,也是真真把周如水问住了,她的手下意识地便摸向了自个腰间的佩囊,但里头空空如也,能证明她身份的祥凤玉牌早便被王玉溪夺走了。她心中一痛,久违的心酸涌上心扉,面上却半点不露,扭头看向柳凤寒,硬打起精神道:“当日魏贼奇袭,我与万千军士共抗魏贼,直至贼退。这不过才过了个冬日而已,他们当中,总会有人认得我。”说着,再不停顿,拉开柳凤寒的手,一面上马,一面善意劝他道:“世间太多无常,便是王孙公子,也难保灭国亡身。遂,郎君不必为区区货物自苦,你为行脚,一身本事,天下皆在你脚下,不至于穷途末路。”

    事到临头,她也不忘柳凤寒方才今晨忽然的发问,只是时日不多,她只能草草宽慰与他,言罢,又在马上朝他一礼道:“这是我的家事,与郎君无干。咱们就此别过,有缘再会。”

    见她如此,柳凤寒却是朗声笑出,这一笑十分的畅快,十分的淋漓,他深深地望了眼周如水,望着精致美丽的脸庞,理也不理她,也是翻身上马,几分傲气,跟着她,十分认真道:“就许你月夜相随筹知己,不许我与你同行图救国么?一道走罢,我这一生,常是身不由己,为人左右。然如今随你这一程,却是我心甘情愿。”说着,重勒马绳,已是行在了她的前头。

    第212章机关参透

    周如水与柳凤寒一门心思往鹏城正南门赶,这时刻,也顾不得去清理马匹留下的痕迹。他们怒急匆匆,薛县之中,魏兵却是小心翼翼,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占据了薛村,只等着来日自薛村弯小道占入鹏城,一举将鹏城上下逐灭殆尽。遂每隔两个时辰,村中便会有三人一组乔装做百姓的侦察兵出外去四处侦查,他们严守军令,处处谨慎,果不其然,便就察觉了村外山坡上二人留下的印迹。见此,这侦查的魏兵也是神色绷紧,三人对视一阵,循着印迹一路往前,待再查明方向,也是一惊,忙就往薛村的方向飞奔而回。

    另一头,刘铮成了众人口中的英烈君子之后,郑氏作为他唯一留在鹏城的家眷遗孀,在城中的地位也是登时的水涨船高。城中人对刘铮有多少歉意,如今,便都一股脑的转为善意对待起了她。更宋几对她的美貌也是十分的垂涎,便待她更是愈发的客气,甚至到了予取予求的地步。

    往日里,刘铮暂管鹏城军务之时,娄九瞧不上城中的兵卒百姓,便对刘铮十分的不配合。遂刘铮要施恩于民,只能由郑氏作为家眷作陪,偶尔为百姓施粥,偶尔上城楼为守城的兵士添送饭菜温茶。按理而言,如今刘铮已是身故,宋几已来了这鹏城上任,这样的好事该由他的内眷来当才是。然,见过郑氏之后,他依旧将这些个稳赚声望的好事交予了郑氏,直是将郑氏捧成了鹏中之中无人不信不人不喜,不计前嫌,温柔善意的女菩萨。这般,郑氏也是照单全收,心安理得的在众人的赞誉之中安享度日。

    周如水与柳凤寒赶至正南门时,正逢郑氏在城门之上为将士们分发肉脯,忽然瞧见城门前有来人,又是两匹老马载这一双貌似天仙的男女,城门守将也是一愣,探出头去,连声喝问:“来者何人?”

    听见城上传来询问之声,周如水忙是勒马,抬起头来,朝那城门守将朗声说道:“吾乃周氏天骄,速开城门,本宫有紧急军情来报!”

    这声音一落,城上众将士全是翘首看来,只可惜距离尚远,天色又暗,火把高耸之间,她的面目只能依稀见得,并瞧不真切。然她腰间细细,声色明丽,只依稀看得,也能知定是身份高贵之人。

    然,那城门守将一愣,仍是毫不犹疑地严肃说道:“按军法,若无军令,城门不得开启。既是女君,可有军令在手?”说着,又在暗处朝左右招手。

    闻言,周如水不气不怒,只是跃下马来,广袖一甩,直是大步朝前走去,就立在最前处,再次仰头朝城门上喊:“请将军掷一火把下来。”

    她这一言实在突兀,那城门守将不明所以,但见四下不过她二人,便觉掷一火把但也无妨,遂便命了左右掷下。

    须臾,便见周如水执起火把照在身前,火光照耀着她精美的脸庞,她的双眼熠熠生辉地望向城上,大气凌然,十分潇洒地朝着城上再次喊道:“前岁本宫来鹏城曾与众将携手抗敌,今次偶然路过,虽得一军情,却实无军令在手。如此,各位可当瞧瞧,若是有谁还认得本宫的脸,不必开城门,只需去请宋几来便可。”既有军法,她便不会为难军士,待得宋几前来,总是认得她的。

    她这话说完,那城门守将身侧已簇拥来了不少兵卒,众人齐目看去,见她一身布衣,却是姿容无双,更那声音朗脆,确实,隐约如是千岁所闻。

    一时之间,城门之上交头接耳之声不绝,有人道:“我瞧不清楚,你可瞧清了?”

    “我那日只顾着杀敌,只闻千岁之声,并未瞧清千岁的容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