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悦君歌 > 分卷阅读264
    不过杀了魏津,还杀了来使?

    闻言,周如水实在大骇,不由瞪大了眼,惊呼道:“魏君三子都丧于吾周?”

    “然也。”王玉溪颔首,目光变得有些幽深,弯了弯唇道:“如今吾周与魏,可算是有不共戴天之恨了。然即使如此,魏兵却撤了。阿念可知,此是因何?”

    周如水再次摇首,念及刘铮,目光清冷。便听他继续道:“魏国诸公子中,成的了气候的也不过这三人。这三人一死,魏国宫中大乱,自是打不起仗了。”

    然如今打不起,往后便就歇了么?

    听了他的话,周如水目光微闪。面上无喜,反有沉色,望着不远处的熏笼,沉吟道:“然而这实乃昏招!以谈和之名诛杀使臣,虐杀降俘,违礼义,弃伦理,为诸国不容。便是眼下侥幸胜了,也是鼠目寸光之胜,也是短胜。此一战,实乃大输特输,吾等无罪成了有罪,不光抵不住悠悠众口,吾周亦成了绝情寡义之国。”

    “遂这便是来日的祸根,这般的祸根,先君识人不明,不知遗下了多少。”王玉溪的声音低低,不疾不徐,微微一顿,才睨着她道:“遂你之所为,实在功过难辨。今日我只问你,时至如今,你可有悔?若你再被架在那篝火之上,那利刃,你是拔还是不拔?”

    时至如今,你可有悔?

    那利刃,你是拔还是不拔?

    这一问,石破惊天,直是叫周如水醒过了神来,她黑黢黢的眸子一眨,忽然就笑了,如是雨过初晴,美得不可方物。

    心中虽仍流淌着浓浓的怅惘,却她终是坚定地望着王玉溪说道:“不悔,兕子不悔。”

    “不悔?”闻言,王玉溪望着她,亦是勾起了唇。这一笑,清逸儒雅,俊若谪仙,他松了一口气,轻轻地搂住她,抚拍着她的背,他一字一顿地贴在她地耳畔,通透无比地说道:“即如此,孰对孰错,便交予后人说罢。”

    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国庆节我要粗去玩,年纪大了需要谈恋爱………………

    第194章浮生若梦

    秋去冬来,气候一日比一日寒凉。。。小说好在今岁的冬日不如去岁,似是不会再有那冻死饿骨的情景了,这也叫尚本忧心着的周国上下全都松了口气,不论权贵还是庶民,都是固守本分,不敢惹新君威严。

    有道是,卑微者死如烟消,上位者死如撼山。周国遭逢大丧,好在新君慈善,这撼山之期,不过缩为三十六日便止。

    遂时光如梭,伴随着新君下达的一道道诏命,三十六日转瞬便过了。更这丧期以来,新君行事雷厉风行,老道非常。真是毫不留情地一一惩处了一众犯上作乱的逆贼反臣,如公子裎,虽是身死,仍难逃罪过,被削去宗籍,碎尸刑台。其全府上下均被发配去往西南儋州,男儿为奴,女子为娼,是真真的祸从其出,贻害子孙。又如出身陈郡谢氏,往日盛受隆宠的谢姬,因是协谋篡逆,身死仍被贬为庶民,不得入王陵安葬,死后魂魄无依,不过一张草席被扔去了乱葬岗。

    更新君继位,雄强有度,处事决断,与先君作风实在不同。继位后不下几日,便将宫中道台俱是拆去,往日里被重金请入宫中,德高望重耀虎扬威的道姑道长都被扫地出宫,再不得用。更自先帝崇信道法以来,周国时政多虞,乱象横生,权臣横恣。新君继位后,一改往日蒙蔽之态,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全是不避权贵,刑上大夫,大刀阔斧整治了朝堂。他直斥贪臣,“只以见钱,眼都黑了。”又推诚信士,求贤若渴,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备之士。这些官员之中,不光有世家中的庶子门客,更有白衣布衣。

    一时间,周国上下都是震动,邺城上下更是以读书备才为高,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更近些年来,周国因盐引之制屡生乱象,盐价居高,以次充好之事显而不绝。这年秋收,各地屯田令又始见初效,收获颇丰。便是鹏城遭战,边境吃紧,因是守住了国门,依旧得了个好收成。遂见此情景,新君便下了诏命,道是彻底废除盐引之制,改盐为官营,商贾不得贩。后又而再推“屯田令”,劝军民耕农利土,开垦荒地,满五年者便可土地归私。

    这一政令下来,除却早便赚了个锅满瓢满的盐商,眼见着盐价一统,再无杂掺,百姓无不心中欢悦。却因是国丧之期,无人敢是喜于颜表。待得丧期完了,众人亦不敢动作,直见官署前已收了白幡,才皆是效仿收了举丧的白旗。

    依着往朝惯例,国丧期过,当大赦天下。众人亦是等着这福音,哪想前头颁诏三呼万岁之后。那寺人又颁一诏,竟是为天骄公主与王三郎赐婚!

    闻之,在场百姓无不哗然,谁人不知,前岁夏君求婿,王三郎可是真真将夏公主锦端给拒了的!毕竟,年少之人何来风痹之症?这天下人都觉着,琅琊王三那病是装的,只因不愿出仕,瞧不上夏公主锦端罢了。

    遂如今,今上这旨意一出,可不是叫人诌掉了舌头。毕竟这旨意比之当年夏君询意更甚,可谓是强买强卖了!真是出人意料的很呐!

    众人一听,连大赦天下这大恩典都不顾了,纷纷翘首以盼,只等着瞧这“赏赐”一下,王三郎是受还是不受?一时间,在场百姓无不众说纷纭,有道三郎定当接旨的,也有道三郎定会婉拒的。

    这争论间,唯有南宫十一南宫祁心如明镜,说来,这天骄公主与王三郎的纠葛真要追溯,可是要从南城门道起的。彼时,如今大杀魏国士气的刘铮还名不见经传,天骄公主也算慧眼识珠,众人看他不入眼时,她便曾道,刘铮有奇才。如今看来,刘铮虽是诡诈,却也真真算是有才,不过一转眼的功夫,便将魏君两子一网打尽。短视是短视了些,但这阴毒狠戾真是旁人难有的。

    再言王三郎,自天骄公主拦下他的马车起,这两人呐,从杀父之仇,到城门相送,真是跌宕起伏得很。却转瞬,天骄公主与魏联姻,这一棒子打下去,再结实的鸳鸯都当碎了吧?哪想,又是一兜转,魏公子擎身死,鹏城危在旦夕。须臾之间,天骄公主又成了未嫁之身。再如今,新君登位,王三郎大败蛮贼,得功勋而归。国丧才过,就又有了这道诏命!真是实实在在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如此又遥想当年,新君自南城门前领着天骄公主与王三郎道别。再想如今,新君下旨,命二人成琴瑟之好。这天地间的因果缘分,真是有些冥冥注定。更夏公主锦端如今正随同夏使悼念先君暂居邺都,也不知,夏千岁得知此事,当如何?

    念至此,他坏坏一勾唇,心道王三郎可是真真心狠。却还是依照王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