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悦君歌 > 分卷阅读42
    ,她颇是无力地噘着嘴埋怨:“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长公主在后宫的势利倒了,却便宜了谢姬那狐媚子。”

    翠这模样,周如水早已见怪不怪。她笑着睨她,荡着秋千,漫不经心地轻嗤道:“说你聪明罢,也是聪明。但说你笨罢,也是笨的没谁了。”说着,她才缓缓地,极轻地叹道:“这事儿呀!渔翁得利倒是真,鹬蚌是否相争,却是未知。”

    齐姬那事儿,单看着是高氏因嫉妒所至,但仔细琢磨下来,却是极为蹊跷的。倒不是事儿蹊跷,事儿是百密无一疏的。可就情理而言,就实在是蹊跷至极了。

    周岱奉承了周王这么些年,最常用的法子便是献美人讨欢心,既然她养的美人是十分重要的棋子,她对那些美人,又怎会没有管束限制呢?虽说近来,周岱急于巴结周王,献美人是献得急了些。但据周如水所知,高氏是被周岱掐着软肋的。高氏入宫后,她的父母兄弟都被周岱送去别庄看管了起来,高氏与家人的关系又向来亲厚。不论是从眼前还是长远来看,害死齐姬腹中子对高氏而言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此,她只可能是被人陷害了。

    如此,深想下去便是可怖了。齐姬宫中里里外外都是周岱的人,若真是谢釉莲动的手脚,她的手也算伸得够长的了。最起码,够周岱操碎了心了。但,死了未成形的庶子,周王怒归怒,却显然不在意。事过当日也是早就盖棺定论的了。如此,即便周如水心中通透,也不会去参合这潭子死水。

    一夜之间,宫中再次转了风向,众人又巴结起了谢姬来。公子珩也忙是至广韵宫拜见谢姬,向母亲道喜。

    按理而言,此时此刻,周如水的华浓宫内该是如常冷清的。却未想,谢蕴之竟然难得的亲自登门了。

    乍见了廊下那道高挑的身影,立在周如水身侧的翠一怔,便连忙轻扯了扯周如水的衣角。

    周如水因她的拉扯回过脸来,抬眼,便见谢蕴之轩轩朗朗立在廊下,晨风将他墨黑色色的衣袂吹得翩然拂动,但因他的身形挺拔,因那衣袂被熨的极为规整,竟是连飘起都显得一丝不苟。

    见周如水看了过来,四目相对下,谢蕴之如寒星般的双眸眯了眯,嘴角一扬,便淡淡地,冷冽清傲地唤了她一声:“周天骄。”

    这一声,倏尔与旧日重叠,叫周如水难得一呆。

    这世上有一种儿郎,谡谡如劲松下风,森森如千丈松。你知他长得好,也知他才高八斗,但因他与生俱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你便更知,他是长年隐伏在蓬蒿的草泽猛虎。于是,哪怕他热肠冷面,傲骨平心。只瞧着他微微沉下的眉,你也能心头一滞,莫名地生出距离与失望来。因为,他实在太冷漠高远。

    若是以往,对上他那清冽的目光,冷峻的口吻,周如水定然会不悦地瞪他,遂而冷言冷语。然而此刻,她却只是望着他轻轻一笑,也学着他眯了眯眼,甚至懒慢地,亲昵地朝他勾了勾手指。

    她幼时不懂事,他的性子也确实冷漠疏离,不甚讨喜。因此,两人从不对盘,斗气过不知多少回。但,若是真真细想起来,她虽与谢氏隔着深仇,对他谢蕴之,却是始终都仇恨不起来的。

    前世,周国覆灭,新朝替了旧朝。彼时,周国的众世家大族中,不谈那些来不及站队的中小氏族,势大如琅琊王氏,虽远走夏国,却也因其坚守风骨,不认刘氏为新主,而受到了不小的波及。彼时,看来看去,也只有陈郡谢氏依旧如日中天,风头正好。

    在谢浔的掌舵下,谢氏成了第一个与刘氏为伍的世族。周亡前,谢浔便与秦元刘峥里应外合了,他助秦元刘氏打开了宫门,直取了宫城。后来,朝代更替,因谢氏本就是望族,出身小门小户的秦元刘氏就更是看重他们。于是乎,两相联姻,各取所需,倒是蛇鼠一窝,好生欢快。

    可偏生,就是在这样大好的局面之中,谢浔最疼爱倚重的儿子,谢氏早已内定的继任家主谢蕴之却白衣而去了。他甚么也没有要,甚么都不想要,他孤身一人回到了已成废都的邺城,数年如一日的,终日默坐,不与时人往。

    瞧着周如水的亲昵姿态,对着她满面笑意的脸,对上她澄澄湛湛饱含水光的眸子,谢蕴之不禁眯起了眼。

    他俩自小不对付,周如水哪次见谢蕴之好声好气过?这模样,实在处处透着古怪,与他们平日里的相处模式太不相同的。

    果然,谢蕴之也一时没了话语。他顿了顿,才大步朝她走去,直在她三步外的距离站定,才垂着眼睫,俯视着她,言简意赅地说道:“周天骄,一年之期已至。”

    这话,照常的不客气,也是没头没尾。

    周如水怔了怔,脸色微有茫然,她可不记得,自个与他有甚么先约。想了想,便螓首微歪,模样好不可人怜地直截问道:“甚么?”

    这一问,又叫谢蕴之挑了挑眉。阳光下,他就施施然立在她面前,明明神情冷肃,但那明显的喉结、颧骨下的阴影、下颌清晰的轮廓、宽大而瘦的肩膀,无一处不会令万千女郎怀春入梦。

    盯着他那与生俱来的好颜色,周如水不禁笑了笑,又朝他招了招手道:“谢石头,你杵那么远做甚么?”

    她这么唤着谢蕴之,谢蕴之也不恼,他的目光淡淡划过她挂在腰间的水色荷包,明眸冷瞥,也不解释方才的话,反是又转了个话题,问她道:“你在与王三习书?”

    闻言,周如水并没有回避,她轻轻颔首,实打实地答道:“然也,他可比你耐心多了。”说着,她纤长的手指还在装着弹弓的荷包上轻轻摩挲了两下,从上至下盯了谢蕴之一圈,才老神在在的,认真地继续说道:“谢石头,你可知为何你本与王玉溪齐名,却又总显得差了一截么?”

    闻言,谢蕴之诧异地挑了挑眉,如寒星般的双眸却是疏淡依旧。

    见他如此,周如水恨铁不成刚地狠狠刮了他一眼,无奈地嗔道:“这世道本便是曲高寡合,你又总是傲视凌人,好似处处高人一等。如此,才会总是失于亲近。”

    她睨着他,同往日里一般说着不中听的话,但却好在语气娇软,未带半分恶意。就好似是在埋怨,郎阿郎,汝这性子实在凉,平地里总冤枉。话不中听,却又真是一心地在为他考量的。

    果然,听了她的话,谢蕴之眸光一深,他了然的点了点头。下一刻,却是垂下眼睫,怡然自得地,神色冷淡地,不赞同地嗤道:“人谓我孤冷,却又如何?”

    他这话,已是风轻云淡地表明了,他是丝毫都不在乎世人如何看他的。

    如此,周如水也忍不住一叹,但再想起他前世的所作所为,周如水倒又不得不颔首应是了。她浓黑的睫毛颤了颤,心中一叹,暗中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