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悦君歌 > 分卷阅读29
    子沐笙又开口了,这次,他的声音缓和了许多,再次问她道:“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不比吾妹老多少,亦不比她小多少,她要如何及你?”

    彼时,万念俱灰的夙英知道,这可能是她末路人生的最后一道曙光,最后一次机会了。

    夙英沉默了半晌,才无比诚挚地朝公子沐笙一礼,回道:“老者无力,而不得温饱。幼者无知,亦无生之道。奴无力无知,比之两者皆有不足,却还好,奴有一些愚忠愚孝。若小主子买了奴去,奴便如同再生,定会忠心不二,以命相报。”夙英曾经做过主子,所以她明白,做奴才的,最重要的就是忠心护主,而她剩下的,也唯有忠心了。

    这之后,公子沐笙信了夙英的忠心,他买下了她,叫她改头换面服侍在了周如水身侧。

    如今,因主子深居简出,早没人记得昔日跪在街边形同乞丐的落魄徐家女了,周国士族之中也早没了扬州徐氏。更多的人只晓得,周天骄身侧有夙英翠二婢,一个温婉,一个活泼,都是极受看重的。

    作者有话要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

    你是,我也是,她们更是。

    写到这里,你们是否窥见了这个世界的一角呢?

    是否感受到,我正在堆砌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具象?

    第30章复为帝姬

    出乎众人所料,谢姬认公子珩为子那日,周王却并未出席。

    只因当日,长公主岱在宫宴上又献了个羸弱美人高氏,此女云英紫裙,碧琼轻绡,在太液池中突起的陆地瀛洲上舞蹈,那舞姿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实是美艳不可方物。周王见之大悦,搂着高氏便入了寝殿宠幸,一时间,早把谢姬忘在了一边。

    次日,恰逢初五。翠坐在廊下俏生生地磕着瓜子,活灵活现地道:“女君,您不知谢姬那张脸,白得都能刷锅底了。”

    她正绘声绘色,夙英忽然喘着气小跑进了殿来,乍见周如水仍披散着长发,慵懒斜倚在软榻上,夙英登时便叹了口气,急道:“女君,王三郎的马车已候在宫门前接您来了。”

    闻言,周如水噎住,少顷,才支支吾吾地问道:“接本宫?”

    翠也是一怔,直被瓜子呛得咳了起来。她猛得起身,疑惑地望住夙英,云里雾里道:“阿英你倒说明白啊!甚么王三郎?王三郎的马车怎么会来接咱们女君?”

    却哪还有时间慢慢解释?夙英快步地走向了周如水,一径瞪着翠,有气无力地嗔她,“你就是个不着调的,都这时候了,还不快服侍女君梳头!”

    说着,夙英扶起周如水往前更衣,边走边道:“二殿下前阵子事忙就忘了告知您,上回下棋,是二殿下赢了。王三郎因此应了二殿下,此后他在邺一日,便每逢初五,都会接您至竹苑习字。”

    翠撇着嘴跑去净手,听了这话,一趔趄便摔在了门槛上,这一摔也不轻,周如水只听翠哎呦一声。待她换好裙裳从屏风后出来,便见翠的衣裙都被划开了道口子,连乳白色的亵裤都露了出来。

    睨住狼狈不堪的翠,这下她也不得不附和:“你还真是个不着调的。”

    如此,翠便留在了宫中,只由夙英搀着周如水登车,去了琅琊王府。

    一路上,周如水都有些忐忑。因想着事,她的眉眼间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了几分倨傲和贵气来。半晌,才听她喃喃地嘀咕道:“兄长哪里是会忘事儿的,他是在算计我呢!如今王三郎的马车都来了,我还能往哪儿跑?总不能拂了三郎的面子罢!”说着,她细白的手指都在广袖下扭做了一团,直是无处发泄地有些羞恼。

    再想到王玉溪清透高远的深邃眸光,她就不禁在回宫与不回宫之间挣扎着,更是纳闷道:“但,怎么会是与他一道习字呢?前几年,母亲倒想叫我随三郎学琴的,但那时他不在邺都,这心思便也消了。如今倒好,阿兄送了方端砚来,却是叫我去王三郎那儿出糗!”

    现下,邺都之中,有传她还爱慕刘峥的,也有传她已变心王玉溪的。她几个月来不动生色,便是因她发现自个落进了死胡同里,她若坚持自个欢喜王玉溪,王玉溪也不是个好糊弄的。但她若不坚持下去,外头那些讲她与刘峥纠缠不清的传言又总是不得消停。索性,干脆就缄默不言了。

    如今,她还未想到万全之法,兄长却又加了把柴!周如水莞尔,不禁在心中唏嘘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事事都在变。她怎能料到,自个竟有一日要随王三郎习字!”

    见主子有些犹豫,夙英在一旁小声宽慰道:“女君,您既向王三郎示好,二殿下疼惜女君,自是会千方百计助女君如愿。再者,琅琊王氏在国中朝中声明显赫,地位微妙。王氏青年才俊中又数三郎最为拔尖,您与他多多相处也是好事。即便往后女君与他无缘,一齐习字的情份也算佳话,有助于女君的名望,更能成就知己良友。”她这话,是道周如水每月初五与王三郎一见,是近可守退可攻的好事。

    周如水颔首,也是福至心灵,又想起远在夏国虎视眈眈的夏锦端。她不禁点了点头,指尖一下一下拨弄着腰间的玉佩,徐徐地笑道:“然!”笑着,她又问:“端砚可带了?”

    “带着呢。”闻言,夙英立即将端砚从暗箱中取了出来。

    瞅着端砚,周如水眯了眯眼,稍余,她娇俏一笑,朝夙英神秘兮兮地扬了扬眉稍。

    太阳灼灼,风过耳畔,马车直接驶入了王府内。到了苑门,夙英被留在了苑外,唯周如水随着侍者入苑。

    竹苑内,风景依旧,安静依旧。周如水缓缓走了一段,便见水边整齐的草地上铺着缎,上头已摆好了榻几,几上也备着笔墨,但,王玉溪却不在。

    见周如水走近,暗处,一皮肤白皙,尖脸长须的中年文士施施然地迎上了前来,他朝周如水一长鞠,复而抬头,微垂着眼皮道:“三郎吩咐,若千岁先至,可摹写十篇《长短经》。”

    接了她来,主人却不在!她这才上门,就叫她摹书!

    周如水暗自憋了口气,浅笑着踱步走向案边,缓缓将端砚放在了案上,才道:“三郎何在?”

    见周如水这动作,中年文士明显一愣,他盯了那端砚一眼,再次一礼,道:“实不瞒千岁,今日府中有宴。”

    这时,周如水才注意到自前院传来的隐隐丝竹声。她静静听了一会,倒是想不明白王玉溪的态度了。她暗自私揣着,盈盈一笑,转身便在几旁坐下,心中暗叹了口气,才一字一顿地说道:“便照三郎说的办罢。”不就是摹几篇字么?她摹便是了!

    天空万里无云,不知过了多久,安静中,王玉溪在十几名剑客文士的簇拥下回到了竹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