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屋 > 言情小说 > 悦君歌 > 分卷阅读26
    心悦目是没错,但看久了也是腻味,更何况棋面焦灼得根本看不出谁的胜算更大,直似是蒙着一团雾。他们二人又都不是冒进之人,循序渐进中更是罗网暗织,直是弯弯绕绕,磨磨唧唧,瞧久了,周如水也是心累。

    于是乎,公子沐笙与王玉溪对弈,这放在哪儿都极吸引人的一幕,周如水却迷迷糊糊地趴在凭几上睡着了。

    她睡得很沉,莹润的皮肤吹弹可破中隐隐透出淡淡的粉色。不多时,也不知从哪儿飞来了一只调皮的粉蝶,那粉蝶恰到好处地停在了她乌黑柔软的发上。

    一时间,阳光下的小姑子柔美好似一朵含苞待放欲语还休的春花。

    一时间,执棋的二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周如水,他们对视一眼,俱是笑了。

    一时间,映竹深处,三人成对,时闻落子声声,榻边溪水潺潺。这画面,直是时光静好,任谁也不忍打扰。

    周如水怎么也不会想到,她夜夜难眠,却是在王玉溪的竹苑中得了些许好眠。待她迷迷瞪瞪睁开眼,却见她身侧哪还有他的阿兄呐!唯有王玉溪静静在她身前,听见声响,便回首向她望了来。

    见她迷懵的眼神,王玉溪笑了笑,不待她问,便耐心地解释道:“今日吾父恰在家中,你兄长有事相询。不多时,自会再来接你同回。”

    闻言,周如水缓缓地点了点头,迷蒙中,她瞅着王玉溪苍白带笑的脸,心口莫名地就是一拧。许是还未清醒,想也未想,她开口便道:“三郎,你这病,到底是真?还是假?”这一问实在突兀,但虽是突兀,却也算坦荡直接,倒是符合了南城门前她留给王玉溪的直爽印象。

    果然,王玉溪莞尔一笑,他瞬也不瞬地盯向她,风轻云淡地回问道:“小公主觉得呢?”

    周如水怔了怔,她摇着头,低低地说道:“我不晓得。”说着,她抿着唇垂下了眼,声音温柔清脆如溪流,诚心实意地,继续地说道:“却只愿,这是假的。”

    却只愿,这是假的……

    时人纷纷议论他的“病”,他听过无数种说法,听过无数种问候,却从不曾有谁道“却只愿,这是假的”。王玉溪亦是一怔,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周如水,看着她娇美的小脸,他低低一笑,半晌,却甚么也未再言,不过淡淡抬了抬眼皮。

    竹苑内岁月静好,外头却乱成了一锅粥。早有路人注意到公子沐笙领着周天骄入了琅琊王府,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都是津津乐道地回忆起了三个多月前,天骄公主在南城门前向王三郎拦车示好那事。有的没的,添油加醋,仿佛各个都知道些甚么,各个都能抖出些旁人不得而知的辛秘来。

    彼时,恰好谢姬召了谢蕴之入宫。

    谢蕴之是谢姬的嫡亲阿弟,在谢家行二,其人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他年少时,曾因族伯病重,代赴宫宴,那时,柳郡最有威望的三老便赞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道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器宇轩昂,出入从容了。几年前,他游历天下,行至骊山时,隐居在骊山的翁见他后,也不禁盛赞他:“蕴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可偏就是这样的好儿郎,却是周如水的“冤家对头”。

    作者有话要说:淡淡的好奇淡淡的心心相惜说不清道不明的想要靠近这种感觉真好、

    第28章复为帝姬

    当年,谢氏并未如日中天,也尚未被娄后所忌。

    彼时,娄后听闻谢氏的小二郎小小年纪就肯下功夫,日日临池学书,书法技艺炉火纯青,他苑中的池塘都因他成日洗刷笔砚而成了墨池。一时便计上了心来,算着周如水缺个伴,便示意众臣,天骄公主缺个字写得好,人也端正的侍读。

    这样一来,当时官居四品的谢浔便起了攀附的心思,辗转便请了长公主岱为谢蕴之谋这差事。长公主岱见着有利可图,又揣测出了娄后的心意,便顺水推舟荐了谢蕴之为伴读。娄后本就打着主意召谢蕴之入宫,彼时心愿达成,自然欣然同意。

    曾有三年,谢蕴之是要日日出入内宫伴在周如水左右的。如今,天下的姑子都知谢氏的二郎是个冷面冷性的冷郎君。

    确实,谢二爷的冷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他自小便如此,面冷性冷,严谨苛己,小小年纪,傲慢孤高就已都写在了脸上。

    初始,周如水也是听他的话的。但抵不住这皮笑肉不笑的伴读总是严苛,他又事事都比她学得快做得好,久而久之,一来二去,小姑子心中的怨念实在太多,终于还是爆发了。

    那日,谢蕴之一笔字得了满堂彩,周如水却是挨了先生的训,要被罚写千遍。小姑子心气高,又心急,下了功夫却不得好,本就力不从心气急败坏,再被谢蕴之冷着脸居高临下地笔划,登时就恼了。恼急了的周如水拿着砚台啪一下就砸向了谢蕴之的脑门,那一下没个轻重,确实是下手狠了。谢蕴之也从不是个心善的,登时,他怔了半晌,扑上去就狠狠咬住了周如水的手腕,冷厉的眼神吓得小姑子放声大哭。

    事后,娄后心疼女儿,面上虽和和气气温文大度地亲自赔礼,内里却也是恼谢了谢蕴之的。思来想去,她终是免了谢蕴之的伴读身份。自那以后,谢蕴之与周如水之间就再没了好脸色,一路以来都是打打闹闹,争锋相对,少不了互相膈应。

    几年前,谢蕴之还曾写了一首打油诗,内容便是直指周如水的,他道:“万事她皆对,苦怒不敢言。横眉遭冷语,厉声遇报复。”气得周如水直跳脚,回骂他:“食古不化臭石头,睚眦必报小心眼。”公子沐笙那时就笑周如水,道:“阿妹,你这句子对得忒不工整了。”白仗了谢蕴之的士气。

    但那时,二人虽不和睦,却也是青梅竹马,朝夕相处中是存了真感情的,再不济,也可算是一对欢喜冤家。二人真正成了冤家对头,变得井水不犯河水是自谢姬入宫以后。从那以后,谢氏水涨船高,因立场不同,谢氏与娄氏,谢蕴之与公子沐笙就此便断了亲厚,变得渭泾分明,争锋相对了。

    谢姬的掌事女官习秋是她从谢府带出来的老人儿,习秋听了外头的传信,忙不迭便入了正殿。

    彼时,谢蕴之正在面无表情地复述着谢浔叫他传的原话,他声音低低,无喜无怒地说道:“父亲让我转告你,你若实在争不过,他会再想旁的法子。”

    谢浔的意思是,她若再没有法子复宠,谢家就会再送旁的姑子入宫来分宠。绝不能叫帝王的恩宠,全被长公主岱送进宫的美人霸了去。

    这话忒的不留情面,闻言,谢姬果然冷了脸,她千娇百媚地举起茶杯狠狠往地上一掼,讽笑道:“君上才几日未来我这,谢氏就要内讧了?难不成